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兖石线为国家Ⅰ级线路,自开通运营以来,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混凝土轨枕发生裂损甚至失效,给铁路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与铁路高速重载的要求很不适应。现就兖石线混凝土轨枕裂损情况、成因分析和防治对策作简要介绍。1 兖石线混凝土轨枕裂损情况1.1 年失效率情况兖石线共铺设混凝土轨枕近64.4万根,分别为“筋69型”混凝土枕62.4万根,占铺设总数的97%,“J—2型”混凝土轨枕2万根,占铺设总数的3%。据调查资料统计,“筋69型”轨枕已发生裂纹的约有56.6万根,占铺设总数的91%,其中严重裂损影响使用的年失…  相似文献   

2.
桥梁墩台内壁因开孔引起局部损伤,是具有明确几何边界的宏观裂纹问题.本文通过对孔周及裂纹前沿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分析,对裂纹的扩展和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预测.分析时把分布于材料内部的损伤演变并发展成为确定几何尺寸的宏观裂纹,研究桥墩开孔前后在各种使用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学性能.采用有限无法对墩壁钻孔后的平面应力进行弹性分析,并按离散裂缝模式对孔周围局部损伤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裂纹开展长度及宽度的讨论,确定桥墩在技术改造后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市球桥位于越南河内至友谊关铁路K33 711处,系公铁(米轨)两用桥梁,全长186.28米,由3孔48米、1孔28米穿式钢行梁组成;桥高20米,石砌墩台。桥梁跨越求河,桥址处河床为软粘土,河流水深8至10米,受潮汐影响涨落差1米,流速1.5米/秒。 该桥1966年曾遭美机空袭破坏,2、3号墩各中弹1枚受到损毁,3号墩水下断裂,向下游倾斜,破坏严  相似文献   

4.
Robert  A.  Magliola    P.E.    S.E.  苏玲梅 《科学技术通讯》2008,(1):37-43
引言 本文通过对三座桥梁施工的考察研究,论述了整体式后张混凝土墩帽的优点及其设计与细部设计方法;依据该三座桥梁都是以上部钢结构框架连续穿过墩帽的共同特点;提出了这种钢结构是如何在单柱T型墩和一个双柱跨座式曲墩中得以实现的关键技术,解决了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侧向堆载使桥梁桩基及墩台产生横向水平位移,严重影响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针对一具体工程堆载条件下桩基及墩台应力、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文计算条件下,11.5 m高度的堆载引起桩基竖向沉降和横向水平位移,承台竖向沉降9~17 mm,承台水平位移41~43 mm,桩基水平位移最大值为46 mm,发生在距原地面5 m深处;靠近堆土侧的墩顶水平位移21.6 mm;远离堆土侧的墩顶水平位移40.6 mm,超过规范限值,应尽快采取卸载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铁道部战备办公室《铁道知识》编辑部合办 安员桥位于河内至友谊关铁路Kg 750处,系公铁(米轨)两用桥梁,全长227.412米,由4孔44.65米、1孔48.812米穿式钢衍梁组成;桥高20米,石砌墩台。桥梁跨越登河,桥址处河床为软粘土,河流水深15至20米,受潮汐影响涨落差1米,流速1.5米/秒。 该桥1967年曾遭美机空袭破坏,5号墩身沿沉井顶面倒塌,沉井略有倾斜,井壁一侧被炸坏,缺口高2.5米,缺口以下基础完好,第4、5两孔44.65米钢桁梁落水。当时,担负抢修任务的中国志愿工程队一支队组织人员展开技术侦察.制定了抢修方案:浮、拖第4、5孔钢梁出桥位,用混凝土接高修复炸断的5号残墩,第4孔钢梁修复利用,第5孔以双层六四式军用粱修复。 第4孔钢行梁长44.65米、宽5米、高5.5米,不含桥面重约135吨。根据现场情况和队伍技术装备确定采用浮运法架设。抢修实施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兖石线膨胀土路基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整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兖石线膨胀土的分布,以及兖石线膨胀土路基基床翻浆冒泥病害产生的机理。结合兖石线路基大修的施工条件,通过对基床表面铺设两布一膜不透水土工布、基床表层范围内换填石灰改良土两种设计方案进行比选,确定采用在基床表面铺设两布一膜不透水土工布处理兖石线膨胀土路基基床翻浆冒泥病害。  相似文献   

8.
由于土体挖除、管片和二衬的设置,盾构施工过程中周围地层土体的初始状态会受到影响,导致上部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及横向位移,影响桥梁运营。结合盾构下穿既有线工程,采用Midas/GTS软件对盾构下穿结构进行建模计算,分析施工引起的桥墩和桥台的沉降特征。结果表明:地铁盾构掘进过程中右桥洞东2号-北侧桥墩(第32步开挖)沉降最大,为6.8 mm;相邻墩台的最大沉降差产生在右线开挖过程中西0-西1、西1-西2、西2-东2墩台(第32步开挖)开挖结束时,为2 mm。在此基础上提出下穿施工时维持桥梁稳定应满足的技术指标:墩台均匀总沉降量小于25 mm,相邻墩台的纵向沉降差小于2 mm,同一墩台的横向沉降差小于3 mm,墩台的水平位移小于3 mm。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结合福厦铁路站前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墩台施工实例,分析高性能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从桥墩构造、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等阐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以控制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研究结果:有效地控制了墩台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黄沙港特大桥是新建连盐铁路跨越黄沙港的一座双线特大桥,主桥采用(60+100+6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受行洪影响,位于河道中的主墩采用圆形墩。针对圆墩顶帽悬臂短及承台为薄八边形台体的结构特点,分别用牛腿法及"撑杆-系杆体系"对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并对桥梁下部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进行阐述,简要介绍主墩基础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于某高速铁路桥梁实际地质条件和现场堆载情况,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高速铁路桥梁墩台、基础及地基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分别假设地基土为弹性(大变形)和理想弹塑性,分析了桥梁墩台在大面积单侧堆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包括墩顶中心变形、地基与桩基侧向变形沿深度变化、地基与桩基侧向应力沿深度变化等。研究结果表明:单侧大面积堆载是桥梁桩基产生水平位移的主要原因;地基黏土层取为理想弹塑性时计算的墩顶变形与地基土侧向应力明显大于取为弹性时计算值,且与现场实测值较为接近,说明地基土体发生了一定的塑性变形造成了桩基倾斜。计算结果为桥梁墩台倾斜的成因及处置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波  李旭  姜雪晶 《铁道建筑》2005,(10):15-16
文章结合大郑线K3 492m北泡河桥墩台基础的加固工程,介绍采用旋喷桩加固浅基的工艺,墩台经过动态测试,加固效果良好。说明采用潜孔锤引孔可以解决旋喷钻头钻进困难的问题,成孔后再用钻杆旋喷注浆的方法,对桥梁墩台浅基病害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沈大线(上行)第三鞍山河桥上部结构为上承式钢板梁,属超期使用的老龄桥梁,因病害严重,需更换为预应力混凝土梁。本文根据既有线路的特点,确定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梁型、梁高、跨度等关键参数并进行了检算。为维持原轨面高程不变,在既有钢梁下搭设临时支墩对墩台帽进行改造。铺设移梁滑道,在天窗时间内将混凝土梁横移到位。实践证明,该方案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铁路第五次提速津浦线曹老集疏解工程中曹老集立交桥共51个墩台,基础设计除一孔64m钢桁梁的两个主墩和部分少量墩台为钻孔桩外,大部分为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共564根。该工程位于淮河北岸一级阶地,地处淮北平原,地貌为淮河冲洪积平原。本桥址在勘探深度内分布的地基土为第四纪沉积之粘性土、粉性土及砂性土。按物理力学特征的差异自上而下分为八层,其中③、⑤层中有夹层分布,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5.
对大准运煤专线桥梁的病害进行了调查,并以一座桥为例,用FLAC 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梁体损伤裂缝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准铁路极少数桥梁出现了损伤病害:如桥面系人行板局部破损、护栏立柱锈蚀及防水层漏水等;梁体混凝土出现裂缝及麻面脱落等;支座错位、锈蚀;墩台及基础混凝土缺损开裂和脱落等。梁体裂缝对挠度影响的研究显示,在相同裂缝深度条件下,最大挠度出在裂缝位置处,且距离裂缝位置越近,挠度越大;不同裂缝深度条件下,裂缝深度越大对梁体挠度的影响就越大。梁体裂缝对应变影响的研究显示,在同一裂缝位置,应变随着裂缝深度增大而增大;同一裂缝深度,在裂缝位置的应变最大;裂缝的应变影响区域为两侧1.3 m左右,与损伤位置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6.
以朔黄铁路近2000孔混凝土梁为研究对象,开展重载运输对既有铁路混凝土梁的影响分析、常见病害统计及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对策。结果表明:重载运输导致桥梁结构主梁、墩台基础、支座等结构横向、竖向和纵向受力大幅增加,活载储备量降低,振动和疲劳加剧,进而引起混凝土梁体开裂、挠度过大、横向振动加剧、梁端顶死等一系列病害大量出现并迅速扩展,轴重和运量的大幅提高是病害快速出现和发展的直接原因,通过采取体外预应力加固、辅助钢梁加固和裂缝灌封等措施,可以达到提高混凝土梁结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线-桥-墩一体化计算模型,以多跨简支梁和连续梁为例,分析不同墩台刚度对桥上无缝线路计算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钢轨伸缩力与伸缩位移、墩台纵向力均随着墩台纵向水平刚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幅度逐渐减缓;墩台自身的纵向水平位移会改变梁轨系统的纵向受力情况,当桥梁墩台自身位移较大时,应在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中考虑其作用;钢轨挠曲力随着墩台刚度增大而增大,桥墩纵向水平刚度对钢轨制动力及梁轨相对位移的影响较为明显,应据此设定其对墩台最小水平刚度的限值;墩台刚度越大,钢轨断缝值越小。为满足断缝值不超限,桥梁墩台设计时应合理确定其纵向水平刚度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贵广高铁尖山营特大桥各墩台建成架梁至全线开通运营前的2~3年内,0号台~4号墩高程稳定,5号墩~22号台存在明显旱季下沉、雨季上浮的现象,沉浮现象最明显的16号墩最大下沉量与上浮量累加值达38. 58 mm。为采取合理的抑制沉浮措施,服务于运营管理,需要对墩台沉浮与地质条件的相关性进行对比,进而分析沉浮原因。研究结论:(1)覆土+基岩风化层厚度与各墩台沉浮值具有高度对应性:覆土+基岩风化层较薄的地段,墩台沉浮值较小;覆土+基岩风化层较厚的地段,墩台沉浮值较大;(2)地下水位的升降与桥梁墩台沉浮具有较好的时间对应性,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墩台也相应上浮;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墩台也相应下沉;(3)因多年地下水大幅波动造成的加荷-减荷往复循环过程,使得桥址厚层覆盖土在相应地下水波动幅度范围内的变形均为可完全恢复的弹性变形;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层有效应力增加,土层加荷,整体下沉;地下水上升时,土层有效应力减少,土层卸荷,整体上浮;(4)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墩台的抗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未来10年,我国将大量修建山区高速铁路。山区高速铁路桥梁应选择最小桥高的线路方案,慎重研究不良地质地段及上跨既有水利、道路、管线等设施桥址选择。简支组合箱梁、组合T梁采用较少,随着运架一体机的应用,保证了桥隧相连地段尽可能多地采用预制整孔箱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是山区高速铁路首选特殊桥梁结构形式。圆端形墩和矩形墩各有优势,主要是外部条件决定墩形,地震区一般采用圆端形墩。建议墩高30 m以下采用流线形圆端形墩。矮墩应比较采用明挖扩大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应根据不同覆土厚度、不同桩径、不同基岩实际情况、不同成孔方法等实际情况确定按柱桩或摩擦桩计算。  相似文献   

20.
1工程概况渝怀铁路14标段黄草乌江大桥全长410.65m,主跨为连接2号墩和3号墩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长168m,是目前我国双线铁路连续刚构跨度最大的桥梁,梁体混凝土标号为C55。其中0号段梁宽7.8m、高11m、长13m,混凝土体积为619.6m3。0号段设计为三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束共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