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沙志亮 《航海》1993,(2):4-5
现代军事理论告示人们:“要想征服海洋.必须先征服海洋上的天空!”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海洋浩荡宽广,蓝色的海水波涛起伏,海洋一这个神秘的世界,千百年来一直在招唤着我们,尤其是那深不见底的海底世界,更是吸引着人类去探寻、去征服。多少年来,潜入海洋深处一直是潜艇远航训练的拿手戏。然而,具有海下“蛟龙”之称的潜艇,却在征服海洋的过程中屡次发生训练事故,不知有多少英魂长眠于海底。因此掌握潜艇逃生术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与陆地上一样,海底世界同样有着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而征服海洋深处,一直是科学家、探险家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一些国家海洋开发利用的重要领域。1996年,由我国科学家自行研究制造的深潜机器人,进行了深潜6000米深度的科学试验并取得了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深海开发工作正在进入急起直追的起步阶段。 深海是指6000米以下的海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探索和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够征服海洋,做海洋的主人。今天,在方兴未艾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征服海洋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昔日的梦幻已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陈坤兴 《航海》1993,(2):34-34
“如果我们无法控制周边的海域,以色列将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就如同我们必须化沙漠为绿洲一样.我们也必须征服海洋。”这番话出自以色列总理大卫·班·古里昂之口.这表明以色列早就意识刊:当国家考虑战略需要时.海洋是无法忽略的。  相似文献   

6.
每一位成功人物的背后,必然有一股促使他成功的力量。曾经被美国《纽约时报》称赞是“世界最大独立船东”、名列世界七大船业巨子之一的董浩云,依靠什么力量成功呢?从他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可以知道,那就是:“地球表面四分之三是海洋,我们应该有雄心征服海洋。”就凭着这股雄心,使他从一九二八年天津航业公司的一名小职员干起,终于成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人们称董浩云是中国的“奥纳西斯”。事实上,他逝世时,他的公司属下的船队共有一百四十九艘  相似文献   

7.
朱杰 《珠江水运》2013,(21):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勒了一幅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蓝图。建设海洋强国,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权、海防,更需要一颗“海洋之心”。这颗“海洋之心”,则需有深厚的“海洋文化”来孕育。只有“海洋文化”繁荣昌盛,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才能为实现“海洋强国梦”注入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浩瀚的海洋,一望无际。此起彼伏的巨涛在冲击着一切,吞没着一切。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在海神的挑战面前畏惧过,正是在征服海洋的搏击中涌现出了许多无畏的战士。 1876年.美国人阿列弗莱德·  相似文献   

9.
说来你真不信,每个海员都有一张“护身符”。切莫误会海员们都是些疑神疑鬼的人,他们的名字从来和勇敢连在一起。如果你有机会走进海员的房间,你会发现在他们的床上有张巴掌大的纸片,那就是我说的海员们的“护身符”。船所处的环境是极其复杂的。“行船跑马三分险”,喜怒无常的大海,变幻莫测的风云,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天灾人祸,都可能威胁到船员生命的安全,然而,人类在征服海洋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船舶应变部署就是这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各方面的探索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尤其是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征服。近些年来在对于船舶的研究与技术的革新方面人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推动了海洋技术的发展。本文将在人们对于浩瀚海洋的研究过程中的设备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建模进行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人类探索海洋,向往海洋与回归海洋的航海实践活动生生不息,从不间断。人类在这一伟大征程中所体现的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无数壮举与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思考与总结。人类在驾驭和征服海洋过程中所折射出的认知创新、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创新硕果,将激励我们在可持续利用人类第二大生存空间———海洋与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继续发扬伟大的郑和精神,不断创新航海技术,重铸我国航海事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海洋法治建设是影响国家、地区治海方式的体现,也是支配和引领人类涉海行为的重要文化因素。当今众多海洋问题频发,海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缺失。舟山作为“十二五规划”中唯一海洋群岛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成为其重要研究课题。文中从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现状、海洋法治文化的效益与功能阐述了海洋法治文化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式,从而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浙江“海洋强省”战略,实现中国“海洋强国”梦而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吹响“海洋强国”战略号角,对于我国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必将对海事工作产生长远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虽为“海洋大国”,但非“海洋强国”。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体战略部署中专门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具体要求。中国国家海洋局作为监督管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依法维护海洋权益、组织海洋科技研究的行政机构,任重而道远。他们如何看待当前的海洋工作?在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道路上,他们今后5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海洋局局长助理、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王飞先生。  相似文献   

15.
阐述海洋意识与国家战略的关联度,分析学校教育建树崇尚海洋文化的必要性,对各类学校开展海洋文化教育的内涵进行探讨,提出从“了解海洋”科普教学着手,设计“人文海洋”为核心的文化培养方案,开展“我与海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取得“热爱海洋”为目标的教学成果,并探讨海洋文化普及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生命起源于海洋,自古以来,能否征服海洋是显示国家力量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海上贸易是否发达则与繁荣,富庶紧密相连。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是人类和一切生命的摇篮,它蕴藏着无穷的生物、矿产资源,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在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17.
《机电设备》2014,(6):8-9
10月21日,为适应船舶产业发展新要求,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促进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举办了“海洋与船舶科学技术论坛”。论坛围绕“以船舶产业为桥梁,认知海洋、开发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主题,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及学科领军人物进行了专业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海洋经济重要性得到凸显。“向海发展、有福之州。”20世纪90年代,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3820”战略工程,擘画了“海上福州”发展蓝图。福州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实施“海丝”引领战略举措,要求以“海丝”战略为牵引,放大“多区叠加”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命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海洋,至今人类身上的各种器官和生活习惯都明显留有海洋印记。近年来又有“水晶宫”、“海底船”、“麦克”的种种离奇的发现,不免发人深省:人类从海洋里爬上岸来时,是否还有一支仍留在大洋深处的“海底人”……  相似文献   

20.
祝福语     
<正> 亲爱的大连海事大学,我们永远感恩和敬仰的母校。百年来,您辛勤地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坚强海员队伍,征服着全球各大海洋,您是祖国远洋伟业的摇兰,继承和发扬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