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北京铁路枢纽任一牵引变电所故障状态下不同的越区供电方案,对各方案在电气连接方式、相位衔接、负荷能力、接触网电压水平、继电保护、操作电源等技术进行了校验分析,提出了完善措施,说明北京枢纽越区供电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电气化铁路在某一牵引变电所故障状态下,由相邻变电所越区供电的方案。并在电气联接、相位衔接、负荷能力、电压水平、继电保护、操作电源等技术环节上提出了技术可行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云台山牵引变电所是东陇海线最东端的变电所,现有的越区供电方案无法实现对其东侧供电臂的越区。通过必要的设备改造,实现故障情况下云台山所东侧供电臂的越区供电,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  相似文献   

4.
京沪、沪昆线电气化改造的主体工程开通运营后,为了配合部分进度滞后的外部电源工程试验和电气化铁路改造的相关工程施工,在电力机车开行对数不多的情况下,沪昆线上已实施过越区供电.确保了电气化铁路的不间断供电。继铁路第六次提速后,为提高牵引供电系统的应变突发故障能力,对京沪、沪昆线的全部牵引变电所已编制了越区供电方案,现将编制预案的体会进行总结,提出如何解决越区供电中的思路、要点和方法,以供牵引供电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郑西高铁越区供电时保护方案存在的问题.高铁全并联AT越区供电时,如果被越区段发生阻抗一段和变电所的电流速断出口故障,将导致被越区段停电,影响越区供电的正常进行.本文给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
电气化铁路BT或直接供电区段向AT网络越区供电作为目前越区供电的“死区” ,是供电运行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低压模拟试验 ,以及对江岸西—武昌南高压模拟试验报告的分析 ,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越区供电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高铁全并联AT越区供电时阻抗保护的配置及整定原则的问题,以及导致越区时末端有可能保护不到的设计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8.
越区供电是在牵引变电所故障时保障行车不中断的一种铁路应急处置方式,目前越区供电下的调度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越区供电下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有增大发车间隔和设置限速2种方式,为了研究对列车运行影响最小的2种方案组合方式,以通过能力损失最小为目标,建立越区供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模型,以某路网为背景,用CPLEX软件进行实例验证,计算出不同行车组织调整方案下的通过能力和晚点时间,最佳调度方案为限速250 km/h,发车间隔4~8 min.研究结果表明:限速对列车的影响大于增大发车间隔对列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郑西(郑州—西安)高铁的运行实践中,发现全并联AT越区供电时部分保护方案配置中存在问题,特别是失压保护配置不当。当采用越区供电方式时,如果被越区段发生故障,将导致被越区段停电,直接影响到正常供电,干扰了高铁的正常运行秩序。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分析了电气化铁路现行越区供电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并介绍了新方案的优越性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地铁直流牵引双边供电不停电检修的要求,针对新研制的不停电倒闸纵联有载装置在北京地铁昌平线沙河站挂网试运行进行详细描述,考核了不停电倒闸纵联有载装置的各项性能指标。试运行结果表明,不停电倒闸纵联开关装置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轨道交通供电行业标准要求,完全满足地铁运营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12.
牵引变电所通常配置一主一备两台变压器,传统的检修方式为单组退出进行维修,安全性低,存在检修死角,且维修耗时较长。本文以电气化铁路是否具备越区供电能力为分析计算对象,搭建了直供加回流牵引供电方式下的MATLAB仿真模型,结合既有线路具体参数及实际馈线取流,分析牵引所越区后最大电压损失是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太原铁路枢纽融入高速铁路网,枢纽内高铁列车数量大量增加,但枢纽内高铁接触网仍由榆次变电所、太北变电所这两座既有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供电。为保证高铁的供电可靠性,结合太原铁路枢纽内线路及牵引供电设施布置,分析在牵引变电设备各种故障情况下如何快速恢复供电。在榆次或太北牵引变电所发生全所停电故障时,对几个可以实现的越区供电方案进行供电能力计算和比较,提出推荐的越区供电方案。通过良好的供电故障恢复方案,能极大地提高太原铁路枢纽内供电故障恢复速度和高铁列车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铁道建筑技术》2011,(1):10-I0008
青藏铁路35kV配电网由于所处环境恶劣,线路长度大,当线路上发生接地或短路故障后,现有的继电保护系统无法准确地判断故障区段,只能通过逐级试拉的方式确定故障位置,整个过程涉及火量的倒闸操作,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现有铁路20 kV环网电力供电线路的故障隔离方案,故障查找、隔离的效率较低,考虑到无通道保护动作速度较快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为此提出适用于铁路20 kV环网电力供电线路的无通道保护方案,以达到快速隔离线路故障的目的。研究结论:(1)传统无通道保护应用于铁路环网供电线路时,线路中段故障隔离时间过长;(2)铁路20 kV环网系统越区供电时间短,越区供电段再次发生故障概率小,因此可通过分区所快速分闸实现越区供电段的故障隔离;(3)针对铁路环网系统运行特点,改进传统无通道保护配置方案,给出了适用于铁路20 kV环网系统的无通道保护整定方法,提出了基于改进无通道保护的铁路20 kV环网电力供电线路故障隔离方案;(4)本研究结论可为铁路20 kV环网供电线路制定故障隔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线路坡度大、牵引负荷重的山区电气化铁路在开行货车且进行越区供电时,接触网末端电压水平经常低于设计规范要求的最低电压19 kV的要求,很难满足运输组织的需要,以丽江—香格里拉铁路为例,提出了区间移动式串联电容补偿方案,可以提高接触网末端电压水平,保障牵引供电系统越区时的运输要求,且较为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7.
高速列车越区切换参数具有较强的时空相关性,以及无线信号在不同线路地形下具有衰落差异性,这都对高性能的越区切换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动态波束赋形的高速列车越区切换算法。提出基于LTE-R中继通信模型的高铁典型运行场景中波束无遮挡传输的基站天线高度设置规律,通过估计发射波束主瓣方向并利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序列的时间相关特性,提出eNB重叠区内天线波束增益需求预测模型;同时采用增加波束预留角策略实现联合约束条件下的高速列车越区切换。结合高速铁路典型运行场景(路堑、高架桥)的路径损耗预测模型仿真评估了算法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以略微牺牲越区切换时延为代价提高了越区切换成功率,能够有效避免高速列车越区切换引起的通信中断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温州S1线供电系统尤其是牵引供电系统性能,易受到同相供电装置和沿海地区恶劣天气的影响.为保障牵引供电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小单元的循环供电方案.该方案不但可以实现牵引供电从接触网和开闭所进行越区,还可以缩短故障延时,在市域铁路领域具有一定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前铁道牵引变电所母线主备电压互感器自动倒闸经常出现不成功现象.严重危及牵引供电安全运行。研制一套牵引变电所电压互感器监测和自动倒闸智能化的装置,能对现有变电所不改变原有压互二次回路原理上进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20.
以主变电所集中供电的中压网络为基础,从建设、运营经济性、过补偿和继电保护设置配合方面,分析供电分区划分应考虑的问题;网络构成及供电分区的划分位置应考虑与运行交路的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车辆的运行,不因网络局部故障造成全线车辆停运:供电分区的划分在满足规范要求电压损失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供电分区的数量,以使工程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提出在满足继电保护要求等的前提下,线路电压损失要求是中压网络供电分区划分从建设和运营经济胜考虑的合理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