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天津市郑庄子泵站是天津市积水片改造重点工程,郑庄子泵站改扩建工程填补了棉三区域的地块排水空白。郑庄子泵站位于海东东路与国泰道交口,泵站功能包括:收集地块内的雨水排入海河(设计规模8 m3/s);汛期强排护仓河河水入海河(规模6.25 m3/s);非汛期能够引用海河的河水补充护仓河(设计规模3 m3/s)。该工程将对原河道泵房进行改造,同时新建一座雨水泵房。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泵站设计的要点和运行模式,对老城区泵站改扩建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状某下穿胶济铁路雨水泵站无法满足雨季排水需求,故对该雨水泵站及收水、出水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设计流量由0.12 m3/s提升至2.1 m3/s,有效解决了下穿通道积水问题。该项目投入使用后,经历雨季,该下穿胶济铁路桥段路面雨水能够及时排除,下穿通道能够正常通行,减小了雨季降水对某市政路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澜沧江为湄公河上游,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的南部,经西藏进入云南,由西双版纳中缅边境出境后,始称湄公河。过缅甸,入老挝、经泰国、柬埔寨、越南后注入南海、全长4 880 km,流域面积81万 km2,入海口平均流量12 000 m3/s,是亚洲唯一的一江联六国、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著名国际河流。 澜沧江经我省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境内的262 km,河段流量大,景洪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达1 800 m3/s,历年最枯流量388 m3/s,最大流量12 800 m3/s,河段平均水面比降小,为0.6‰左右,河床稳定,大多为石质河床,水位落差变幅一般年份6~8 m,通过开发建设整治达到通航,发展水运,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高海拔隧道火灾通风及人员疏散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低海拔隧道(0 m)和高海拔隧道(4 000 m)不同纵向风速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较小风速(1 m/s)不会破坏烟气分层,反而会延缓烟气下降的速度,隧道上下游疏散环境比无纵向风(0 m/s)更好,可用疏散时间更长,较大风速(2 m/s、3 m/s)可保证火源上游处于安全的疏散环境,但会破坏烟气热分层稳定性,导致下游烟气下降快,不利于下游人员疏散;2)与低海拔地区隧道相比,高海拔地区隧道烟气层下降速度更快且烟气层高度更低,温度、能见度条件相对较差,高海拔隧道不同风速条件下各位置可用疏散时间整体小于低海拔隧道。  相似文献   

5.
以广州市司马涌、荔湾涌和西濠涌为例,分析总结了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在城市防洪排涝和控制溢流污染方面的应用。指出深层隧道排水系统避开了拥挤的浅层地下空间。具有征地拆迁量少,对地面交通和建筑影响小,可实施性好等优点,是城市老城区排水改造的可行方案。同时,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必须与局部浅层改造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龚晓露  章燃灵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107-110,11,12
厦门市石渭头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规模10万m3/d,二期扩建10万m3/d,同时进行一期工程的改造,改扩建后总规模20万m3/d同步达标排放。本着充分利用一期已有构筑物和设备的原则,将原一期10万m3/d出水二级排放标准的生物反应池升级改造为5万m3/d一级B标准的好氧池和缺氧池,同时新建15万m3/d完整的A2/O池+5万m3/d厌缺氧池,通过连接管道使一、二期构筑物有机结合,确保出水同步达标排放。该文就污水处理厂一期存在的问题;二期扩建与一期升级改造衔接方案;改扩建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总结,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小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改造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切合实际,确定合理、有效、经济的排水系统改造设计方案,确定适宜的排水体制,分期分批改造排水系统,提高与优化市民的生活和生产环境,获得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杨浦区松潘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泵站基坑开挖面积约1336m~2,周长约160m,开挖深度14.45m,局部15.70m,基坑安全等级一级,环境保护等级二级。泵站基坑工程主要采用钻孔灌注桩+四道水平支撑的支护体系,有效、准确、及时的自动化监测是信息化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防洪排涝在城市水系规划中尤为重要,结合福建漳州龙江片区水系规划,利用传统水文与现代水文计算方法相结合对区域进行水文分析计算,为水系规划提供依据。规划表明,区域应新建两个滞洪区,分别为180亩和40亩,滞洪区下游设闸控制下泄流量分别为70 m3/s和25 m3/s,规划后高速桥涵上游水位8.53 m,跟规划地面保持安全距离,龙屿港下游最大流量控制在110 m3/s以内,跟上位规划能够很好地衔接。  相似文献   

10.
白鹤隧道涌漏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鹤隧道S3合同段掘进中.拱部及掌子面遭遇大量涌水.涌水高峰期流量达145 m3/h,平均流量均在80~100 m2/h.通过地质预报及涌水量统计综合分析,为确保隧道结构及营运安全.决定采用全断面注浆技术结合排水系统进行堵排结合综合治理,并对围岩断层裂隙进行填充加固.文中介绍了隧道渗漏水的情况、处理方案及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LSH流域排水(雨水)系统排水能力及其内涝风险,基于Infoworks ICM构建LSH流域的排水(雨水)系统水动力学模型,对现状排水(雨水)系统排水能力和内涝风险进行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某重要区域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然后通过模型对改造方案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LSH流域的排水(雨水)管网达标率(满足2 a一遇)为68.4%,整体管道达标率较高。管道排水能力小于1 a一遇、1~2 a一遇、2~3 a一遇、3~5 a一遇和大于5 a一遇的管网占比分别为18.5%、13.12%、42.35%、15.38%、10.65%。LSH流域东南部区域存在较高的内涝风险。通过对沿齐州路东侧敷设1.2 m×1.2 m雨水管渠的改造方案进行模拟验证,表明该改造方案能较好的解决东广场区域的内涝积水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在线监测和排水模型对平原河网地区雨水管网及截流设施开展系统评估分析。研究区域的雨水管网受末端闸门井的控制,旱天均存在一定的水深,部分闸门井降雨后开启不及时,开启水位与旱天水位相差较大,可能导致上游排水不畅和内涝风险,也会影响下游污水系统运行。通过模拟分析得到积水风险分布图,并与闸门井及其上游管网分布图进行叠加,识别了对上游内涝积水及下游污水泵站抽排负荷冲击影响较大的闸门井,提出了以应对内涝风险为主要目标的闸门井运行调度建议。结合在线监测与模型模拟评估可有效支撑排水管网运行诊断评估、规划改造和管理维护决策等。  相似文献   

13.
壁虎河大桥复建工程为扬州市重大民生工程。桥梁跨越省级流域性骨干河道壁虎河,该河为淮河入江水道,承担重要泄洪和排涝功能。主桥采用(41+150+41)m三跨连续钢箱系杆拱结构,桥梁采用少支架拼装施工,桥梁布跨和施工方案已充分考虑河道的排泄影响。通过主要介绍跨壁虎河三跨连续钢箱系杆拱桥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结构计算、施工方案等内容,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各种原因,上海市分流制排水地区目前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雨污混接现象,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通过雨水管网排向了周边河道水体,对河道水体造成了环境污染.城市内涝与黑臭水体治理的根本措施是控源截污,而控源截污的首要工作是全面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作.以上海市某地区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为例,结合存在的雨污混接现象以及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在雨污分流改造中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排水系统末端建设雨水泵站及调蓄池是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同时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有效途径.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雨水泵站和调蓄池开始采用合建的形式.现以上海市某雨水泵站及调蓄池合建设计为例,分析泵站与调蓄池合建形式的选择,详细介绍工程设计方案及建成后的运行模式.该泵站设计流量22.2 m3/s,调蓄池设计规模11 000 m3,结合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泵站及调蓄池选用"平铺设置式"方案.针对项目建设用地小、周边环境复杂、景观要求高的特点,将各构筑物同基坑进行集约化布置,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建设一座花园型、海绵型泵站,并结合水力模型、BIM等新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此案例可为其他雨水泵站与调蓄池合建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内涝日趋严重。造成内涝的原因虽然有多种,但与有些排水设施设计不当有关,如雨水口的间距布置不合理,不能及时收集路面雨水而造成水浸。该文以中山市为例,说明了雨水口布置间距的计算方法和合理的布置间距。  相似文献   

17.
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制改造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合流管网。该文从分析小区内排水管网的特点出发,介绍了小区内原有排水管网,对雨污分流改造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在中小型小区内的雨污分流制改造中,宜采用改进方案作为原有排水管网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城市立交桥暴雨积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交桥及其周围地形特殊,雨天较易发生积水,一旦积水则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积水成因及对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文中以SWMM为基础,将立交桥排水系统概化为排水管网,易积水地段概化为蓄水池,对北京市万泉河立交桥的暴雨积水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不同频率降雨、排水控制条件下路面积水和排水情况,给出桥体附近各个积水点的积水深和积水历时,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该研究可作为城区暴雨积水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以供防汛和交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无锡市中心城区雨水管网改造规划是水网平原地区建成区雨水管网改造的缩影,规划区四面环水,人口、建筑密度大,实施条件复杂。综合分析区块排水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通过划分集水分区,调整排水方向,结合地铁施工、控源截污等重点工程建设快速排水通道,提高老城区排水系统标准。  相似文献   

20.
南平市作为闽北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本文以南平市武夷新区(建阳中心城区)为例,针对区域内现状水系缺乏、沟通性较差、山洪频发、排涝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河湖库塘水系新建改建、水系连通、水环境综合整治等方式水系进行重新规划,以实现完善城市水系布局、实现水系互联互通、保障城市洪涝安全的目标,为后续同类型城市水系连通规划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