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背景2014年年底举办的第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的活动主题是"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旨在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抵制这七类交通违法行为,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安全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文明礼让意识,努力形成"遵守交通法规光荣,违反交通法规可耻"的社会氛围。相关人士解释说,这七类违法行为入围的原因是,违法行为多发,社会危害较大。它们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违反  相似文献   

2.
<正>第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严查七类交通违法行为统一行动,其中不礼让斑马线首次列入七类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之一(即: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笔者不禁为之叫好,这是法律对生命的尊重,也是立法者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主题的  相似文献   

3.
邹伟 《汽车与安全》2014,(12):75-75
<正>刚刚过去的12月2日,是第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正是因为交通安全日,"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成为连日来被持续关注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针对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这七类发生最多、危害最大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刀问诊,可谓切中了当下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要  相似文献   

4.
《驾驶园》2015,(1):62-65
<正>2014年12月2日是第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这七类违法分别是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超速交通违法在查处的交通违法中,20%以上是超速交通违法。"十次事故九次快"、"一次超速有十害",超速行驶危害多:一是易发追尾。数据显示:在干燥水平路面上,时速为80公里时,制动距  相似文献   

5.
安徽     
《汽车与安全》2014,(12):42-44
<正>举行"抵制七类违法·安全文明出行"签名活动举办"欢乐家庭·平安出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推出"革除陋习·做文明好司机"系列报道开展"寻找美丽文明交通参与者"直播活动开展"交通违法随手拍""大家一起来学法答题""交通文明我献言"等活动开展"寻找文明行者""牵手平安文明出行"等大型媒体行动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安全》2014,(12):135-135
2014年12月2日,云南举行“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云南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针对超速、超载、酒驾、毒驾闯红灯、占用应急车道、不礼让斑马线等七类突出违法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云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及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昆明交警向广大市民发放了《昆明市交通安全行车手册》。云南东方时尚驾校总经理梁华、常务副总陈剑云、副总经理刘宇光及公司部分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并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抵制七类交通违法行为,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安全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文明礼让意识,努力形成“遵守交通法规光荣,违反交通法规可耻”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正>交通文明表现在对安全的保障和对生命的尊重上,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我国虽然迈入了汽车社会的门槛,但在交通文明方面还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需要将交通规则和文明意识潜移默化为人们的交通习惯,让文明礼让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8.
公安部交管局结合历年春运事故数据分析,确认春运期间最易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八类交通违法行为,即醉驾、超员、超速、货车载人、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非法营运、不系安全带,并针对八类违法发布了20起典型事故案例,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出行,平安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9.
相关研究发现驾驶人的社会人口特征影响其交通违法行为,但鲜有研究探究这类特征与驾驶人多次交通违法行为(一年内交通违法2次及以上)的关系。文中通过线上及线下问卷调查,分别采集404、202名驾驶人的社会人口特征和最近一年内交通违法次数信息,分别利用二元Logit模型、二元Probit模型研究多次交通违法行为。结果显示,男性驾驶人比女性驾驶人更易发生多次交通违法;月收入越高的驾驶人发生多次交通违法的可能性越大;二元Logit模型比二元Probit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多次交通违法行为;同时考虑性别和月收入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遏制驾驶人多次交通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正>酒后驾驶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大,一直是公安交管部门治理的重点。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各地加大对酒驾整治查处力度,"酒驾"致人伤亡数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但在农村地区,很多群众交通意识仍然淡薄,特别对"酒驾"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酒驾之风依然盛行,酒驾违法屡禁不止,涉酒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治理农村酒驾违法依然是广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引发的"路怒症"现象备受关注。记者从公安部交管局了解到,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开斗气车",又被国外称为"攻击性驾驶",在交通违法行为上表现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2012年以来,这类行为的发生率及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带着愤怒的心情驾车、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驾驶园》2015,(5)
<正>为进一步开展"七类重点车辆、七种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全力把好源头管理关口,3月13日,肥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五中队组织民警走进辖区鲁岳化工厂约谈安全负责人和车辆驾驶人。活动中,民警通报了"双七"整治行动以来查处的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结合去年全国发生的几起典型事故,讲解了涉及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同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国实行机动车交强险费率与道路交通事故以及酒驾违法行为挂钩机制,但与酒驾以外的其他影响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却并未挂钩。那么实行交强险费率与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双挂钩"机制是否有其必要性?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多年来,通过总结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及事故损害程度的原因,追踪调查发生事故的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违法信息,发现每起交通事故背后都不少于一个违法行为,每起重大交通事故背后  相似文献   

14.
<正>现实生活中,一些驾驶人包括行人,认为交通违法是"小事",交通违法无大碍,无视交通法规,导致交通陋习随处可见,交通违法行为比比皆是。尤其是"飙车"、醉酒驾驶、假牌假证、遮档号牌、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更是冲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交通违法行为,侵害的是道德、法律,危害的是人身安全,损害的是公众利益,并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安全》2012,(12):11-13
黄明指出,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但总量仍然较大,并且80%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表明了党和国家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这一民生工程的重视,有利于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文明意识和公德意识,对于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正目前我国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违规现象普遍,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指出,2015年全国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42亿起,近90%人身伤亡交通事故是因违法行为导致的。从大量事故中,我们不难发现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悲剧的根源,很多时候是因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不强和违法行为。近年来,将交通违法行为与征信系统挂钩的呼声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交通道路安全,公安部交管局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交通违法  相似文献   

17.
<正>6月16日上午,肥城大队按照肥城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在新城路路段开展了以"增强责任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活动中,民警结合"对生命安全负责向交通事故宣战"行动,耐心细致解答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疑难问题,并积极走上街头,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传机动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违法停车、超速、超载、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将文明交通理念传播到群众心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2月2日,是我国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大幅增加,危险驾驶行为时有发生,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全国影响较大的交通事故中,几乎都能找到危险驾驶的影子。河北省前三季度交通违法数据显示,超速、超载、酒驾、闯红灯等危险驾驶行为占所有交通违法  相似文献   

19.
《驾驶园》2015,(9)
<正>招远市公安局为切实加强辖区剧毒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结合正在开展的"七类重点车辆、七种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五措并举,扎实开展危化品运输车辆整治活动。截至8月19日,共出动警力500余人次,出动警车230余辆次,排查危化品运输车180余辆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900余起,其中不按规定车道行驶120余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14,(12):35-35
<正>122交通网向所有关注交通安全的知名企业、大众媒体、高校院所、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及广大交通参与者发出以下倡议:我们严格遵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树立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文明守法、安全出行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我们文明出行、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保护环境。我们将携手组建中国交通安全联盟,搭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宣传教育平台,担当起"服务交通安全、引导文明出行"的社会责任,做到有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