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我国内河航道的基本状况出发,阐述内河航道整治中资金来源的主要状况,论述内河整治的必要性,对内河航道整治资金的筹措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钢板桩具有占用空间小、密水性能高、施工简便快捷、制作加工质量可控、绿色环保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到航道整治工程中。本文通过掘石港航道整治工程实例,对钢板桩在航道整治工程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旨在对相关工程起到参考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山区河流航道整治实际,介绍航道整治水下爆破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介绍GPS在汉江丹襄段航道整治工程中用于航道水深测量、挖槽水下地形测量等实施情况,这是湖北省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首次采用GPS测量系统,为提高工程的管理效果与施工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嘉定区加大了对骨干河道的整治力度,先后综合整治了环城河、练祁河、娄塘河、横沥、盐铁塘和顾浦等河道.上述河道都为低等级航道,即7级航道或等外级航道,在整治工程施工期间必将对过往船只和工程施工船舶带来一定的安全影响.通过对顾浦(省界~鸡鸣塘)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期间通航安全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保障过往船只和工程施工船舶的安全,对今后类似低等级航道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了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作用及航道整治标准、护岸结构形式,结合十年来镇江段运河的变化,分析了混凝土预制块发生大面积坍损坏的主要原因以及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李伟  鲁长亮  吴鹏 《交通科技》2009,(4):148-150
分析了洞庭湖区水流特点,并结合多个工程实例,分析了湖区内不同航道整治措施所引起的断面变化、过水能力改变、壅水等对行洪的影响,提出了兼顾航道整治与防洪综合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字交通     
《驾驶园》2017,(12)
正长江航道"645工程"开建11月8日,长江中游蕲春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拉开了"武汉至安庆6米水深、武汉至宜昌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简称"645工程")的建设序幕。"645工程"完成后,1.3万吨级内河船和1万吨级江海船可直达武汉,5000吨级内河船可直达宜昌。实施"645工程",将助力解决长江干线航道"两  相似文献   

9.
文中分析了内河航道科技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当前国家对内河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内河航道科技发展的不足,并分析了内河航道科技发展需求。最后从航道系统整治技术、数字与智能航道技术和航道生态建设技术等3方面预测了内河航道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浅谈航道整治工程中的横断面及护岸结构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红 《交通科技》2006,(3):109-111
介绍江苏省航道整治工程中经常采用的3种航道横断面形式及4种斜坡式护岸结构,以及5种岸壁式护岸结构型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多源污泥协同建材利用技术路线集成为“长江大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基于市政污泥、河湖底泥、通沟污泥、工程泥浆等四种污泥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热值、重金属含量等特征分析并进行了属性分类,筛选并分析了厌氧消化+脱水、脱水/干化、脱水/干化+焚烧等污泥协同处理技术路线的技术参数、成本等,以及制砖、制水泥、制陶粒、制工程用土等污泥协同建材利用技术路线的污染风险、成本等,同时结合多源污泥泥质泥量来源稳定性分析,进行了多源污泥协同建材利用泥质与处理工艺参数、处理工艺和资源化工艺经济适配性分析,最终提出了多源污泥协同建材利用集成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王峰娟 《交通科技》2014,(1):108-110
做好平面交叉口导流路线设计工作有利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确保行车安全。文中介绍了导流路线的概念与作用,探讨分析了平面交叉口导流路线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其中主要包括设计车辆选择、曲线半径确定、导流路速度、宽导流路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动态分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广东省普通国道网为例,将里程桩号作为路线系统的量测M值的校正参考依据,并把年度交调数据中路段交通流量观测值作为线事件引入国道网的路线系统中,实现了路段交通流量与空间矢量地图的匹配,为路网的进一步网络分析及研究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公路的特点,较系统和全面地阐述路线景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总结设计新理念的选线原则,详细论述路线设计中的景观原则,介绍路线设计与景观结合的工程实例,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停车诱导信息系统(Parking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PGIS)被认为是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一项有效技术,不同的PGIS市场占有率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是不同的。文章将出行者分成两类:使用PGIS和不使用PGIS,考虑了PGIS对出行者道路和停车选择行为的影响以及PGIS的市场占有率,构造了随机用户均衡模型来描述PGIS条件下的道路和停车选择问题,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模型及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路径选择建模的主要任务是基于合理假设,定量分析交通参与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并估计和预测交通参与者对交通网络的使用情况。基于此,全面总结路径选择建模的研究现状,介绍各种出行数据的特点,阐释常见的选择集生成方法,对文献中提出的众多离散选择模型进行归类和讨论,对比模型估计的2类主要方法,并展望机器学习在路径选择建模中的广阔前景。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交通感知技术的全息化发展,在海量车辆轨迹数据的支撑下,路径选择研究取得了全方位的进步;路径选择模型可分为基于路径和基于路段的模型,前者以路径为基本选项,从通过确定性或随机性方法生成的选择集中选择路径,包括多项Logit (MNL)模型以及更先进的MNL修正模型、广义极值(GEV)模型、混合Logit模型和非GEV分布模型,后者以路段为基本选项,动态地求解路径选择问题,无需生成选择集,包括各种递归Logit模型;路径选择模型的参数估计可使用有标签数据或无标签数据,前者通过地图匹配在交通网络中重构出真实路径,后者则依概率考虑一系列可能的路径。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路径选择模型因具有更优的预测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在未来的路径选择研究中,应进一步结合离散选择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使两者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过境交通的特点,指出过境交通对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影响的因素。结合深圳东部过境通道路线方案比选的分析,归纳过境通道路线的设置原则、沿线控制影响因素、过境通道路线位置与城市规划路网合理结合的必要性,给出过境通道路线走向比选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效用理论和博弈论分别提出了静态条件和动态条件下用户出行路径选择需求。同时,选取了经典的Braess诡异现象作为案例,对代表性的出行个体在路网中的路径选择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了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下的路网分配结果,验证了Braess诡异现象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湖库众多,各类湖库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今湖库污染越来越严重,水体异味问题突出。分析了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湖库异味产生的主要原因为藻类等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有机物的厌氧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水体异味产生的方法,对水体建立起藻类爆发的预警机制,确定藻类可能爆发的潜在区域,针对性地投加化学增氧剂,从而快速解决水体产生异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洞庭湖区公路建设步伐加快,沿线的水土流失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南省省道S201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水土流失的成因、特点及危害,提出湖区公路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分布、水土流失预测数学模型、参数取值等,对湖区公路水土流失作有效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