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公路桥梁易产生沉降的软土路基点的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一系列结构设计与路基施工的措施,保证了施工质量,大大地降低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概率,从而避免路桥沉降段产生桥头跳车的现象,提高公路的使用性能,保障司机及乘客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马东旭 《公路交通科技》2015,(1):254-255,259
随着道路桥梁建筑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问题。但是,现在我国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道路桥梁沉降路段路面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通车过程之中的跳车问题,提高通车状况和驾驶舒适度。因此,研究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危害,并详细的阐述了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介绍了路桥沉降段的结构设计,最后探讨了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3个方面介绍了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道路桥梁路基路面产生沉降现象的原因、控制桥梁沉降段的结构设计方法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堤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等级公路设计施工的实践经验,分析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提出桥头引道过渡段软基路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减少路桥间的不平顺,从而防止或避免桥头跳车现象.  相似文献   

5.
丁芝宁 《交通科技》2012,(Z1):23-26
结合实体工程论述了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方法与工艺,分析了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主要对软土地基公路桥涵构造物路基过渡段的施工与质量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公路涵洞、桥梁、路桥过渡段桥涵基坑、台背回填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路桥过渡段施工及质量控制,改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延长公路桥涵使用寿命。并以天津某沿海高速公路A地道B地的联络线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挖路基后,采取堆载预压结合袋装砂,在一般路基段,超载土为1.25 m,在构造物处,超载土为1.5 m,当沉降速率≤1.55 cm/月时,实施反开槽施工。在施工时,做好基坑防护、临时排水系统工作。通过二次超载,使增加的费用较少,使桥头段的工后及构造物两侧沉降与路基段一致,从而使跳车现象得到减少。  相似文献   

7.
公路工程中,路桥过渡段桥头跳车是典型病害问题.结合国内公路现状,阐述桥头跳车影响行车安全与速度,增加车辆运输和道路养护成本的危害,分析路桥过渡段路基滑移、桥台与路基错台以及搭板断裂等病害特征产生的原因.基于减小路基压缩变形,采取沉降过渡及减小地基沉降的思路,提出相应的病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已有的工程实践表明,路桥过渡段往往会由于路桥两种结构形式的不同产生不均匀沉降,发生诸如桥头跳车、路面开裂等病害,在软弱地基条件下,病害尤为明显。该文以上海虹桥枢纽工程为背景,在软弱下卧层的不良地质条件下,采用PHC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对路桥过渡段进行路基处理,降低路桥段的不均匀沉降,避免病害的发生。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应用成效明显,且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  相似文献   

9.
从人车路相互作用出发,建立了人车路系统振动方程和路桥过渡段路面不平整模型,并通过编制的RCBP程序分析了车辆行驶舒适性的影响因素,最后确定了基于行驶舒适性的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结果不仅可以用于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控制标准的相关规范,也可用于一般路基差异沉降标准的制定,对桥头跳车问题的处治和路桥过渡段路面的养护维修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公路建设工程也随之增多,对于路桥过渡段施工中,存在一些施工难点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我国路基施工中,为提升路基施工质量,特别是针对公路桥涵构造物路基过渡段施工问题,更是应该优化其基坑施工及台背回填技术,从而能够确保提升公路桥涵构造物路基过渡段施工质量,发挥积极影响。基于某公路项目实例,分析公路桥涵构造物路基的过渡段基坑及台背回填技术相关问题,以确保优化制定施工决策,提升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公路桥梁做为交通、经济发展的纽带,其相对应的施工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详细的论述,分析了公路桥梁路基和路面的施工技术,同时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当中需要注重的几点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施工缺陷进行了细致的概述研究。  相似文献   

12.
旧路工程施工是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文章以G579线库车至拜城至玉尔滚段公路一期工程第二合同段工程大桥乡连接线旧路改扩建工况为例,对其路基工程、桥涵工程和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处理进行探讨,对有效防止工程施工前后新旧路结合部不均匀沉降、原路面开裂等现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在高速改扩建施工中的优势,进一步解决公路路基加宽施工中的差异沉降问题,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附近一段改扩建高速公路为例,建立改扩建路基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路基填筑高度后的地表附加沉降及路面横坡变化规律。采用土工格栅加筋技术,通过改变土工格栅的弹性模量,加筋长度、铺设位置及加筋层数等技术参数,分析不同参数下路基表面沉降及横坡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等加筋材料对减少路基沉降效果明显,但路基高度超过5m,单纯靠加筋处治减缓路基差异沉降效果不显著。当加筋材料弹性模量为1GPa时,在地表顶层和底层铺设两层加筋材料能满足经济性与有效性的双重要求。该研究结果对公路路基加宽施工中加筋技术的的设计、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年冻土层地区公路路基易发生沉降变形、裂纹等问题。以某工程项目为对象,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和有限元法建立不同温度场合宽幅下的公路路基模型,分析公路路基的变形、位移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宽幅复合式基层路面结构的路基高温区和0℃冻结线逐渐下移,在11月份的路基整体结构层均处于冻结状态,低温作用下导致结构脆性增加,易产生开裂。宽幅复合式基层路面具有显著的"吸热、保温"效应,在路基内部形成范围较大的高温区,导致多年冻土路基结构稳定性下降,在水、热和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结构变形和路基沉降明显大于窄幅基层路面,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窄幅公路路基具有更高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依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的平整度要求,建立路基工后沉降模型,提出沉降特征长度参数,计算路基工后沉降标准限值,最后按照不同等级公路和不同结构物施工形式划分路基允许工后沉降标准。较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沉降标准,更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9,(11)
多年冻土区往往存在路基不均匀沉降等现象,严重时可引发路面跳车,对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现以G214青海段的路面跳车情况进行了分析,以科学指导多年冻土区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高速公路进行拓宽,其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差异沉降的现象。基于此,文章针对拓宽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沉降值的合理控制进行分析研究,对差异沉降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以此对新旧路基出现的差异沉降进行合理控制,进而有效降低路基失稳问题及路面裂缝问题等的出现,提升拓宽公路施工质量以及增强行车方面的舒适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路基和桥梁沉降量不同而造成路桥接合处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为确定桥头跳车的定量指标,选取人体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桥头车辆行驶舒适性的振动指标。将路桥接合处纵断面沉降曲线拟合为指数型曲线之后,建立了路桥接合处路面不平整时域模型,并分析了桥头车辆行驶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车速、路桥过渡段的最大差异沉降量和沉降区段长度对人体的行驶舒适性影响很大。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了基于人车路相互作用的路桥接合处差异沉降控制参考标准。研究结果可作为判断桥头是否跳车的依据,也可用于一般路基差异沉降标准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工后沉降量很大,不能满足公路路基强度性、稳定性和路面使用性能要求。本文以阿荣旗至博客图高速公路K123+000~+200段为依托,采用以冲击碾压为主的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了处理,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控制施工质量。工后沉降通过埋设沉降板对沉降进行跟踪,工后总沉降用泊松曲线法对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冲击压实技术用于软基地区的路基施工不仅明显改善了路基压实质量,对减小路基施工工后沉降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路桥过渡段因路基与桥台沉降差较大而产生的桥头跳车现象,文中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桥头结构与搭板加筋路基的分析模型,对比分析搭板长度与土工格栅层数、模量对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搭板可以有效避免路桥连接处的错台现象,但易引起二次跳车现象的发生;搭板加筋路基可以有效减小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避免二次跳车现象的发生,提高行车舒适度;布置土工格栅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路基与地基交界处;格栅模量的增加可以减小道路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