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跨文化交际时,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即使其语言结构准确无误,但如果用于不恰当的场合,或者违反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也会造成误解或使谈话中断,导致交际冲突。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认为只要增加语汇量,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能造出合乎语法的语句,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存在各种差异,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难免会产生误解,导致交际失败,这种现象被称为“语用失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研究对中国英语教学界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英语交际能力已被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全新的概念所取代。本文分析了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陷、其成因及如何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的分离问题;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空缺现象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问题,最后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工作生活中用英语来进行沟通交流。把交际教学法引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经过设计的交际活动来使用语言、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在练习口语的过程中巩固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在Chomsky(1981)普遍语法框架下,从句法结构层面分析中国大学生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由于没有掌握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差异,在汉译英时直接将汉语的语言规则全盘照搬到英语中,是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式英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中介语现象,随着正确的语言输入,逐渐会接近目标语。  相似文献   

5.
以肯尼亚蒙内铁路技术培训项目为背景,在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视域下,分析汉英铁路用语特点和两种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差异。分析以斯瓦希里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的肯尼亚学员与中方培训者在文化交际方面的差异,总结在高低语境文化视域下有效的交际策略,以保证有效地沟通和正确地传输铁路知识。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存在的。随着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及英语教材的改革,英语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显现无疑。重视口语,这会促使学生把语言看成活的东西,看成有用的交际工具和了解世界的窗口,促进他们更有兴趣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相似文献   

7.
英语修辞属于人文修辞的范畴,从其纵向发展的观点来看,它包括两个基本侧面:一是交际修辞,一是美学修辞。交际修辞在内容的表达上偏重于平均缜密、严谨妥帖,总体上讲究逻辑思维,叙述准确,辩辞入理,以有效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美学修辞在运用逻辑思维的同时,则偏重于随景应情,运用想象和联想,通过辞格唤起生动的意象,使语言文字生动活泼,意蕴优美,发挥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以取得艺术性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偏重语音、语法的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使语言更充实丰富,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而文化因素是影响阅读理解的关键。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看出文化因素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以及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怎样导入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翻译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中西文化在产生和发展中呈现了很多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而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不同民族之间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渗透。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观看英文原版电影,可以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记忆力,有助于语境化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学习西方文化。本文分析了英文原版电影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以及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感受英语语言文化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得体性既是英语口语交际的方向,又是英语口语交际的标尺.能否成功地用英语进行人际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者在表达过程中所使用语言的得体性.得体的口语表达能够促进交流,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动词不定式是英语语言中最显著的语法现象之一,而动词不定式结构的应用及形式又是多变而复杂的。在任何一个英语国家,不定式被广泛应用到了人们的日常对话和文学作品当中。英语的语法结构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有其共性及特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交际行为是交际者双方相互合作的过程,它包含了参加者、交谈话题、语言表达形式以及交际语境等语言与非语言因素。语言交际是信息交换的过程,交际者双方都在遵守合作原则的基础上轮番发话,交换信息;语言交际又是意义协同过程,交际者双方有时因缺乏共知信息而产生误解,需要一个协同过程来达到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冉永平编著《语用学:现象与分析》中设计的问卷调查,考察学生英语中的语用失误情况,并在顺应论视角下探讨其原因。结果表明,忽视对语言结构、语体以及语境的顺应是语用失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结构来看,英汉语句式结构不同,英语重形和,汉语重意和;英语句式中被动句多,汉语中多主动句;英汉两种语言在动作发生的时间上的表达方式不同。从文化角度看,习俗、宗教信仰、生存环境、价值观与审美意识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因素都对翻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古今字趣谈     
阅读古书,要留意古今字的用法。所谓“古今字”,是指古代有些字一字多义,身兼数职,后来为了便于区分,另造新字以避免歧义。于是,原来一身数职的字称为“古字”,后来为区别意义而造的字称为“今字”,两者合称为“古今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乘坐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因此对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从业者的英语水平,尤其是英语口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行业外语交际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尤其是在国际化背景下,外来游客在中国各地随处可见,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则变得尤为重要。轨道交通乘务人员、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素养既能够有效服务外国友人,促进国际间交流与发展,同时又是向国际友人展示我国文化实力、扩大我国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现代轨道交通乘务人员、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英语语言素养,以便更好地满足当代轨道交通服务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翻译是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模糊语与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翻译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模糊语言,在有关翻译的定义、中西学者所提出的翻译的标准,以及对翻译过程进行描述的话语中,我们都能找到大量的模糊语言。然而,在不同的文体中,模糊语言体现了不同的特点。本文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广告英语、文学英语和旅游英语这三种文体中的模糊语,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电压波动和闪变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对应国标曾先后两次被修订,但其中关于电压变动限值的规定仍存在歧义和不足。文章主要依据GB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对电压变动限值规定展开讨论,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电压变动评估方法,通过电弧炉的实际测试数据研究了两种评估方法的差异,得出了科学合理的电压变动限值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