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轨道交通线网的不断增加,一些建设年代较早的车站在当时并未按远期线网预留换乘条件,当新线接入时,新线车站会给既有车站带来影响,需结合换乘方案对既有线进行改造。以北京地铁15号线大屯路东站为例,通过对车站换乘形式、客流组织、运能进行分析,在既有5号线车站未预留换乘条件的情况下,对车站进行改造,满足换乘车站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紫荆山车站周边环境的分析,结合线网换乘要求,深入研究了适合本区域的站位和站型,确定了1、2号线换乘车站。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 6 号线换乘车站设计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地铁6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东西干线,通过对该线换乘车站方案的思路和实践的论述,介绍不同换乘车站方案的研究情况,重点分析如何兼顾以人为本和适应现场条件进行地铁车站设计,从而提出平衡的设计方案,为今后换乘车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铁同台换乘车站的研究可以得出,1个同台换乘车站无论采用平行双岛站台还是叠岛站台,都只能实现4个客流方向的同台换乘,而另外4个客流方向的组织需要通过楼扶梯绕行至另一站台才能实现。连续2个同台换乘车站组合可以实现两线间所有方向的同台换乘,从而为旅客提供最便捷的换乘服务,同时也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文章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客流、车站及区间实施条件、两线建设时序等方面分析这种组合模式的实施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同站台换乘车站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4个平行换乘车站,对线网规划中一站平行换乘和连续两站平行换乘车站方案进行研究,对平行换乘车站应优先考虑采用同站台换乘方案,双岛四线同站台换乘车站和单岛四线同站台换乘车站,各有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双岛四线同站台换乘车站,便于进行同站台同方向换乘,而对换乘反方向列车的乘客不方便,这种车站占地宽,施工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单岛4线同台换乘车站可进行同站台同方向换乘,反方向换乘也较方便,这种车站占地少、工程造价低,应该优先采用。由于一站同站台换乘车站只能解决一半的同台换乘客流,为了实现全部换乘客流的同台换乘,在线网规划中,应尽量规划连续两站同台换乘车站,以方便乘客换乘。  相似文献   

6.
提出同站台换乘车站的5种典型线路组合方案,结合重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实际工程进行分析对比,认为双层四线车站的线路组合、单层四线车站到双层四线车站的线路组合,以其合理可行性和整体经济性,可作为同站台换乘车站线路组合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对地铁标准站进行换乘改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对未预留接口的既有地铁标准站被改造成换乘站的设计进行探讨。在分析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对站位设置、换乘方式、换乘空间及客流、既有车站的改造、新建车站的防火及疏散问题等进行切实的探讨,有较强的可实施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既有线未预留换乘条件的情况下,两线实现客流的单向换乘,并将对既有线的运营影响降到最低,做到换乘方案合理,施工方案可行。同时线网的规划应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尽量确保线网规划的科学性,从而减少标准车站被动的改造成换乘站,造成工程的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节点换乘直接关系到整个线网的运行效率,所以,车站的换乘方案是新线建设前期研究的关键。针对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换乘需求与修建困难、管理复杂与出行便捷等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在确保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具体的站址环境和既有站运营条件,提出对通行设施进行改造、扩容,努力创造客流组织可行、换乘便捷、工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最后,对线网规划中不同线路的建设时序,从投资控制、工程可实施性和旅客出行的便捷性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预留换乘节点方式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车站各设施设备的负荷,可建立一套可以描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压力状态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换乘通道部位的客流压力进行评估,利用行人路阻函数来表征车站换乘通道的通行能力及客流压力情况。选取上海轨道交通线网中的江苏路站及四平路站为案例,形成这两个换乘站换乘通道走行时间函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台北捷运既有运营线网、运营成果及未来线网规划,重点分析车站换乘设计及开发特点,发现在投资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双线同台双层平行换乘设计理念,可以大大提高换乘效率;以捷运车站和地下街为基础开发多元化附加产业,不仅增加盈余,还可向乘客提供多元化服务。随后介绍台北捷运的运营计划、多种票务制度以及人性化设计细节,指出多种交通方式间的"转乘优惠"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最后结合台北捷运的便捷设计理念,提出大陆城市轨道交通在换乘车站设计、多元化附加产业开发、人性化设计细节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