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法律选择。本文具体论述了著作权保护、商标权保护、专利权保护、地理标识保护等具体知识产权制度模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缺乏系统的研究,更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世界范围内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国家制定出一部完整的、系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乡居民在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均有体现。究其原因,在于城乡文化的二元对立格局、文化资源城乡配置失衡以及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集体失语。为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利公平,文章认为,需要构建城乡文化整合机制,以改变城乡文化二元对立的状态;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为保证文化权利公平提供财力支持;健全民众利益表达和显真机制,保障新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传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敦煌壁画色彩是敦煌石窟艺术中最重要、最精彩、最典型的代表,严谨的色彩配置、娴熟的表现技法和精美的色彩结构承载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展现了我国传统色彩的艺术精神。设计学视域下探寻、借鉴、传承与创新敦煌壁画色彩的配置规律与美学精神,结合现代色彩学原理,探讨敦煌壁画色彩的创新应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性。本文介绍了敦煌壁画色彩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阐述了敦煌壁画的色彩观念、配色方法及发展演变,解析了敦煌壁画色彩的现代设计学价值与共性,论述了敦煌壁画色彩创新应用的思路、方法与实践过程。并最终指出在价值取向多元化,消费取向个性化的时代,深层次的研究及剖析敦煌壁画的色彩情感与文化,并将其置于综合的市场环境中分析、设计与应用,将实现其现代性阐释和创造性转化,体现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体育文化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文化也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这一宏观的社会语境对各个社会学科的文化理论与研究实践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体育学自然面临着如何应对当代文化变革的新课题.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体育本身,还体现在经济、人文和社会价值等方面,随着我国体育文化创新和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必将进一步被彰显出来,以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代甘肃生态文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甘肃生态文学指关涉甘肃地城及生命的生态文学,地城的独特性、多样性、生态危机的显著性、文本的独特内涵及精神使当代甘肃生态文学成为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篇章。黄河、黄土高原、沙漠地带都演绎着较为严重的生态危机。甘肃草原的荧丽及古老文化又传迭着宝贵的生态精神内涵。只有把整体生命系统及秩序法则看为核心,只有把人看为整体生命圈的构成元素,生态文学的基本思想才能得到全面阐释,自然生态的永续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又被区域民族文化熏陶,因而带着明显的区域民族特征;挖掘民族体育文化的潜力,有利于提高区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让人们从历史古迹中找寻民族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并感触其厚重的苍桑,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与继承文化遗产,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到旅游资源的历史和现实的价值,认识到它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传统剪纸是非常优秀的民间艺术,剪纸艺术也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介绍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及其目前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知识产权领域内为中国剪纸艺术提供保护的可行性选择,最后针对剪纸艺术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的不足,从中国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友不正当竞争法等现有知识产权各项法律制度以及新兴的域名权保护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保护中国剪纸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部署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立足国际视角,评估和对比我国文化发展水平,对于谋划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个体—社会—国家”三个层面构建了国家文化发展评价体系,并对主要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世界主要国家文化发展呈现多样化特征,我国文化发展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在世界文明贡献度、社会文明秩序和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思想引领力、文化吸引力、文化传播力和国际话语权等方面也表现出强劲势头,但在社会文明风尚、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存在短板。未来要进一步增强国民素质,扩大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爱国奋斗是企业家所应具有的重要内涵品质,也是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内源力。张謇为我国近代著名企业家和教育家,其高度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驱使他"实业救国",成为近代民族棉纺织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丰富的精神世界、崇高的文化理想和不懈的价值追求,成就了张謇的企业家精神,其定力、活力、心力"三个力"对当代企业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将推动当代企业家强毅力行,创造新百年辉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旅游景区物质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文化演绎以及游客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文化生态问题,从文化公平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探讨了旅游文化生态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对中国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农村两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更是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工程。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两型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而且还可以为农村两型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和经济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文化寻根与章太炎对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国、保种、保教"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者主要的话语诉求。它使许多知识人常追思"国学"及其承载的国族的历史,并以此为基础去建构对现代中国的认同。在这一群体中,章太炎即是表现突出者。他对国学内涵的重新发掘就是意在建构国人对现代中国认同所必需的稳定而持久的价值体系、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这既是文化民族主义的自觉,又是在外在危机压迫下的文化寻根。但却不意,章太炎的此等努力,实则是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的知识和话语体系所隐含的权力体系在近代中国的复制,并割裂了中国的历史。同时,这一独特的历史镜像,以章太炎为代表,具有新旧双重身份的知识群体对对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具有文化民族主义之特征,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传统的限度和对新旧知识的困惑同时并存的独特文化现象。这更能说明他们何以能完成由"借种族革命、推翻异族政府"转向对现代中国认同的建构的缘由所在。它决定了近代中国政治实践的外在表现形式、话语诉求及其深层困境。  相似文献   

14.
文化体制变革与文化产业增长反映的是在特定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制度变迁与文化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传统文化体制之所以阻隔了文化产业的成长,是因为过度依赖行政权力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从而遏制了文化市场的产生。三十多年来的文化制度变迁是沿着有限放松管制和体制内优先的路径展开的,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下文化产业增长遇到了许多制约因素,主要制约因素还是来自制度方面;在技术创新增长路径和制度变革增长路径的选择上,最终必须依靠制度创新才能驱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5.
京派文人作为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他们凭借都市文化空间建立了网络化的公共交往活动,从而形成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文学流派。本文从他们的公共活动空间、大众媒介和权力意识等角度论述了其与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的紧密联系,展示了他们独有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重点探讨“化全球化与民族化”。当今世界各国民族化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化全球化的影响。但是,在化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化如何面对各种挑战和冲突,实现民族化的更新与融合,提升“民族性”,体现“世界性”,这是对化全球化与民族化的整合,本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探讨化全球化与民族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红楼梦》中的诗词翻译看归化与异化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某些诗词翻译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如何在翻译中保存和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问题。研究认为采用归化或异化取决于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必探讨其在文化翻译中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18.
适用于遗产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产建筑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结构安全是保证其价值存在的重要基础.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重大或复杂结构,以辅助对结构安全状况进行判断.文中分析了适用于遗产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构架、基本技术及国内外应用情况.通过在某藏式古建筑上的监测试验,验证了遗产建筑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并对其在遗产建筑上应用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作为媒介的世界遗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遗产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可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它进行多维观照。本文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审视作为媒介的世界遗产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及功能等等,揭示世界遗产在现代信息传播特别是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本文认为,从现代传播学的媒介理论来看,世界遗产也是一种媒介,它的信息特征是历史阶段性和恒久性的统一。地域局限性和共享性的统一,文化汇聚性和延展性的统一。世界遗产作为媒介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在文化传播中是分析文本,在教育传播中是讨论案例,在经济传播中是稀缺资源,在娱乐传播中是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