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提升城市道路步行盲道品质,从参与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的各方探讨影响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构建多因素影响下的盲道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作评价.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评价体系,经专家与视障者筛选形成包含6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虑视障者被试感受对专家与视障者权重以4:6的比例综合后作为评价最终权重,指标体系涵盖规范、安全、可达、连续、舒适、美观等方面;以南京某案例实证,评价结果为2.486,盲道评价结果为"较差",对比视障者实际体验和现场调查及该案例评价结果发现该评价体系具备可操作性.指标体系适用于对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盲道的评价和对不同区域盲道空间质量的对比.   相似文献   

2.
结合西咸国际文化教育园路网一期工程项目施工I标段人行道施工为例,介绍了各种材料各项技术指标、性能指标、人行道砖铺设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方案制订、施工准备工作及施工操作方法等。经过对人行道砖、透水混凝土、防水土工布、导水盲管、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表明增设防水土工布、导水盲管,能够降低人行道不均匀沉降,保证人行道砖铺设质量、底基层质量及外观质量,为西咸新区、国家重点推行的海绵城市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指导及施工经验,在同类工程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常州市公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中"人行道无障碍通行的设计与管理问题"课题的开展情况。通过缘石坡道及盲道的典型调查资料研究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以便推行其实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上海市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编制背景、适用范围、编制理念和章节安排,界定了精细化管理的定义。就其中慢行交通、公共交通、路面质量、附属设施、交通管理、掘路和日常养护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了解析,以促进《导则》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导梁是双导梁桁车架桥机系统的核心设备 ,而导梁前移到位则是架梁方案实施的关键步骤。结合石家庄南环大桥 B标段跨越电气化铁路编组站钢箱梁的架设施工 ,着重研究使用同步走行台车驱动双导梁自行跨越电气化铁路编组站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砖砌体建筑工程存在的通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提出可行性预防措施及施工方案,使砖砌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7.
旧路改造中,桥梁改造与加固是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处理不当就会增加工程成本或者桥、涵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结合旧路改建过程桥、涵加固的事例,谈谈其中桥涵技术鉴定及改造加固整治的一些方案,供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普路采用大件公路标准后,与成雅高速公路形成交叉工程。对下穿和上跨各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施工方案、对成雅高速的运营影响等比选,并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182-182
环境保护部历时7年完成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以下简称《导则》)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导则》的发布填补了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环评工作已经从关注地表以上的、可见的(或可听的)环境影响,逐渐向地下的、隐蔽的影响延伸,是环保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空间污染防范体系的又一新举措。同时,《导则》的发布,也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线束产品加工过程中防水堵、盲堵的选用原则及技术要点进行阐述。针对防水堵、盲堵的选型过程,选型后的匹配性质量验证进行了进一步说明。线束中的防水堵、盲堵的替代件选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盲分离技术识别发动机的机械和燃烧噪声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盲分离基本思想及AC算法,提出盲分离仅用测得的柴油机混叠噪声源可分离干扰噪声、机械噪声和燃烧噪声。试验验证了在存在干扰噪声时,新办法也可识别出有用的噪声源,且测试所用的仪器少,从而为发动机噪声源识别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办法。  相似文献   

12.
漳龙高速公路桥面防水层的设置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炳辉 《公路》2002,(4):5-8
介绍了漳龙高速公路龙岩境内第三期工程桥面防水层的材料选择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系统地总结了桥面防水层在材料选择和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达到了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的预期目的,保证了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水泥混凝土桥面的粘接。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轨道交通徐家汇大型换乘枢纽为实现三条轨道交通线间的付费区换乘,需在既有1号线车站西侧地铁商场向下加层,形成换乘大厅。该文介绍了利用既有地下室顶板作为天然盖板,在地下室内进行暗挖加层的施工方法,避免了实施期间对交通、管线的影响。并保证1号线的运营安全。其相关技术可在既有建筑下增设地下室、地下室加层的工程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道路经常塞车的情况,提出一种公路交叉路口车流通行方案,该方案通过巧妙地设计道路与车流,创建车辆调头区,使得交叉路口不需红绿灯,各种流向的车辆在通过交叉路口时不需停车,各行其道,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的通行能力,大大提高城市车辆通行速度,消除城市塞车。并且采用这种通行方案的成本极低,因此便于在大中城市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在改建工程项目的桥涵设计中,原有可利用的明盖板涵若不改变其上部结构,能否直接于原铺装层上填土变为暗盖板涵,该文通过对盖板强度进行验算,对其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盖板顶在不同填土层容重、不同荷载等级、不同跨径时其强度分析值、板顶临界填土高度值及其变化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叶振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80-183,M0020
透水砖铺装地面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土壤的透水系数和地下水位情况的不同,要求透水砖地面结构层对下渗雨水具有渗、蓄、排的不同功能。通过总结各类透水砖地面结构排水系统的计算公式和工程实例的应用,说明了该系统的具体应用场合,并提出了多专业协同进行透水砖地面设计与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中结合我国当前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运用"反算当量路基回弹模量"法,把钢桁架混凝土桥桥面铺装结构倒置后,转换成普通路面的半无限空间层状弹性体系,并提出类似一般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钢桁架混凝土桥桥面铺装设计方法。该法以铺装层顶表面最大拉应力(拉应变)作为设计控制指标,对桥面铺装结构层的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特长公路隧道独头掘进施工通风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省博深高速公路石鼓隧道、水涧山隧道为依托,探讨3车道大断面特长公路隧道独头掘进条件下的施工通风组织技术。从长距离独头掘进施工作业环境的卫生标准、施工通风方式选择、施工通风计算、施工通风方案等方面,系统搭建我国特长公路隧道独头掘进施工通风组织的核心技术框架,对我国隧道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和理念的提高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盲孔法测试残余应力时,在弧面或其他非平面、垂直或倾斜度大于90°的工件表面上安装钻孔装置非常困难,为此,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在现有装置上增加一个既可保持显微镜相对固定,又可轴向调节的螺母,即可方便安装钻孔装置。  相似文献   

20.
指路标志系统信息的系统性和标志设置的合理性是有效引导交通出行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现有的指路标志系统未能及时的更新完善,使得指路标志系统的引导作用明显下降。通过义乌市中心城区指路标志系统规划改善研究案例,得出现有指路标志系统存在的信息量过载及设置不当等问题,并对其提出改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