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文献分析、类比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从公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野生动物通道的类型和案例分析、野生动物通道标准规范三个方面分别对国内外公路野生动物通道发展水平进行梳理,初步提出我国公路野生动物通道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总体要求,兽类动物通道,两栖类动物通道,爬行类动物通道及不同动物地理分区的动物通道。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公路野生动物通道研究的对策建议,包括:(1)依托野外站点,开展基础研究;(2)加强公路野生动物通道的技术研发;(3)加强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与示范,形成标准化文件;(4)实施重点公路工程野生动物通道建设。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公路建设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湖南省公路建设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包括减少湿地面积、污染湿地自然环境、引起湿地水土流失、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等。以岳阳至常德公路为例,提出了公路建设中合理防治负面影响、科学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寒区湿地占我国自然湿地的60%,具有特有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公路穿越中国重要的寒区湿地,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回顾了公路建设对寒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总结了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指出对人工恢复湿地开展长期监测,针对寒区湿地特点开展生态恢复技术研发,形成成熟技术方法。对今后公路建设寒区湿地生态恢复研究进行了展望:1开展长期公路建设湿地影响生态监测;2加强宏观尺度寒区湿地生态系统监测;3开展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4.
公路建设中林间沼泽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湿地的基本情况、类型、功能,并简要探讨了公路建设对湿地的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公路建设中对湿地这一特殊地带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G108线河津城区至禹门口段改建工程穿越山西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河津段为例,根据公路工程建设特点,分析了工程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总结了公路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应采取的环保措施与对策,为今后缓解公路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对省际干线公路通道衔接建设现状调研分析、通道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分别针对规划未连通和建成已运营的省际干线公路衔接通道定义了通道连通需求评价指标和通行能力差距评价指标,设计指标计算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界定,确定其建设时序优先度,并选取衔接通道建设实例进行实例验证;最终总结提出了相应的省际干线公路通道衔接建设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路里程数的增加和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野生动物的生长、繁殖及种群的生存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外加人为干扰的不断加剧,致使公路建设与动物生存栖息地的矛盾愈加显著。在回顾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动物数量、多样性,动物栖息地的环境变化、动物迁徙路径的阻碍等方面阐述了公路建设引起的动物习性的变化,最后综述了公路建设中针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以期为公路环保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吕世斌 《北方交通》2014,(4):128-130
以辽宁省抚顺市的东南公路通道类精品工程建设为依托,着重介绍了省级通道示范工程的建设理念、主要思路及做法,希望对普通公路的通道类精品工程建设起到一些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我省湿地的特点和公路建设对湿地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拟采取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高速公路建设对湿地的破坏,本文以鹤大高速雁鸣湖互通立交区为例,从湿地位置的选择、规模和形态的确定等方面探讨了湿地营造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公路建设中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赵康 《交通标准化》2008,(21):38-42
湿地是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重要生态资源,是人类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点多、线长的工程项目。正因为各自的这些特点,现实中,公路建设与湿地保护经常发生矛盾。故分析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对湿地环境的影响,并探讨保护措施,能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湿地是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重要生态资源,是人类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点多、线长的工程项目。正因为各自的这些特点,现实中,公路建设与湿地保护经常发生矛盾。故分析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对湿地环境的影响,并探讨保护措施,能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湿地是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的重要生态资源,是人类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公路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点多、线长的工程项目.正因为各自的这些特点,现实中,公路建设与湿地保护经常发生矛盾.故分析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对湿地环境的影响.并探讨保护措施.能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函〔2016〕93号)相关要求,内蒙古省际通道二广高速公路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草高吐至乌兰浩特段高速公路在设计过程中,贯彻"绿色公路"理念,对绿色公路、品质工程、资源的回收利用等做了专题研究。明确该项目建设成为低碳、环保的绿色公路,与自治区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相契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公路建设成果。为今后的高速公路建设"绿色公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荷兰在道路生态学研究与实践方面国际领先。在当前我国绿色交通建设的背景下,公路建设野生动物保护日益引起行业内外的关注。本文初步梳理了荷兰在防止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上跨式野生动物通道设计、两栖类动物通道设计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初步提出我国未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应重点从三方面着手:(1)公路网络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影响及保护研究应引起重视;(2)道路生态学的基础性研究应得到加强;(3)重视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村公路俗称"村村通"公路.它是农村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是连接城乡的主要通道,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特别是在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后,各省、市都加大了对通村公路的投入和支持,加快了通村公路的建设步伐,各地的通村公路建设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南 《交通标准化》2014,(8):7-8,11
结合生态公路的建设理念及特点,阐述了西南地区建设生态公路的意义,并对公路的景观化及对周边生态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希望能够将公路建设与生态保护相融合,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公路建设对湿地生态损失的分析,在公路选线中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其中最关键的设计原则是利用蓝色廊道、灰色廊道的边缘或相对面积小的基质,并提出适应于植物生长的边坡设计方法,为道路建成后的景观快速恢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公路建设中用钢质波纹板通道替代传统意义上的钢筋混凝土箱涵,在我省的公路建设中还较少见。本简单介绍了这一新型工艺的特点及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小桥涵在各种道路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排水,排出道路两侧低洼地段的水,减少对道路的破坏,其次可以当作通道使用,便于通行。近年来,各级公路的交通流量不断加大,许多地方公路桥梁经过多年运营,亟待维修加固。如若施工不当,一旦发生问题再进行处理,便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因此进一步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更大、更快发展显得极为重要。结合多年的桥涵设计施工经验,对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钢筋混凝土明盖板通道、钢筋混凝土盖板通道及圆管涵等几种桥涵的施工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