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汽车制动性能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文中列出了常见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制动性能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其成因及后果,介绍了当前使用的几种典型的制动技术的原理、构成及功能,指出制动技术的进步显著提高了制动性能,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追求汽车动力性和舒适性的同时,对汽车安全性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其中对汽车的制动安全尤其重视。因为良好的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保障,传统汽车制动方式是在车轮上安装机械式摩擦制动器,但频繁或长时间制动会造成制动鼓(盘)和摩擦衬片(制动衬片)过热,导致制动效能衰退.甚至制动失效,  相似文献   

3.
张洪斌 《汽车与配件》1995,(18):13-13,18
一般评价汽车的制动性能有三项指标: 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制动效能发挥的恒定程度。 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当今汽车逐渐向大功率、高速度等方向发展,对汽车制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减少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有效利用发动机辅助制动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发动机制动工作原理及其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发动机缓速器和发动机排气辅助制动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特性,提出了实施发动机制动的必要性和发动机制动技术运用要领。  相似文献   

5.
张奎 《重型汽车》2005,(2):16-17
1引言 汽车动力性能的不断提高,不仅对汽车制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制动的输出稳定性亦有较高的要求.我国汽车行业刚颁布并实施的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对汽车行车、制动性能也显示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并对制动器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在制动系的性能及稳定性足够的情况下,才能满足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6.
汽车制动性能是确保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条件。为保障在用汽车安全运行,依据GB7258—2004《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以下称GB7258—2004)对在用汽车的制动性能进行检测,因此,制动检验台就成为保障汽车制动性能检测公正性和科学性的物质基础。由于GB7258—2004只规定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限值,未明确规定制动检验台的技术要求,对制动检验台的生产、使用均不具有约束力,造成检测站等使用单位所选用的制动检验台型式多种多样、规格各异,技术水平、功能参差悬殊。目前,我国机动车检测站有三千多个,检测车辆制动性能多以反力式滚筒制动检验台(以下称反力式制动台)为主,其结构形式、技术参数的不同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力图统一反力式制动台的技术参数,并纳入国家产品标准,这将有利于汽车制动性能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现有乘用车制动有关标准: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中的相关要求,对乘用车制动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方法必须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是汽车安全检测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依照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台试检测汽车制动性能有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检测和平板式制动试验台检测两种。为了检测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动态制动效果,近两年来国外已普遍采用平板式制动试验台取代滚筒式制动试验台。为了提高我国汽车行驶安全性,公安部推荐采用平板式制动试验台进行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目前机动车制动性能安全技术检验的3种试验台进行了比较,对滚筒制动试验台安全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指出平板制动试验台是今后制动性能安全技术检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和运输效率,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公路交通事故中,由于制动系故障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40%.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现代汽车的车速越来越高,从而对汽车制动系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及时发现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对汽车制动性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得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这里主要叙述中型客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开发思路、主要制动参数的确认及校核、协调方法、试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滑行能量回收经济性和踏板制动安全性、舒适性,基于交通信息,提出了电动汽车(EV)制动协调策略。分析了滑行制动的经济性,由交通信息和汽车行驶状态确定滑行制动强度;由道路信息和前方车辆信息建立汽车安全距离模型和碰撞预警策略,利用预警信息对滑行制动和踏板制动强度进行协调。对本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利用交通信息的滑行策略,在通行良好工况下综合能耗减少1.1%,拥堵工况下减轻驾驶员的制动疲劳;预警和协调策略避免了频繁预警,减小了紧急避撞触发几率。因此,利用交通信息能够辅助驾驶员进行更加合理的制动。  相似文献   

13.
汽车行驶安全性是汽车行业的关注之一,防抱制动系统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主动安全装置可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本文基于Simulink对汽车ABS进行建模,特别对轮胎进行仿真。通过得到仿真曲线,证明汽车ABS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2018版的新车评价规程(C-NCAP)对主动安全系统的电子控制系统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智能交通的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是先进安全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着重介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功能、分层架构前端传感系、底层执行系统、系统架构、AEB控制策略及AEB与ABS协调控制。最后还介绍新版规则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EV/HEV)的测试项。  相似文献   

15.
一汽丰田开发的普锐斯混动汽车,可以将制动能量回收来充电,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而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使用安全性,是汽车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汽车检测诊断的重点。基于雷达测速技术及装备,在LabVIEW软件平台的支持下,测试混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速度、距离、加速度、时间等参数的变化,对混动汽车道路制动性能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6.
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能极大地改善和提高制动性能,是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ABS技术作精简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论述ABS技术的应用发展,主要包括ABS中的关键技术、有待改进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17.
尽管摩托车制动性能标准GB20073--2006已实施3年多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摩托车的制动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特别是采用鼓式制功器的摩托车。目前,鼓式制动器摩托车占总量的70%以上,制动性能是摩托车行驶安全性的最重要指标,涉及到骑乘者和行人的安全,应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通过对两轮摩托车制动系统测试和分析,找出了摩托车制动性能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视线障碍物造成的“鬼探头”事故已经成为当前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针对汽车碰撞视线遮挡条件下横穿的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的场景, 设计了1种基于碰撞时间比和安全制动距离的避撞策略, 建立车辆与VRU的交通状态数学模型, 分析“鬼探头”场景下的制动避撞临界距离。结合临界距离和车辆与VRU的碰撞时间比, 将可以避免碰撞的场景分为3种工况, 分别采用不同的制动减速度, 建立自动紧急制动避撞策略。通过Euro NCAP CPNC测试场景对该策略与传统TTC制动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在Euro NCAP CPNC测试场景中, 自车利用该避撞策略在理想情况下能够在更高的车速情况下完成避撞; 在不能避免碰撞的高速行驶工况中较传统TTC算法能够更加有效降低碰撞速度, 同时降低事故重伤风险和死亡风险, 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 is a key technology that can improve fuel efficiency by 20∼50%, depending on motor size. In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th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brake subsystem that directs the braking forces into four wheels independently is indispensable. This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found in the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ESP) and in Vehicle Dynamic Control (VDC). As braking technologies progress toward brake-by-wire system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EMB) systems will be very important in the improvement of both fuel consumption and vehicle safe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EMB systems for HEVs. The HEV powertrain was modeled to include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lectric motor, battery and transmission. The performance simulation for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of the HEV was performed using MATLAB/Simulink.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EMB system was evaluated via the simulation of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of the HEV during various driv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