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时代汽车》2008,(11):51-51
据新浪网9月26日报道,11月1日-2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汽车动态网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暨2009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分析预测会”将在武汉隆重召开。大会将紧紧围绕“新市场、新竞争、新格局、新挑战”这一主题,为业界厂商提供科学的分析预测与决策支持,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汽车动态网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暨2009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分析预测会"将于11月1~2日在武汉召开.大会将紧紧围绕"新市场,新竞争、新格局、新挑战"这一主题,为业界厂商提供科学的分析预测与决策支持,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蒋峰 《运输车辆》2008,(10):25-25
2008年11月1—2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汽车动态网承办的“第7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暨2009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分析预测会”将在武汉召开。  相似文献   

4.
蒋励 《汽车与配件》2007,(20):34-3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二十年的合资合作,汽车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中国汽车工业当初所追求的以市场换技术,从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导致原有自主开发能力减弱、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的危险。有介于此,新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将着力增强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引导汽车产业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和推向市场的力度,扩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的产业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小雨  平原 《时代汽车》2009,(10):34-37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就汽车产业产业振兴相关政策、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汽车市场、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兼并重组、消费升级、小排量汽车等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6.
<正>2024年能否成为汽车销售大年?能否托起3000万辆新时代“稳稳的幸福”?市场消费、投资、出口有哪些重大变化?前方的机遇和风险有哪些?2023年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2024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当日下午,峰会举办了中国汽车消费、政策和投资趋势预测,中国汽车出口预测,中国汽车产业智库专家对话等主题论坛及圆桌互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陈士华,专项高级经理陈旭作为各环节主持人,与政产学研各领域权威市场分析预测专家共同探讨未来市场的机会与风险。  相似文献   

7.
郭焱 《汽车情报》2006,(32):8-10
1.实施国际化战略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汽车产业是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汽车市场也是世界汽车市场的一部分。我们应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仅依靠引进来发展,而且也能走出去壮大。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也是实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最终要实现高级阶段的“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8.
2005是汽车产业政策的执行年,许多汽车产业政策的细则相继出台。涉及汽车生产领域的有“整车管理办法”、涉及汽车流通领域“品牌管理”“二手车管理办法”等等。最可圈可点的政策当属《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它使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它不仅有利于合资企业的的发展,而且为中国的零部件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了消费者的最终利益。但“管理办法”的颁布,  相似文献   

9.
路智军 《驾驶园》2013,(11):42-43
10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新闻大厦召开,宣布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辽宁省信息中心中国汽车动态网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暨2014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分析预测会"将于11月9—11日在合肥召开。包括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汽车报》、人民网、凤凰网、新浪汽车、爱卡汽车、《驾驶园》杂志社在内近50家国内知名媒体代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1月27日至11月29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于沈阳胜利召开。会议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辽宁省信息中心中国汽车动态网承办。会议的召开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江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大力主持。会议围绕2005年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分析预测及WTO时代汽车产业发展研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汽车市场表现入手,指出未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必将对汽车产业造成压力。通过对千人保有量、产业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等考量,对中国汽车市场成长空间及汽车市场发展重点区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SWOT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优势 1.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前景广阔 中国汽车产业入世后发展良好,2002年汽车总量迈上了300万辆的台阶,随后几年,产量逐年递增,2004年已超过500万辆。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2005年汽车产量将超过550万辆,我国将成为超过德国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放开,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2000-2005年,我国汽车进出门贸易呈跨越式增长,2000年进出口总额为80亿美元,2005年已飙升至280亿美元。2005年1~6月份汽车进口总额为63亿美元,同期出口为90亿美元,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2005年的汽车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超过300亿美元,且出口大于进口。因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成为汽车产业进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3.
《中华汽摩配》2005,(12):2-2
本刊讯 “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建立5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5年,“十五”期间,我国汽车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将持续增长,我国汽车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研发、环保、标准制定以及汽车出口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如今已经入世十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可谓突发猛进,汽车销量从2001年的230万多万辆增长到2010年的1800万辆。本期东方时评《“入世”改变了中国汽车产业》评价了“入世”10周年汽车产业的发展,并指出汽车产业应把握机遇,逐步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花的美丽是因为有绿的衬托,月的皎洁是因为有星的点缀,历史天空的绚丽是因为总有一代群星璀璨。置身于2006年北京国际汽车展,各式新车令人目不暇接。人们会感叹中国汽车“春天”的到来;会感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会感叹中国汽车市场的气势磅礴……但是,人们是否会记住曾经和正在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那些身影?在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辉煌殿堂,便闪耀过无数彪炳史册的巨星。他们宛若璀璨的群星,闪烁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各个时代的天幕上。正所谓大鹏展翅宇内神州振雄风,群星璀璨中华精英同辉煌。  相似文献   

16.
据美权威预测机构Scotia Economics预测,如果可以更好地获得贷款支持,2010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会带动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增长率可以回升至3%,从而为2011年汽车产业复苏打下基础。中国在2009年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将协同印度、巴西.成为2010年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7.
得益于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汽车产业链积极向中国转移,“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展”(英文简称“CIAME”)经过9年的精心培育,目前已发展成为汽车制造业领域亚洲顶级品牌盛会。依托汽车产业和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资源,根据汽车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和中外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随着汽车消费环境的变化,1994年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有些方面已经不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因此,制定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汽车产业的重视。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新的发展阶段总的指导方针,它将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制订好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轿车情报》2004,(6):149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也将趋近发达国家,相关售后增值服务行业的产值及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将大大高于汽车制造业。有着庞大的消费者市场和日益激增的需求作为基础,3M以“成为汽车售后美容市场的第一品牌”为目标,秉承“锐意创新”的一贯作风,以连锁加盟的模式大刀阔斧地进军中国专业汽车美容的高端市场,为规范汽车美容行业的标准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20.
“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学,第三辆车造”,这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越过了买车和学车的阶段,正在致力于“造车”。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强调自主开发,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胶着拚杀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向何处去?是继续走开放竞争的道路,加强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一部分,还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自我满足的完整汽车工业?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业内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说法,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汽车界知名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张老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走第三条路.即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