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中老铁路会富莱软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变形问题,结合大变形破坏特征,在变形区段对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区域地应力、围岩松动圈等主要内容开展了试验研究,分析判定了软岩特性及等级,并通过调整支护参数,改善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改进施工工艺、方法等工程措施,确保了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通省隧道变质软岩变形破坏机理及减避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省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元古界武当群片岩,属于变质软岩.自施工以来多次出现围岩大变形与坍塌,严重影响了隧道的正常施工.本文分析了变质软岩变形破坏的特征,研究了通省隧道变质软岩的塑性流动变形、偏压、物化膨胀、流变、应力扩容等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加强支护的强度和刚度、增加体外支撑、加强监控量测等减避围岩变形破坏的措施,可用以指导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3.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的比重不断加大,云母片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已严重影响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进度,本文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宝兰高铁杨家庄隧道云母片岩结构特性、矿物成分、抗压强度和水理特性等工程特性的介绍,对云母片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特征及变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1)变形特征:沉降收敛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变形持续时间长,变形差异大,洞身纵向变形分布不均及破坏形式多样性;隧道围岩变形与隧道围岩压力有着密切相关性,且早期变形严重,半个月后逐渐趋于稳定。(2)变形因素:地形地貌、岩性特征、岩体结构、地下水及围岩压力是云母片岩隧道围岩大变形的主要因素;单斜地层和地形产生偏压、开挖卸荷后围岩受地下水渗流软化沿变质片理面及泥质夹层产生塑性蠕变,使围岩压力分布不均等因素是导致杨家庄隧道围岩大变形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坞石隧道扩大断面软岩段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坞石隧道左线扩大断面地质条件差、断面大,易塌方,施工难度大。对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的变形沉降影响疏忽,造成施工缺陷需返工处理。从坞石隧道扩大断面地质条件、调整开挖方案、加大支护参数、加强各工序施工质量等入手,提出了控制大断面软岩隧道的沉降、变形的措施,并采用围岩量测作为辅助施工控制手段,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献[6]在考虑软岩的剪胀、蠕变和非线性破坏准则等影响后,推导隧道的围岩变形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考虑软岩的塑性大变形特性后,分别根据相关联与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出圆形隧道位移解.通过计算得出:在软弱的围岩或土中,剪胀角的大小对隧道塑性区软岩位移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软岩隧道的围岩变形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献[6]在考虑软岩的剪胀、蠕变和非线性破坏准则等影响后,推导隧道的围岩变形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考虑软岩的塑性大变形特性后,分别根据相关联与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出圆形隧道位移解、通过计算得出:在软弱的围岩或土中,剪胀角的大小对隧道塑性区软岩位移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李宁 《中国铁路》2012,(5):67-70
结合木寨岭隧道工程,对施工区域地应力进行测试,并对地应力场进行拓展分析。通过对隧道掌子面流变特性、变形速率与总变形量、围岩压力、支护压力、锚杆受力、围岩破坏范围的测试和分析,提出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挤压性变形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前后期均呈"来劲"等特征,以及围岩压力以形变压力为主等结论,并建议取消拱部锚杆,加长边墙锚杆,抑制隧道变形。  相似文献   

8.
某富水软岩大断面隧道屡次发生地表塌陷。对其变形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初始施工方案,对此隧道施工过程中控制围岩变形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地质条件转换CD法、CRD法、三台阶七步法等开挖工法,采取中管棚辅以双排小导管进行超前支护,利用地表径向注浆加固等措施,可提高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有效控制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9.
隧道软岩大变形是目前工程设计施工的难点之一,介绍了北同蒲取直线雁门关隧道后腰铺斜井正洞大变形段处理技术,为以后施工高地应力、围岩破碎、富水、突泥等大断面隧道施工提拱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三关隧道软岩变形段处理过程,介绍了隧道在软岩变形段的施工过程,包括开挖方法、支护参数、围岩量测、量测结果分析、支护参数的调整以及围岩应力测试的方法及步骤。根据野三关隧道变形破坏特点及工程的性质和安全要求,提出了软岩变形危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铁路全封闭后,车辆段5T、AEI探测站维修人员进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设置探测站作业通道需遵守的三条原则。归纳了栅栏直开、探测站双开门、围墙开门三种探测站作业通道的开设方式,比较各自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建议在既有探测站增设作业通道时,需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方案。在新建探测站工程时应同步进行作业通道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2.
移动式动态线路加载车通过曲线时,如不主动控制,安装在仪器车车底的刚度检测架与轨道之间会有偏移,当曲线半径很小时,刚度检测架上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就会超出量程,造成曲线地段轨道刚度无法测量。为此,设计了刚度检测架跟随系统。本文介绍了跟随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和运动控制软硬件设计。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到移动式动态线路加载车上。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于D2D (Device to Device,设备到设备)的列控系统车车通信(T2T,Train to Train)复用车地通信资源时产生的干扰问题,考虑在保证车车通信用户和车地通信用户通信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出一种车车通信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图论的加权二部图建立信道分配模型,然后利用改进的KM算法(IKM,Improved Kuhn-Munkres)为车车通信用户分配信道,最后对功率进行调整,使系统的总吞吐量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列控系统车车通信复用车地通信资源时的干扰问题,既满足列控系统通信需求,又提高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兴建,不同的轨道结构均得到应用。对国外引进的现代有轨电车技术需要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关键之一是要对轨道结构的静力和动力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弹性地基梁—板模型分析了道床板长度、厚度、扣件刚度以及基础刚度等参数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轨道结构的道床板厚度不宜超过0.3 m,扣件刚度宜取50~100 k N/mm,基础面刚度宜取60~130 MPa/m。  相似文献   

15.
应用GEO软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地下水、降雨以及地震等环境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在滑移面以下时,孔隙水压力和渗透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反之则影响较大;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边坡水平及竖向有效应力呈减小趋势,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的增加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当降雨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能力,降雨完全入渗时,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主要受降雨强度的影响;地震作用下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引起边坡的有效应力明显减少,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减少幅度可达到50%。基于模拟分析结果,针对路基边坡失稳多发的问题,对边坡治理技术及其适用性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安全性能、高效性、建场配备设备费用、场区合理布置等四个主要方面,就提梁机模式和传统的横移梁模式2种不同的建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提梁机模式建场方案具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麻柳中桥上部结构设计为5片30m的T梁,采用铺轨道拖拉架设的方法,顺利安全地完成了T梁的安装,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宝汉高速公路的施工实践,简要介绍了有"西北第一高墩"之称的五里坡特大桥主桥大跨连续刚构梁在高温不利条件下采用调整合龙顺序、左右幅同步顶推、同时合龙施工,最终既满足了桥梁的结构设计要求,又保证了工程的实际工期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城际铁路隧道运梁需要,对既有DCY900t运梁车进行改造。通过分析城际铁路隧道断面和运梁车运梁工况,采用减小运梁车轮胎直径、调整整机结构,箱梁翼缘每端截除900 mm等措施,使运梁车顺利通过隧道运梁,保证大吨位箱梁的安全架设,节省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主要从模型设计理念的对比、生产周转时间的对比、占用设备资源的对比、占用劳动力资源的对比等4个主要方面,就新型液压模型和传统模型两种不同的方案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型液压模型,无论在模型制造成本、施工技术、生产周期、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高,是铁路T梁生产上的一次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