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作为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和成都市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现有绕城高速公路交通压力、分流城市过境交通、完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引导城市空间和产业合理布局、增强成都对全省乃至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至关重要.结合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广汉高架桥(50 +90 +50)m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的设计,介绍了连续刚构桥的一些设计要点和构造措施,阐述了其主要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对施工需注意的一些事项作了一些介绍,为连续刚构的设计提供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成都市民政局发布的部分环路命名公告,成都市政府已批准将"成都绕城高速"命名为"四环路"、将俗称的"成环路"命名为"五环路"、将"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命名为"六环路"。绕城高速、第二绕城高速在国家高速公路路网体系中的命名仍从其规定,并不更改。至此,成都正式步入"六环时代"。公告显示,全长85km、宽50米的成都绕城高速被命名为成都四环路,并以与成灌高速、成绵高速、成渝高速、成雅高速的交汇处作  相似文献   

3.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绕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枢纽作用为目标,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了绕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配套服务三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提出了发挥绕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枢纽作用的关键是必须把交通、运输与配套服务三者结合起来,同步协调发展的重要观点,并初步提出了影响绕城高速公路潜能充分发挥若干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绕城高速公路与市区交通网络车流交换具有不同于其他公路的特征,其与城市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要求亦不同.以绕城高速公路特征为切入点,在分析停车换乘设施选址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停车换乘需求、停车换乘可靠性和建设用地需求3类7项PR设施选址评价指标.运用物元评价方法,建立了绕城高速公路与城市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物元评价模型,利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赋予权重,通过综合关联度把待选址站点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选择在综合评价等级"优"的轨道交通站点附近设置PR设施.所建模型应用在西安市绕城高速与城市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中,结果表明,在西安绕城高速与轨道交通PR设施选址中,主要制约因素是用地限制,和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速公路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逐渐形成网络.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已经不能适应交通需求,需要逐步进行加宽改造.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1992年建成通车,目前双向四车道已不能满足交通需求,需加宽改造,改建工程起于郑州西南绕城枢纽立交西侧2公里,止于洛阳西南绕城任庄枢纽互通立交西侧,改建工程全长106.386公里.  相似文献   

6.
从交通需求和城市空间发展的角度分析目前绕城高速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规划布局、改扩建模式、集约化和智慧化改造、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为同类地区绕城高速公路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Sup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美国获得极大成功,我国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逐渐开始在高速公路中推广并应用Sup路面结构。文章通过对成都某段绕城高速公路实验段Sup沥青路面进行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8.
概述杭长高速公路是《浙江省公路水运交通建设规划》中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干线公路网规划中十八连之一,起点接杭州绕城公路西段,经余杭、安吉,至长兴的泗安与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相连。该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浙江省交通等级结构,  相似文献   

9.
《交通标准化》2009,(22):39-39
成都鑫利公路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PS(Pave—Strong)路面强力剂应用于工程中的案例: 1.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处治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处治中修项目中,在K9+869~K48+800路段路面下面层(10cm基质沥青ATB-30)和上面层(5cmSBS改性AC-16)混合料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网日益密集,公路与高速铁路交叉不可避免,如何选择合理的交叉方案,减少对铁路运营的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结合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对公路与高速铁路交叉的多种设计方案进行比选,从交叉方案的可实施性、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论证,确定可靠合理的设计方案,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