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速公路出入口设计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高速公路出入口处历来是交通事故多发区。从交通安全的角度,对匝道和变速车道的设计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提出了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提高出入口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出入口处历来是交通事故多发区.从交通安全的角度,对匝道和变速车道的设计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提出了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提高出入口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少杰 《汽车驾驶员》2010,(12):90-90
在有主路与辅路区分的道路上,经常有车辆在出入口处不守法行车,这样不但会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还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超速行驶。高速公路行车,最大的便利是“快”,最大的危险也是“快”。据统计,我国高速公路车祸近50%因超速驾驶而导致。阴、雨、雪天气环境下车祸发生几率成倍上升。相关研究证明,高速公路行车速度超过120千米/小时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超过160千米/小时时发生车祸,驾乘人员死亡率为100%。因此,高速公路行车时,切忌一味求快,一定要按照规定的限速驾车。  相似文献   

5.
曾惠芬  孙健 《公路》2023,68(4):63-70
高速公路出入口互通立交改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现状互通设施、有轨电车、高压走廊、河道水系、慢行系统等条件限制,互通立交改建难度较大,是高速公路出入口改建的重点和难点。为实现设计目标需要进行关键技术研究。以苏州绕城高速天池山互通改建为例,从优选互通型式、桥型选择、以人为本设计、宽容设计、精细化设计、绿色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分析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的影响因素。为了减少交通事故,提出以“人车-环境”作为一个大系统来分析其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汽车检测的现行标准应该适应高速公路的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速公路路况与行车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着重阐述高速公路线形几何要素与路面质量对行车速度与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外环线交通监控系统的结构、交通信息的采集、交通信息的发布、匝道控制、区域控制等方面,阐述上海公路管理将用数字化、网络化、集约化来提升上海公路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上海公路管理现代化,全面提高上海的公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路况监控图像的识别是交通智能化的重要内容,其中主要在于计算机处理的算法研究。本文提出了路况监控图像预警处理算法的主体设计思想,描述了软件的实现流程,分析了监控隐患对象,提出处理方案,并针对关键算法,描述其原理,包括视角归一、运动检测、跟踪、车辆行人分离、静止物体检测,进而给出了实验图像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11.
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口标志极易出现信息过载的情况,一方面,绕城高速环城而建,内部连接城市道路,外接放射线高速,需要指示和指明的信息较多;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实施的关于交通标志版面信息量的规范较少,设置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容易使得驾驶人读取、识别指路标志信息有误,进而导致到达目的地不准确、影响驾驶安全等问题.设计绕城高速...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是保障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关键节点,而主线出入口是互通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互通区交通流特性最为复杂的路段。国内外学者对互通式立交的安全性展开了较多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由于互通式立交出入口的复杂性,相关研究并不系统。为此,以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安全性为主题进行文献分析,得到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入口安全性的研究热点,从几何设计指标、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运行速度3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综合评述。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现行规范对变速车道长度的考虑因素过于单一,与车辆实际运行中的变速距离需求不吻合;规范中对互通立交分合流端视距的规定,未针对车辆性能、驾驶人对道路交通环境的感知-反应时间进行优化;②目前对分合流鼻端的研究主要从二维角度开展,几何设计指标研究重点未聚焦于平纵指标的组合效果;③事故统计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速公路安全评价中应用较多,事故统计法可以客观的反映道路安全状态,但依赖于事故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层次分析法可以较好的构建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但指标赋权较主观,使得评价结论不稳定,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系统安全水平的准确评价依赖于隶属函数的选择,对研究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④现行规范的线形协调性、连续性的评价标准以传统方法Δv85为基础,该方法假设基础与实际相悖,高估了道路的安全性能,针对不同车型在不同出入口形式的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有待深入研究。得到针对相关研究的建议与展望如下:①变速车道研究可以基于驾驶行为,优先考虑对变速车道上加速度变化趋势进行研究;②出入口视距研究应考虑复杂道路条件、视觉刺激下的反应时间,结合不同车型的车辆特性展开研究;在事故统计方法、预测模型基础上,可结合出入口特点进一步优化,并用相对成熟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检验;③出入口处的运行速度研究可考虑以浮动车辆数据(floating vehicle data,FCD)为主,龙门架及雷达测速数据为辅对车辆实际行驶速度变化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预警信息发布时间下,不同性别驾驶人对于交叉口迎头侧面避撞情景驾驶行为影响规律,为提高车辆避撞预警系统功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汽车驾驶模拟器设计实验,招募具有稳定驾驶能力的驾驶人45名,采集7种预警信息发布时间(2.5~5.5 s),将无预警作为控制组,采用C#编程提取能够表征驾驶行为的变量.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在交叉口迎头侧面碰撞情景下不同预警信息发布时间对驾驶人的制动时间、最大减速度、测试车辆与冲突车辆的最小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警信息发布越早,驾驶人的制动时间越长,最大减速度越小,说明较早发布预警信息可以减缓驾驶人采取制动措施的剧烈程度.同时,预警信息发布较早,可以增大车辆间的最小间距,降低碰撞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女性驾驶人的驾驶行为比男性驾驶人更加保守.  相似文献   

14.
刘传贺 《时代汽车》2022,(4):193-195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社会各界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关注度也随之越来越高.所以,加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驾驶技术分析研究的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驾驶技术控制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水平的有效提升.文章主要是就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5.
山区高速公路典型危险路段安全保障措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大高速公路属于典型的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在进行该工程施工图安全评价和研究的过程中,对一些山区高速公路典型的危险路段(如长下坡、隧道、高填方等路段)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梅大高速公路的工程实际条件,提出了行车安全性改善措施,为山区高速公路典型危险路段的安全保障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疲劳检测是车载疲劳预警设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考虑生理和驾驶行为特征的疲劳预警设备,并通过驾驶模拟实验测试了该设备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严重疲劳报警率、总报警率与KSS正相关,一般疲劳报警率在KSS小于等于8时,随KSS的升高而升高,KSS由8变为9时,一般疲劳报警率降低,严重疲劳报警率大幅升高.KSS在7级以下的报警率为0;当KSS为8级时,总报警率的平均值为0.45;当KSS为9时,严重疲劳报警率高于一般疲劳报警率,且总报警率在0.85以上.该报警设备对KSS为9级有效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人、车、路三个角度,研究了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货车安全行驶的主要影响因素,此研究不仅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安全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保护人民生命和社会财产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疲劳驾驶已成为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分析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研究难点,介绍当前有代表性的预警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预警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疲劳驾驶预警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城市快速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骨干网络,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科技手段,对快速路进行有效管理,可降低违章、减少拥堵、减少交通事故。交通监控技术作为一项实践多年的技术手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巨大的助力,为市民获得良好的交通体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分析讨论了当前较为成熟的交通监控技术在城市快速路中的应用,总结了当前城市快速路监控技术的基本特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是引发相关路段及其周围路网拥堵的主要原因。交织流率和交织长度是影响出入口处交通运行的重要因素,并采用仿真方法对两者进行了分析,具体案例的Vissim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总流量为4 900veh/h,流率比由0.15增加到0.4时,交织段均车延误增加2倍,交织车速降低将近40%;交织长度选取160~180m时,均车延误为1.3s,平均车速达到45.02km/h,是快速路出入口交织长度的合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