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装配是虚拟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实现船舶产品的装配仿真,自主开发了虚拟装配仿真平台;介绍了虚拟装配平台IVAE(Interactive Virtual Assembly Environment)的系统结构,并结合船舶产品装配特点分析了主要关键技术:虚拟装配环境下的模型表达、装配约束处理和碰撞检测。最后,以一个船舶产品装配实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平台的仿真环境下能有效地解决船舶产品的装配问题,这对船厂的实际装配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Windows2000系统平台下开发出了液化石油气(LPG)船操作过程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创建了基于软件的虚拟设备以代替实际设备,并对仿真系统进行了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的虚拟操作。就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实现的关键部分给予了阐述,介绍了具体的操作实例。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邮轮全生命周期虚拟仿真平台应用架构的耦合性、可拓展性、可移植性及互通性,探讨将HLA高级体系架构应用到该框架的设计中,加快虚拟仿真平台研发速度。基于仿真需求,提出系统设计原则,划分出系统平台功能模块;利用多层技术优化了初始功能架构,基于HLA联邦架构,划分出邮轮设计、建造、运营各阶段的联邦成员,构建出邮轮全生命周期虚拟仿真平台系统总体架构。以某邮轮内装设计为应用实例,搭建出内装设计虚拟仿真系统平台架构,利用UE4虚拟引擎实现平台开发,来验证该架构的性能优越性。测试结果表明,由该架构建立的仿真平台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互操性、拓展性、人机交互性及二次开发性。  相似文献   

4.
王静绮  胡锴 《船电技术》2016,36(5):55-58
将综合船桥系统硬件设备与传统具有物理真实感的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有机结合,组建综合船桥系统的陆上检测测试评估平台成为船舶操纵模拟器新的发展思路。以自主研发的综合船桥系统为目标组建虚拟视景模拟试验系统,实现了综合船桥系统与虚拟视景模拟试验系统的互联互动互操作,经验证,该系统能够实现综合船桥系统陆上检测调试功能。相比原有的实船测试方式能够有效的缩短系统研发周期,减少设备研制风险。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技术与3D动画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产物,也是当前计算机与互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经成功在航空、船舶、医疗等领域应用。船舶的动力性能是重要的性能参数,为了提高船舶的设计水平,本文致力于开发一种虚拟的船舶动力试验平台,通过构建船舶三维模型,结合3DSMAX和VRP虚拟仿真平台,本文开发一种具有虚拟现实交互能力和3D动画演示能力的船舶动力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络环境的船舶机舱动力装置监控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介绍了基于网络环境的船舶机舱动力装置监控系统研发平台的开发.该研究在参考了国内外船舶动力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船舶动力监控的技术现状,开发了设备网(DeviceNet)、控制网(ControlNet)和以太网(EtherNet)三层网络体系构架的监控系统.模拟实验表明,该研发平台在船舶动力监控应用方面具有智能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能够满足船舶机舱动力装置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船舶工业领域的虚拟试验平台研究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结合数字媒体技术,设计开发一种舰船虚拟环境试验平台,该虚拟试验平台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船舶航行状态仿真、耐波性试验等,重点介绍该试验平台的多自由度平台设计和数字媒体硬件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减速器结构设计虚拟实验平台通过Solid Works参数化建模和VRML虚拟现实技术为机械结构设计课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本文针对减速器零部件快速建模、装配运动仿真和虚拟交互进行了深入研究,封装成具有完整功能的学生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的机械结构设计能力。该实验平台推进了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9.
针对船舶产品零部件众多、虚拟装配时约束方式多样,导致手动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应用坐标系重合原理进行零件虚拟装配,实现产品的批量自动装配。以Pro/E为开发平台,利用VC++和Pro/Toolkit工具,开发了船舶产品自动装配系统。以某型游艇为例,利用该系统实现模型的自动装配。结果表明,该船舶自动装配系统操作方便,通用性强,可大幅提高产品装配效率,为船舶产品的快速设计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微型燃气轮机是分布式能源的中关键的一环,由于其设计计算复杂、设计周期长、各部件设计环节间缺乏紧密的连接等原因,以致于其设计研发门槛高,对设计人员的经验十分注重。为了解决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帮助设计人员更高效地完成工作,本文对微型燃气轮机模拟运行校验技术进行了研究,从相关研发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借助虚拟制造技术的巨大优势,最终开发出了微型燃气轮机虚拟设计与校验系统,极大地简化了微型燃气轮机的校验流程,提高了相关研发设计人员的工作做效率,为研发人员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完善地平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托于上海振华重工深水钻井船研发项目,根据ABS船级社的钻井船规范对钻井船开展研究,总结出钻井船屈服与屈曲强度评估流程,研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解决该方面的分析问题,并利用某油船的数据验证了本文相应流程及程序的合理性,相关研究结论,具有工程指导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洪茜 《船电技术》2014,(3):53-56
本文在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应用最新专业引擎Unity3D软件为开发工具,实现虚拟船舶电站模拟器的关键技术、系统结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该模拟器具有数据精准、表现力强、基于网络、交互性好的特点。该软件的开发不仅可为教学提供实验平台,而且能够方便的移植到其它实际应用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某散货船的动力舱管路系统为例,在分析研究管路系统的结构和装配工艺基础上,利用Unity 3D虚拟仿真平台,设计了虚拟装配方案,介绍了虚拟装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的管路系统虚拟装配,能够实现动力舱单一管路系统、多管路系统间和管路系统与主要设备间的结构漫游,能够实现人机交互操作、控制以及空间关系检查等功能,其在PC端和移动端的应用更有助于船舶现场安装的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舰船虚拟维修训练系统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舰船维修训练实际,提出了舰船虚拟维修训练的设想,并基于开放源代码虚拟现实开发平台VRJuggler,对舰船虚拟维修训练系统进行了开发研究,提出了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运用UG实现了290000吨VLCC锚系三维模型的虚拟设计和虚拟装配,并利用UG的motion模块对锚系起锚运动和锚一锚唇贴合状态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试验研究,实践表明,此项技术可以代替制作木模进行模拟拉锚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提前预示实际安装时贴合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具有节省成本、减少工期、便于修改设计的优点,是值得在船舶行业推广使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张树德  张翼  郎一鸣 《船舶工程》2019,41(5):117-120
鉴于采用常规固定式平台进行浅海海洋石油工程开发周期长、经济门槛高的工程现状,本文创造性地提出采用自升式可移动钻井船并利用海底管道对新发现的构造进行快速开发,实现油气回收,同时考虑项目工期、成本和可操作性要求,以及自升式可移动钻井船水平位移大等难点,首次提出了“刚性立管+软管膨胀弯”的混合海管登平台方案,计算分析了其可行性,并与传统的“动态软管”、“刚性立管膨胀弯”和“软管穿护管”海管登平台等方案进行优缺点对比。该混合海管登平台方案不仅解决钻井船大位移技术挑战,而且利于国内采办,为今后类似边小油气田快速开发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依托车间现场可视化平台,通过制订装配编码规则、转换轻量化装配模型、集成模型与图纸和文件信息、设定装配信息发布规则,实现面向生产车间的大舾装可视化虚拟装配分段装配规划(Detailed Assembly Planning,DAP)技术应用。以某超大型油船(Very Large Crude Carrier,VLCC)的典型分段为对象,进行实例应用。通过实例,大舾装可视化虚拟装配DAP技术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得到验证,为更深入的船舶智能制造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钻井船是当前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的热点,本文考虑月池对钻井船阻力性能的影响,以某245m钻井船为研究对象,采用CFD软件Fine/marine计算不同航速下月池封闭与开敞时钻井船阻力,同时在江苏科技大学拖曳水池中进行缩尺模型试验。通过观察试验现象结合CFVIEW后处理软件,同时对比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结果,研究发现:月池开敞时,船身周边流场发生改变,月池内水流周期性剧烈运动形成压力差,导致钻井船阻力增加幅度在25%~30%左右。本文通过探究月池增阻机理,可为钻井船月池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允中 《中国修船》2015,28(1):54-55
锚机止链器是平台锚机的一个关键部件,因平台锚机大多为进口产品,有些还是专利产品,所以目前相关的资料很少见。为方便大家了解其装配结构和使用特点,这里介绍一种平台专用的具有应急释放功能的止链器的修理。  相似文献   

20.
救生设备是钻井船救生系统必须配备的设备。基于超深水钻井船的布置、救生设备相关规范,并结合项目规格书的要求,探讨其救生设备的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