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昌吉赣高铁赣州赣江特大桥是主桥主跨300 m的斜拉桥,桥上铺设带有隔离缓冲垫层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首座在300 m级跨度斜拉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的桥梁。为保证列车运行平稳,主跨设置圆弧形预拱度,跨中轨面预拱度为60 mm。大跨度斜拉桥受桥上载荷、温度及风速等因素影响会产生较大变形,导致桥上CPⅢ精测控制网变化。考虑到无砟轨道施工的高精度要求,提出赣江特大桥上无砟轨道施工线形控制关键技术,保证赣江特大桥无砟轨道达到设计要求线形,可为其他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商合杭铁路裕溪河特大桥是主跨324 m的双塔钢箱桁梁斜拉桥,也是我国在建的最大跨度无砟轨道斜拉桥。裕溪河特大桥无砟轨道的施工过程中需精确掌握桥面高程的理论变化,以便高精度铺就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板。本文主要研究了无砟轨道桥面线形的拟合问题,通过对比多种拟合方法,提出高次多项式拟合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该工程问题,该方法的创立为今后项目中拟合大跨度无砟轨道桥面线形的做法提供了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3.
沪昆高铁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350 km/h,要求全线铺设无砟轨道。以该线主跨达445 m的北盘江特大桥为对象,从规范要求的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的刚度、挠度、梁端转角、车桥耦合动力性能等各项技术条件出发,探讨该特大桥铺设无砟轨道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北盘江特大桥在优化拱上结构和设置调高支座后,能够满足规范铺设无砟轨道的各项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4.
张旭东 《铁道建筑技术》2020,(3):142-144,153
目前高速铁路桥梁铺设无砟轨道最大跨径为180 m,最高时速为250 km。新建昌赣高速铁路赣江特大桥设计时速350 km,主跨为300 m斜拉桥,如此高时速、大跨度柔性桥上铺设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没有成功案列和施工经验。本文针对跨径300 m主跨斜拉桥上铺设无砟轨道开展研究,建立了实时修正模型,分析总结了CPⅡ、CPⅢ点的布设及测量边界条件以及风速、日照和温度等环境的影响,为高速铁路斜拉桥CRTSⅢ型无砟轨道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玉高铁六景郁江特大桥设计将钢-混部分斜拉桥结构引入时速350 km高速铁路领域,而300 m级以上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的竖向变形极易超限,影响列车通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系统研究在此大跨桥梁结构上铺设无砟轨道的适应性十分必要。通过建立有限元及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组合工况下无砟轨道结构的变形特点及动力特性,运用60 m弦测法探究各工况下无砟轨道的线形变化规律,从而确定大跨度钢-混部分斜拉桥铺设无砟轨道的适应性,并对设计和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在各种不利组合荷载作用下,桥上无砟轨道结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列车通过大桥的各项安全性与舒适性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斜拉索升降温是影响无砟轨道线形标准的两大主因,应在无砟轨道施工前确保足够的沉降观测期和收缩徐变释放期,并充分考虑拉索的保温设计;在温度组合荷载作用下,桥上无砟轨道的60 m弦测不平顺幅值为6.79 mm,满足高速铁路静态验收标准;但在叠加列车荷载和收缩徐变后,变形弦测值均出现Ⅱ级及以上超限,通过合理设置预拱度后可有效改善轨道平顺性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在市域铁路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的难题,以温州市域铁路 S3 线永宁大桥(140+200+260+140) m 为例,提出了市域铁路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竖向变形控制标准,建立了车-轨-桥耦合系统动力仿真模型, 并开展多种工况下桥梁、轨道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桥梁挠跨比、竖向变形曲率半径、梁端转角、轨面平顺 性等指标均满足铺设无砟轨道技术要求;列车按设计速度通过永宁大桥时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均满足要求; 对温度荷载作用下桥梁温度变形曲线进行评估,10 m 弦轨道高低不平顺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市域铁路大 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内已运营的高速铁路铺设无砟轨道桥梁的最大跨度为185 m,超长跨度连续梁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的设计尚不成熟,缺乏实践经验。本文以西安—延安高速铁路王家河主跨(124+248+124)m特大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应用ANSYS软件建立超长跨度刚构连续梁拱桥有限元静力模型进行成桥线形计算。结果表明,跨中设置0.23 m预拱度时桥上无砟轨道线形较为平顺。考虑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施工步序,结合选取的预拱度,经计算分析发现不同无砟轨道施工步序对轨面下沉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现已成为扩大无砟轨道应用范围的又一技术难题,因此研究大跨桥上铺设无砟轨道的可行性十分必要。以某高速铁路主跨450 m大跨斜拉桥为例,针对无砟轨道应用的可行性及轨道结构设计参数进行研究,从而为大跨度桥上无砟轨道应用及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在大跨桥梁活载、温度等变形条件下,无砟轨道各静、动力学指标均能满足安全服役要求,主跨450 m斜拉桥应用无砟轨道可行;(2)温度组合荷载作用下,桥梁主跨竖向变形曲率半径最小值为191 771 m,满足行车舒适性要求;(3)橡胶弹性垫层可有效协调轨道结构层间变形,显著降低底座动力响应,建议弹性垫层刚度取0.10 N/mm3;(4)轨道板常用板型均满足层间变形不脱空要求,设计布板时应尽量选择板长较小的轨道板;(5)考虑桥梁成桥偏差影响,底座板厚度取220 mm,自密实混凝土层加厚至105 mm。  相似文献   

9.
《铁道建筑技术》2011,(1):9-I0007
高速铁路长大桥梁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以京沪高速铁路陈山特大桥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为依托,针对无砟轨道施工高要求、高标准,全面、系统地阐述厂高速铁路长大桥梁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从滑动层铺设到轨道板纵连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已成为我国扩大无砟轨道应用范围的一大技术难题,本文以崔家营汉江特大桥主桥为工程实例,结合桥梁变形曲线及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结果,提出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技术难点、技术要求以及评价指标,并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研究结论:(1)崔家营汉江特大桥(135+2×300+135) m混凝土刚构拱竖向变形、曲率半径、竖向残余徐变变形、梁端变形、墩台沉降值均满足要求;(2)高速列车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均满足要求,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及列车走行性,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均满足要求;(3)温度和徐变作用下竖向变形属于多波不平顺,300 m弦高低不平顺已超出规范允许值;(4)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适应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建南河川渭河特大桥为客运专线双线铁路桥,桥上铺设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采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桥梁主跨结构为(75 +3 ×120 +75)m连续梁,大里程端温度跨度达到364 m,在连续梁大里程处设置伸缩调节器.以渭河特大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桥上无缝线路空间耦合模型,对设置了伸缩调节器的桥上无缝线路进行检算,并提出设计人员在检算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沪昆客运专线湘江特大桥主跨采用(75+3×135+75)m的连续刚构,受湘潭站选址的平面限制,桥梁主跨位于曲线地段。在主跨段无砟轨道采用了大伸缩量的钢轨伸缩调节器,突破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中"平面和竖曲线地段应避免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规定,且运营状态良好。本文对此加以系统的总结,为我国高铁无缝线路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路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结构变形和成桥线形直接影响轨道的平顺性、列车运营安全性和舒适性,尤其大跨度桥梁结构刚度小、施工控制难度大,需深入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全桥模型,分析不同作用和工况下的结构变形、索对结构竖向刚度贡献、索对温度变形的抑制作用、梁体残余变形;采用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计入索梁温差影响进行行车动力仿真分析;联合施工方开展铁路PC部分斜拉桥无砟轨道分阶段单元化、动态化线形控制施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桥梁竖向刚度良好,温度作用对结构变形影响显著,经梁体残余变形对比分析提出推荐施工方案,斜拉索对结构变形抑制明显;索-梁温差对车辆运行性能影响较小;按研究的施工方法,无砟轨道施工完后梁体线形与设计线形基本吻合,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4.
西安至延安高铁王家河特大桥采用(124+248+124) m刚构连续梁拱结构,铺设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为我国高铁铺设无砟轨道大跨度桥梁。为确保时速350 km列车通过的安全性、舒适性,结合王家河桥建立有限元车-线-桥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时速下高低不平顺波长与车辆动力学指标的关系。针对长波不平顺管理波长,200 km/h时建议大于70 m、250 km/h时建议大于85 m、300 km/h时建议大于100 m、350 km/h时建议大于115 m。鉴于实际施工过程中桥梁、轨道的施工误差,运营过程中基础沉降、梁体混凝土徐变等因素对线路线形的影响,通过动力学指标分析,给出钢轨面允许误差限值。研究结论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完善了我国大跨度桥梁无砟轨道铺设技术。  相似文献   

15.
胡勇 《铁路航测》2013,(3):85-87
大跨度钢梁梁端存在较大伸缩位移、梁端转角时,梁端轨道结构设计采用过渡板式梁端伸缩装置,通过设置过渡板,减小桥梁转角对无砟轨道的影响,设置梁端抬轨装置适应桥梁梁端伸缩位移。结合铜陵江特大桥铺设无砟轨道情况,进行梁端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分析,研究了桥梁变形对无砟轨道受力影响,确定了梁端设置过渡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重型弹性支撑块新型框架针对客运专线弹性支撑块无砟道床施工设计,集工具轨、高低调节器、模板为一体,用60 kg/m钢轨和型钢制造。框架各部尺寸和轨面高程按铺设60 kg/m钢轨技术条件设计。此重型弹性支撑块无砟轨道排架能够满足我国时速200、250、300 km及以上客运专线,以及重载铁路弹性支撑块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并能在路基、桥梁、隧道内施工,它适用于各类弹性支撑块无砟轨道断面道床施工,满足铺设长轨的道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以商合杭铁路淮河特大桥(112+228+112) m连续刚构-柔性拱桥为工程背景,研究大跨连续刚构-柔性拱桥的总体及构造、拱肋及吊杆的受力、大跨刚构体系桥梁主墩的受力、桥梁变形对铺设无砟轨道的适应性、车桥耦合动力分析等,系统研究和总结大跨连续刚构-柔性拱桥特点,为大跨度连续刚构-柔性拱桥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论:(1)连续刚构-柔性拱桥刚度大,受力性能和经济性能优良;(2)通过优化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并在柔性拱的辅助作用下,能够控制主梁的徐变位移,为无砟轨道的铺设创造良好条件;(3)在考虑主梁徐变、温度等各种位移工况下的主梁附加不平顺后,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表明桥梁能够满足列车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要求;(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高速铁路大跨度无砟轨道桥梁设计。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跨度超过200 m的无砟轨道桥梁,采用普通PC梁已不尽合理,而大跨钢结构桥梁对无砟轨道的适应性尚存在许多不明之处,且造价较高。因此,PC梁与钢结构相结合的组合结构桥梁,兼具二者优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结构。组合结构一般有梁拱、梁索、梁桁组合,本文结合西延高铁王家河特大桥分别就三种组合结构在高铁无砟轨道中的适应性进行分析,从而为无砟轨道大跨度桥梁选型拓宽思路。研究结论:(1) 248 m梁拱、梁索、梁桁组合结构,均可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要求;(2)对于主跨的混凝土徐变变形控制方面,梁拱组合结构效果最好;(3)部分斜拉桥增设背索对控制主梁变形效果显著;(4)本研究成果对PC组合结构在高速铁路大跨桥梁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聚氨酯固化道床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兼备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的优点,可在有特定需要的区段铺设。沪昆高铁北盘江特大桥主桥为跨度445 m的上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的聚氨酯固化道床轨道结构受温度和徐变作用影响比较小,有利于线路的稳定且维修方便。本文介绍了碎石道床填筑和聚氨酯固化道床浇注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并对线路质量进行了动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北盘江特大桥聚氨酯固化道床能够满足列车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同时也适应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变形的要求,轨道平顺性良好,质量控制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刘琛 《中国铁路》2009,(4):49-51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立白特大桥采用悬臂灌注施工,主跨为40m+5×64m+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由于无砟轨道结构重量不同,该桥初步设计阶段按照二期恒载为184kN/m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按照二期恒载为115kN/m及渡线荷载设计。阐述立白特大桥连续梁不同二期恒载作用下的平面静力分析,构造及钢柬布置,对其他桥梁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