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王万联络线松花江大桥主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万线松花江大桥主桥采用了中间一孔为刚构的( 60+9×96 +60 )m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桥,联长达986m,集长联、大跨于一体,且位于严寒地区,介绍该桥的主要设计内容和长联多跨桥设计中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2.
绥佳线佳木斯松花江特大桥设计特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改建铁路绥佳线佳木斯松花江桥 ,设计时进行了桥位、桥式综合技术经济的比选。由于水文条件复杂和通航的要求 ,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 ;该大跨度钢梁是我国严寒地区采用的最大跨度钢梁 ,钢梁的选材、墩台设计克服厚层冰压力是技术关键。另外 ,还立项研制了一种新型大吨位钢支座———铰轴滑板钢支座  相似文献   

3.
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是我国第一座严寒地区修建的现代化公铁两用桥,主桥采用主跨144 m连续钢桁梁桥。介绍了主桥结构设计的总体思路,并结合桥位处环境,通过比较及分析计算研究了主桥结构形式,并通过试验对超低温环境结构耐久性进行了相关研究,根据研究确定了适用于该桥特点的桁高、桁宽、桥面系、材质等设计要素。本桥设计对该地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桥为松花江四线特大桥,包括新建哈齐双线桥及既有滨洲线改建双线桥。既有滨洲铁路桥建于1901年,主桥为8孔77m单线下承式钢桁梁。松花江为Ⅲ级航道,河面较宽,常水位水深约10m,桥梁建筑高度受到限制。本文对刚构连续梁方案、连续钢桁梁方案、斜拉加劲混凝土连续梁方案进行了比较。桥梁结构在满足结构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宜适当考虑周边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既有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改建工程的技术标准,对主桥采用连续钢桁梁桥、连续钢桁拱桥、简支钢管混凝土组合系杆拱桥三种方案进行比选分析,得出连续钢桁梁桥方案为推荐方案的结论。介绍连续钢桁桥钢梁结构设计、结构静力分析、钢梁安装方法和钢梁防腐涂装体系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吉林市松花江水耗氧量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GB/T 5750.1~1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吉林市松花江不同江段的水体进行了耗氧量监测和分析。结果:吉林市松花江各检测点耗氧量总超标率较高(45.00%),其中桥边段采样点的耗氧量均值及超标率明显高于桥中心段采样点的耗氧量均值及超标率;下游五桥检测点耗氧量均值及超标率也明显高于上游五桥检测点。吉林市松花江各检测点耗氧量的均值及超标率都有随时间推移即气温转暖而增高的趋势,但统计学分析不同月份的采样点耗氧量均值无明显差异。结论:吉林市松花江水体上游尚符合水源水耗氧量的标准,但在流经市区时受到了严重的有机物污染,市区江段两岸生活污水管直排江中是吉林市松花江耗氧量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桥梁施工控制就是在结构分析基础上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及线形进行控制,对施工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识别,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对结构的后续阶段进行正确预测,最终目标使成桥状态达到设计要求。以松花江大桥为工程背景,详细的论述了本桥的线形控制理论及方法。利用M 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出预抛高值。针对松花江大桥现场施工监控的结果,详细比较了梁体阶段挠度、累计挠度、各阶段测点的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关系;最终监控结果表明,本桥达到了线形平顺、受力合理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二、铁路桥梁工程5哈齐客专松花江大桥工程概况松花江大桥位于哈尔滨市既有滨洲线下游59m处,跨越松花江,桥梁全长3 455.32m。该桥是哈齐客运专线与滨洲铁路合建四线桥梁。哈齐客运专线是我国在高寒、高纬度地区修建的首条高速铁路,松花江特大桥主桥(77.8+3×156.8+77.8)m连续梁为中国首例铁路四线混凝土连续梁与钢管拱组合体系桥梁。技术  相似文献   

9.
从枢纽总图与车流组织、车流量的增长趋势、枢纽内各线与滨洲线的货物交流量、滨北线过江车流经第三松花江桥的可能性以及工程投资5个方面对哈尔滨枢纽第三松花江桥是否预贸双线进行了论证,最后得出无需预贸双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连续箱梁平曲线半径较小时,如果在计算管道摩阻力时只考虑预应力管道竖曲线的转角,则作用于箱梁截面预应力的计算就会出现较大误差。文章从理论上对连续弯梁桥空间转角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提出了连续弯梁桥空间转角实用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有限差分法在悬臂梁弯曲计算中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对接触网钢柱(以下简称钢柱)各横截面的惯性矩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作了简单分析,并用该方法对钢柱挠度进行编程计算,其理论计算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在钢柱设计时,用该算法可以快速确定其挠度是否合适,并及时进行调整。在生产中用该算法也可以分析钢柱主,副角钢厚度变化对整个钢柱挠度的影响,从而要求在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使其外形尺寸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戎 《中国铁路》2002,(9):26-28
分析我国政府铁路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铁路管理的职能,对入世后调整政府铁路管理职能以及加强铁路政府监管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有无竖井条件下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车体压力的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竖井对车体压力的作用机理,基于车体压力变化幅值对竖井面积、数量和列车速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置竖井后隧道内的压力波及其传播体系以竖井为界分为前后2个不同的阶段,列车在不同阶段内行驶时车体压力独立地遵循各自的变化规律.减小竖井面积和增加怪井数量均有助于降低车体压力的变化幅度,当竖井面积小于0.5倍隧道有效断面面积时,竖井可有效降低车体压力的变化幅度;增加竖井数量虽然能降低车体压力,但会增多车体压力的变化次数;竖井对车头的降压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车中和车尾;对于不同的列车速度,竖井对车体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且竖井的降压效果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4.
低温生活污水氨氮深度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折点加氯去除低温生活污水中氨氮的加药量、pH值、反应时间等工况条件以及工程应用设施,结果表明,采用次氯酸钠折点氯化的方法深度处理氨氮,操作方便,反应迅速完全,脱氮率高,出水氨氮1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悬索桥主缆初张力对成桥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富民桥为单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其主跨主缆由塔顶中点向两侧对称张开至桥面梁端两侧的锚碇,呈空间曲面状态。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天津富民桥进行3种不同主缆空缆初张力条件下成桥过程的模拟计算,研究空间索面悬索桥主缆初张力对成桥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桥时,主缆初张力越小,在结构自重作用下主梁底部应力、主缆张力也越小、主塔应力与锚碇应力也越小,主缆初张力的大小对成桥时吊索索力的大小及分布没有明显影响;在活荷载作用下,主缆初张力越小,悬索桥结构体系产生的主缆张力增量则越大,吊索索力增量也越大,即更多的荷载通过吊索传递到主缆,相应地主梁承担的荷载较小,主梁挠度、梁底纵桥向应力随主缆初张力的减小而变小。总之,主缆初张力越小,悬索桥结构体系的性能越佳。  相似文献   

16.
就目前机车验收在机务段工作的作用及关系进行了普通解释。  相似文献   

17.
1概述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成组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不但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切削加工、冲压和装配等制造工艺,而且在工艺设计、工装夹具等产品的零件设计,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铁道货运》2004,(1):26-27
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特货公司)作为全国铁路特种货物专业运输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由中铁特货运输中心及全国14个铁路局共同参股组建。主要经营特种货物的铁路运输及货物的装卸、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信息等相关物流业务;铁路运输设备、设施、配件的制造及安装与维修;铁路特种货物专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单车系统中站点需求不匹配问题,研究需求确定条件下考虑故障车回收的有桩式共享单车系统再平衡单车调度问题,建立完善的考虑故障车回收取送一体化旅行商调度模型,以车辆行驶时间、每个站点固定的检查时间以及装卸搬运总服务时间为优化目标,运用贪心-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最优调度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出合理的调度线路,减少平衡系统内每个站点的需求的服务时间,同时对故障车进行回收,提高了单车系统中单车利用率,进而有效解决故障车回收的单车系统再平衡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蔡超 《铁道建筑技术》2014,(1):86-89,93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施工一般采用分步开挖法,围岩及支护结构的最不利承载状态往往发生在初期支护闭合之前,因此有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介绍了施工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用设置释放系数的方法来模拟释放荷载的发展,对地层材料、锚杆加固区、喷射混凝土层及钢支撑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也进行了探讨。通过ANSYS对两种开挖方式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施工顺序对围岩的稳定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影响很大,合理的施工开挖顺序应使围岩尽早构成承载环以分担更多的释放荷载,同时支护结构也应尽早构成承载性能好的拱形结构。加固区围岩强度的提高可使围岩分担更多的释放荷载,可以明显减小支护结构的受力。在云南保腾高速公路勐连隧道的施工中,该分析评价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很好地指导了隧道在软弱围岩地层的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