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以FeCl3·6H2O,FeCl2·4H2O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进行了9组正交试验,探索制备Fe3O4纳米颗粒磁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透射电镜(TEM)对磁粉进行表征,利用正交表极差分析找出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即A2B1C3D2,去离子水用量为200 mL(Fe3+为0.1 mol/L);表面活性剂用量为1 mL;氨水30 mL;[Fe3+]/[Fe2+]=1.75时Fe3O4颗粒饱和磁化强度为62.70 emu/g.  相似文献   

2.
以柴油为基液制备了纳米磁性液体,并对其进行了相关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柴油基纳米磁性液体主流粒径为64~8 nm,具有很好的磁性能与使用性能;加入表面活性剂的纳米磁性液体,磁性微粒表面形成了无定形包覆层,可保持晶粒完好,晶形稳定,增加了纳米磁性液体的磁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纳米PEG/Fe3 O4磁流体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水为载液,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磁性粒子制备与表面活性剂包裹同时进行的方法,制备了纳米PEG/Fe3O4磁流体,并且分析了PEG浓度对产物微观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PEG浓度是影响产物形貌和粒径的重要因素,改变PEG浓度,可制得球状和棒状产物.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内层的Fe3O4与外层的PEG之间存在物理吸附作用和氢键键合。  相似文献   

4.
两亲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FeSO4和FeCl3为主要原料,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稳定的水分散性Fe3O4磁流体.再以聚乙二醇、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β-羟乙酯合成聚氨酯(PU)大分子单体.在Fe3O4磁流体存在下,以乙醇/水为分散介质,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通过苯乙烯与PU大分子单体共聚制备出了两亲磁性聚合物微球.所制得的磁性聚合物微球粒径小,平均粒径约14μm;在磁场中的沉降速度为自然沉降速度的8倍,试验结果说明磁性聚合物微球的磁性很强,磁性聚合物微球具有简便、快速的磁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直接水解法、沸水中水解凝聚法、加热水解法、沉淀胶溶法(pH值法)等研究了利用FeCl3和FeCl2水解法制备氢氧化铁(Fe(OH)3)和氢氧化亚铁(Fe(OH):)溶胶的方法。详细了解FeCl3和FeCl2水溶液胶体体系的性质,为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磁性液体作充分准备。乳光实验、扫描电镜(SEM)观测等证明了胶体溶液的存在,通过详细的实验观察和周密的分析,对多元弱碱盐复杂的水解过程、沉淀成分、溶液组成、液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影响水解过程的因素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铁电-磁性复合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b(Zr0.5Ti0.5)O3-Fe3O4复合薄膜。XRD研究表明,Pb(Zr0.5Ti0.5)O3呈完全(001)取向的,而Fe3O4颗粒则呈完全随机取向。在9V的测试电压下,薄膜的剩余极化Pr值为1.5μC/cm2;在1.5T的外磁场作用下,薄膜的剩余磁化强度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0.67emu/cm3和3.5emu/cm3。铁电材料Pb(Zr0.5Ti0.5)O3与磁性纳米Fe3O4粒子的复合获得了室温共存的铁电性和磁性。  相似文献   

7.
以合成的Fe PO4·2H2O为铁源和磷源,Li OH·H2O为锂源,柠檬酸﹑草酸为还原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球形Li Fe PO4正极材料.研究喷嘴内径﹑固含量﹑溶解时间﹑进风温度﹑蠕动泵转速对Li Fe PO4形貌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在喷嘴内径为=0.5 mm,固含量为5%,完全溶解,进风温度160℃,蠕动泵转速750 m L/h时喷雾干燥法合成的Li Fe PO4晶型完整,颗粒均匀.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使用超声波-铁氧体法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考察硫酸亚铁用量、pH值、H2O2用量、超声波的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对含铬废水铬去除率以及铁氧体磁性的影响,设计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硫酸亚铁用量的增加,Cr6 的去除率增大,最佳pH为9.0,当Fe2 :Cr6 =6∶1(mol∶mol)、超声波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分别是30 min和50 W/cm2时,去除率高达到99.9%以上,H2O2用量为1.0~2.0 mL,铁氧体的磁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煅烧温度和Fe离子掺杂浓度对TiO2纳米粉体晶体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以TiCl4、NH4 OH、Fe(NO3)3·9H2 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Fe掺杂TiO2纳米粒子,并通过XRD、UV-Vi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TiO2纳米粉体的晶粒尺寸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增大;(2)粉体的光催化效率随煅烧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450℃时达到最佳值,此时粉体为单一锐钛矿晶体结构;(3)Fe掺杂可抑制金红石型TiO2的形成,掺杂浓度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当Fe掺杂浓度为0.1%时,TiO2光催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纳米磁性液体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湿式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磁性液体的工艺过程,对所制得的系列磁性液体进行了检测和表征.通过详细的实验研究,总结分析了磁性液体制备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探索了一条简便易行的磁流体制备工艺路线,为磁流体的产业化和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