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蓝牙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已经被用于代替数字设备和计算机外设间的电缆连接以及实现数字设备间的无线网络.详细阐述基于蓝牙无线技术的铁路停电工作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借助蓝牙技术实现PDA与工作站间的无线数据传输.本系统为电力工作票管理领域的数据传输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有线列车通信网络的灵活性差、扩展范围窄,布线繁多等问题,提出应用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建立无线自组织树状拓扑网络,应用AODV路由协议算法,通过多级中继方式实现铁道客车车内环境监测和数据传输的解决方案.整个监测系统由协调节点、路由节点和终端传感器节点组成.详细介绍3种类型节点的硬件组成与自组织建网过程,采用Delphi编写上位机监控软件,并对系统进行实际测试.试验表明,监测系统在30 m通信范围内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维护方便,完全满足车内环境监测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3.
无线机车信号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无线信道方式传输数据,实现机车信号数据安全传输的方法.根据无线机车信号数据传输需求,以GSM-R数据通道结构和GSM-R安全传输协议为基础,提出采用地址、时间、注册码三维控制、时分复用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帧结构可变、调整优先级等方法.防止由于无线干扰和传输网络帧冲突等原因造成的数据传输错误,保证无线机车信号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中应用的工作原理,以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秦线重载组合列车800 MHz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是在每台机车上配置2台无线数据传输设备,采用800 MHz工作频段和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有:通过对电波在平原开阔地带、长直隧道和曲线隧道内传播特性的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验证,确定800 MHz频段为系统的工作频段;采用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前向纠错和重传相结合的混合纠错方式、交织编码处理和减少电波近体阻挡等措施,提高无线数据传输的成功率;采用广播和转发相结合的通信方式,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试验和试运行结果表明:800 MHz频段无线信道数据传输比特误码率随着接收电平值增大而减小;确定系统最小接收电平值为0dBμV(95%时间、地点概率).实际应用结果验证了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大秦线开行重载组合列车对无线数据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远距离数据传输的需求,结合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开发了基于虚拟USBHID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简要介绍基于微软DSF架构进行虚拟USB驱动开发的原理,并应用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通过虚拟USB-HID驱动程序实现USB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该系统成本低、传输速率高、性能稳定,已在无线仿真器设备上应用,实现了嵌入式软件的远程仿真调试。  相似文献   

7.
铁路道口无线监视系统结合计算机、图像监视、GPRS无线通信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无线条件下实现了对道口情况的监视和数据传输,以随时掌握道口安全情况,制定必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短波无线数据传输(简称数传)通信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项新成果,是将计算机,短波收发信机通过数据接口技术处理的短波单工无线电通信技术。适用于公安、铁路、煤碳、石油等企业,实现网络或点对点的数据库或文本数据传输通信。  相似文献   

9.
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是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的重要环节.目前,移动无线模块(MRM)设备作为青藏铁路ITCS中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的车载终端设备,已经成功运用.基于青藏铁路ITCS相关特点,对ITCS车载台监控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及具体的软件和硬件设计.通过在MRM外部和机务段站场内添加监测设备的方式,解决了MRM设备的软硬件全系统的出入库检测问题,并可以直接转发到检测机房,使机房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到在站场内的MRM主机内部运行的情况,便于间接分析故障,以实现MRM主机的出入库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实时安全可靠传输青藏铁路冻土地温监测数据的需要,首先介绍GSM-R通信的基本原理,根据青藏铁路工程的实际情况,比较GSM/SMS、GSM-R/GPRS、CDMA 3种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基于GSM-R的数据传输技术方案.并设计无线数据传输相关的协议,单片机软件和数据中心软件.经过工程应用证明,本方案具有设计简单,投资低、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本系统基于无线宽带接入网技术,提供车站与在线列车间视频、数据等信息的传送和交换的传输平台。  相似文献   

12.
无线网状网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宋文  方旭明 《铁道学报》2007,29(2):96-103
无线网状网WMN(wireless Mesh Network)是一种新兴的无线组网技术,支持节点多跳路由和转发功能,解决了有限发射功率条件下无线覆盖和数据吞吐率优化的两难问题。因其独特网状结构优势,无线网状网拥有比传统无线Ad hoc网络和无线局域网WLAN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数据吞吐率、更低的干扰以及更强的扩展性等特点,在军事通信网、公安移动数据网以及智能交通网络等领域对系统网络的设计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引入了WMN的概念及结构模型,详细介绍其特征及优势,并且分析其关键技术和热点问题,随后,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宽带无线覆盖应用模式,同时也介绍其他典型应用范例。最后,介绍了其标准化发展进程,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列车在运行时,对轨道和路基等的承载设施进行全面监测并将获取的信息实时传送给机车操控人员和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实用意义。以此为背景,本文建立一种多网关移动条件下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描述网络的结构、定义传感数据生成的服务等级划分规则和数据的传输流程。提出一种在网关运动条件下基于相对位置信息的网络功率控制方法并进行相应的通信协议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选择合理的底层通信协议的条件下,该网络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传输,并满足节能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WLAN系统作为CBTC车地传输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TD-LTE系统的优点;结合地铁运行的无线信道条件建立了漏缆和自由波测试信道模型,并且对CBTC列车控制信息业务进行抽象模拟;选取不同厂家的TD-LTE设备进行充分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TD-LTE系统具备承载CBTC列车控制信息的能力,满足CBTC列车控制信息对无线传输系统的指标要求。具备后续在轨道交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450MHz无线调度命令维护检修工作的研究,提出了一种便于现场检修维护人员使用的综合维护检测设备,有利于快速定位故障范围、排查设备故障,从而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检修手段缺乏、检修设备繁杂、检修过程繁琐、检测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列车高速行驶过程中,由于多普勒效应的影响,会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产生影响。本文从单基站、多基站情况下列车直行过程中的多普勒频移分析到曲线行驶过程中的频移分析,推导出具体的定量频移公式,获得行车过程中的频偏变化规律,可用于无线通信多普勒频偏的矫正。在不考虑气候、地形等因素条件下,构建GSM-R网络无线信道传输误码率仿真模型,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对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数据传输误码率变化进行仿真。发现靠近基站时,多普勒频偏值会减小,误码率呈振荡减小的趋势。该趋势得到武广线实测数据的支持,而且通过对比基站与钢轨距离不同时的情况,得出基站距钢轨越远,低误码率区越大的结论,为基站选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沿线环境监测对象种类繁多、位置分散的特点,设计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将传感器采集信息传输至监测中心,该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传感器节点、轨边汇聚节点、机房汇聚节点及中继节点组成,重点研究提出轨边汇聚节点与机房汇聚节点之间线性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鉴于铁路沿线传感器节点采集信息的重要程度不同,该路由协议根据信息重要程度对数据包进行优先级排序。综合考虑网络寿命和信息重要程度,以网络生命周期内传输数据包数量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数据包转发模型和数据包排队模型。在网络能耗均衡的前提下,采用减少优先级高的数据包的转发次数和减少优先级高的数据包在轨边汇聚节点的排队时延两种方式,减少优先级高的数据包的总传输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可以显著减少高优先级数据包的传输时延,均衡使用网络能量,最大化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8.
在高速铁路沿线的山体斜坡上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山体斜坡变化情况。综合考虑传感器节点能量有限性和对采集信息的实时性需求,提出一个基于事件的信道分配方案用于滑坡监测信息的传输。以是否有列车经过山体斜坡区域作为事件,当无列车经过时,为节点分配活跃周期和睡眠周期,采用TDMA的方式唤醒节点并分配一个可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在保证数据传输的前提下节省节点能量,延长网络寿命;当有列车即将经过时,节点完全进入活跃周期,采用多个信道并行传输的方式传输数据,减少传输过程中由于信息碰撞造成的信息丢失和重传,从而降低传输时延,提高信息传输的实时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系统性能,证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自动售检票系统主干网数据流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道全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1):100--102
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构成,以及系统主干网数据流量的传输内容,以全线23座车站中终端设备数量最多的北土城东路站作为分析的参考基点,来验证主干网实时传输需要的数据带宽和主干网集中传输数据所需的时间是否满足运营需要。  相似文献   

20.
LKJ车载数据是LKJ2000(LKJ-15)实现列车控制的基础和进行运行情况分析的依据。随着运行线路、运输机车及行车方式的不同,LKJ数据也不同。采用远程无线网络公网(4G/3G)在进行车地传输和无线数据换装时,存在LKJ数据被篡改、攻击、渗透的可能。为解决当前铁路LKJ数据换装面临的问题及存在的困难,提升数据换装的效率,保障无线数据换装的安全,研究一种具备网络安全防护功能的LKJ无线安全通信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