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汽车制动方式目前有盘式制动和鼓制动两种。前期的汽车很多都是前盘后鼓式的,现在莉上市的轿车一般前后都是盘式制动了。因为制动盘在设计中,可以在钢制材质上,作划线和打孔设计,可以有效地散热和清除制动时产生的粉末,在高速制动状态下,不容易产生热衰退。换句话说,就是保持持续有效的摩擦制动,能给车主带来想要的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2.
制动是指固定在与车轮共同旋转的制动盘或制动鼓上的材料摩擦受外压力,产生摩擦作用使汽车减速。制动器一般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种。盘式结构空间小,适用于轿车,但制动力矩比鼓式小。现在的高级小车,基本上都采用了前、后盘式的制动方式。但大多数小车和吉普采用的是前盘后鼓式制动方式。  相似文献   

3.
汽车的制动方式目前有盘式和鼓式两种。市面上我们看到的轿车,特别是经济型轿车,多用“前盘后鼓”的搭配方式,即前轮为盘式制动,后轮为鼓式制动。为什么要这样呢?也许很多车主都知道,盘式制动(俗称盘刹)比鼓式制动(俗称鼓刹)的制动效果要好,那为什么不前后轮都用盘式制动呢?又有车主会说,盘式制动的成本要比鼓式制动的设计和应用成本要高,为节省成本,采用效果与成本“互补”的混合搭配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问题又出来了:为什么是“前盘后鼓”而不是“前鼓后盘”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弄明白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跨距     
周伟 《汽车杂志》2004,(11):183-184
你们好!我有几个问题想麻烦编辑们帮忙解答一下:1、现在很多汽车都使用盘式制动。为什么我们只见前轮盘式制动或四轮盘式制动而不见后轮盘式制动呢?2、从大多数轿车的数据来看.为什么前轮轴距一般比后轮轴距大?3、现在汽车的大灯设计得越来越漂亮,我总发现在很多普通车的组合大灯里有像氙气大灯模样圆圆的黑乎乎的东西,我觉得那不可能是氙气大灯.请问那是什么灯?工作原理是什么?4、我强烈希望《汽车杂志》恢复以前随刊赠送汽车画报或VCD(最好是画报),我觉得这不仅是对《汽车杂志》的一种有效的宣传.而且也是我们车迷一个美好的愿望,望成全!(加点钱也可以.如果实在不行.请问可不可以向你杂志邮购,如何邮购?)5、希望各位编辑能为小弟介绍一些以汽车为主题的电影,越多越好.我想作一个收集.谢谢!  相似文献   

5.
汽车采用钳盘式制动。可提高制动器耐热与防水性能,从而确保车辆制动的恒定性。故当代汽车的前制动很多都配置钳盘式制动器。有些后轮制动也配置钳盘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中。大部分都采用带常导通式传感器的制动摩擦片极限报警装置。2个指示接触点相互串联,  相似文献   

6.
<正>汽车的制动方式主要有:盘式鼓式制动器制动,电涡流制动(载货汽车选配),排气制动(废气制动)。其中排气制动属于汽车的辅助制动,在大型载货汽车上应用较广,有压力高、制动效果明显的特点,不需其它介质,在商用车和大型客车的设计中应用也比较广泛。1排气制动概述排气制动装置主要由排气制动手柄、排气制动指示灯、排气制动电磁阀、排气制动气缸和制动蝶阀等组成。排气制动操纵方便,简单有效。在冰雪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汽车制动性能,现代轿车的制动系的发展现状是制器盘式化,制动间隙自调化,液压管路双回路化,真空助力化,制动力自动调节化及安全报警自动化等。在诸多工制动器中,浮钳盘式制动器得以广泛应用 。  相似文献   

8.
<正>汽车的制动系统是最重要的安全部位之一,一旦出现故障,后果将不堪设想。汽车制动系统制动不灵是最常见的故障现象之一。汽车在行车中制动不灵的表现是:(1)汽车行驶中制动时,驾驶员感到制动减速度小,制动效果差、制动无力(制动软);(2)汽车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过长,制动踩不动、无助力(制动硬)。因此汽车制动系统制动不灵故障的排除应从以下2方面入手,一是制动偏软,一是制动偏硬。因为现在的轿车以盘式制动器为主,下面就以盘式制动器的检修为  相似文献   

9.
提及汽车制动系统,大家都知道有鼓式和盘式制动器两种,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稀奇、高端玩意儿的盘式制动器,如今已基本上在民用轿车上得到了普及。  相似文献   

10.
汽车制动器     
影响行车安全的有很多种因素,其中汽车的制动系统可谓是汽车安全性能中首要的系统,汽车的制动器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器,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汽车制动器有两种形式,彭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这两种各有千秋,但随着车辆车速的不断提高,近来年采用盘式制动器的轿车日益增多,尤其是中高级轿车,一般都采用了盘式制动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某轿车制动系统整车匹配进行优化设计,旨在满足相关法规下,简化制动器设计过程。通过将整车性能参数与盘式制动器设计有机结合,制定盘式制动器设计策略。通过计算在制动过程中汽车制动系统各个车轮的最大制动力矩和选定该轿车同步附着系数,确定了盘式制动器的主要部件关键设计参数和材料,并经计算验证了制动器各项性能均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最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和UG软件完成主要零件图的绘制和三维建模。从而在满足相关法规要求下,优化了汽车制动器设计流程,同时为后续制动噪声等问题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亮  关荣 《中国电动车》2009,(10):19-21
本文主要是研究汽车液压盘式制动器设计计算程序,通过运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和Access数据库实现制动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基于制动器中的零部件数目较多,在掌握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汽车设计技术理论知识构成以及汽车零部件的工业现状及水平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汽车液压盘式制动器设计、计算分析模块。从模块功能的概述、基本原理以及程序设计流程三个方面进行完整的模块设计说明。从而实现汽车液压盘式制动器设计的自动化,提升整车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的快速行驶是以车辆能否迅速减速和停车作为先决条件的,汽车要实现有效的减速和停车,必须具备可靠的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制动器。目前各类汽车上采用的制动器大体分为两类.即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在商用车上,鼓式制动器由于制动功能优势明显而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4.
以往客车上广泛采用的鼓式制动器,由于其磨损严重,需要经常调整间隙;易产生水衰退现象,从而影响了制动的稳定性;又由于其抗衰退性能差致使鼓式制动器己不能完全满足车辆制动性能的要求,因此国外汽车上逐渐采用了制动性能较好的干盘式制动器,特别是日本及西欧各国,盘式制动器己广泛应用于客  相似文献   

15.
在汽车盘式制动系统中,因各种原因如热膨胀和制动盘尺寸的不精确等,导致磨擦热无规则分配,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因磨擦热产生的热弹性变形影响磨擦接触压力分配,并导致热弹性不稳定性(TEI)。在制动盘表面上磨擦接触压力集中作用在一个或几个小区域内,于是这些区域达到很高的温度,我们称之为热点。热点与磨擦块作用产生低频振动,我们称之为制动颤振(Judder),即大家所熟悉的制动发抖现象。制动秀厚度差异(DTV)将进一步促使磨擦局部接触,制动盘侧向摆差(LRO)也可导致无规则的磨擦接触。本文研究了各种磨擦接触状态对热模型的影响,应用红外线照相技术和振动测量分析了盘式制动系统制动颤振特性。应用热弹性不稳定性理论改变中所用的原始的磨擦材料,并用动力测功机进行试验验证,证明了改变后的磨擦材料有更好的抗制动颤振性能。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的制动系统对行车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的功能是控制行驶中的摩托车获得适当的制度,在紧急情况下,使摩托车获得最短的制动距离。现代摩托车制动系统从操纵方式上一般可分手制动和脚制动两种,从制动器结构上又可分为鼓式制动和盘式制动两大类。通常情况下,盘式制动效果优于鼓式制动器,但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小型车前后轮多采用鼓式制动,而大型车多采用前盘后鼓式。这是因为在制动时,车辆重心前移,大约75%的重量集中在前轮,而后轮则相对较弱。但在一些跑车和赛车中,为取得较好的制动效果,则前后轮都采用盘式制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简单的压力转换装置,即在制动钳与转向节之间设置一个增力油缸,将汽车行驶动能部分转化为对制动器的增力。该自增力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动力源问题,又使制动系结构大大简化,降低制造成本,为盘式制动器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条件,此外,由于该系统在制动时不消耗发动机动力,因而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费敬媛 《汽车工程师》2012,(5):52-53,63
为更好地提高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汽车安全性能成为竞争焦点。文章介绍了盘式制动器与传统鼓式制动器相比较后的优点、后轮用盘式制动器的类型特点及传统的盘式制动器与具有驻车功能的盘式制动器的区别。说明具有驻车制动功能的盘式制动器能为现代轿车和商务车提供安全可靠的制动性能。盘式制动器已经在国内外许多品牌轿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制动尖叫是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制动器的技术难题,如何通过稳健性设计有效控制制动尖叫成为制动器的研发重点。在系统分析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制动块、制动钳和保持架的关键结构参数因素对制动尖叫影响的基础上,对制动尖叫稳健性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了综述。同时,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和开展相关研究,对稳健性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汽车在高速行驶紧急制动时,若前后轮制动动作或制动力不平衡就会产生失控现象,有时甚至发生事故或翻车。汽车制动力的分配很复杂,合理的制动力应该是前后轮按重量成比便分配。但有些汽车只能简单设计成前轮制动力稍大于后轮,以防紧急制动时后轮先抱死而使汽车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样的设计很难发挥所有车轮的制动效能,影响制动效果。2Y、3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