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来福 《水运工程》2020,(3):121-128
煤炭港口取装作业过程中难以精确把握皮带机上煤炭运行的状态和位置,造成取装作业效率低、安全风险高、无法精确洒水除尘等问题.在分析黄骅港煤炭装船作业流程和运输设备特点基础上,提出一种皮带机料流追踪系统.通过在流程沿线安装相应的料流检测装置、在各转接机房增加远程站、设计PLC控制算法处理采集到的各种数据,最后将结果实时展现在装船机操作人机界面上.结果表明,系统能准确检测出料流在输送带上的分布位置,与真实的料流分布位置误差在20 m以内,检测准确率在99%.有效提高装卸流程效率、减少皮带转接处洒落煤,保证半自动和自动化装船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2.
煤炭码头装船作业过程中,装船机移舱操作是影响装船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秦皇岛港煤五期码头为例,2007年全年累计移舱操作16 908次,累计移舱时间121 906 min,平均每次移舱时间为7.21min.取料机开始取料后,煤流到达装船机的时间平均为4min,如果采用合理的移舱工艺,充分利用移舱耗时与煤流传送耗时的重叠,理论上平均每次移舱可以减少4 min的流程空转时间,按照2007年平均舱时量2953t/,h计算,理论上每年可增加装船量332万t.  相似文献   

3.
福州港散货(河砂)码头位于闽江南岸,有1个2万吨级装船泊位和2个500吨级卸驳上砂泊位,由5台装卸设备和1 500 m长皮带机系统构成了2 条卸驳上砂线和1条装船线,年设计装船能力为98万吨 ,而2000年实际装船量达170万吨,设计能力和实际需求存在巨大的差距,增加第二装船作业线迫在眉睫.   ……  相似文献   

4.
黄迪  张利民 《中国水运》2006,(5):F0004-F0004
“我宣布秦皇岛港煤五期工程流程启动!开始装船!”4月26日上午,伴随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付双建下达装船指令,秦皇岛港煤五期工程投产仪式现场人群欢呼。礼花齐放、机器轰鸣。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曹妃甸煤码头工程装卸机械设备系统空载联动试运转技术,结合卸车堆料流程和取料装船流程进行论述。在实施中空载联动试运转安全可靠、安装质量符合国家规范,性能参数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达到了工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广州港新沙港区煤炭装船系统原设计有4台生产率为5 0 0t/h的装船机,8台带宽为1m、带速为2m/s的皮带机及1个“二入四出”的分配煤仓,年设计装船能力为32 0万t。系统装船工艺为:斗轮堆取料机→皮带机→分配煤仓→4条皮带机→转载房→4条皮带机→4台装船机。近几年来,广州港煤炭吞  相似文献   

7.
马君 《水运工程》2019,(4):56-60
针对煤炭港口洒落煤尘的污染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并结合国内煤炭港口设备现状,提出煤炭转运系统湿式电除尘器、堆料作业精确洒水、装船机臂架洒落煤改造、皮带机头部粉尘收集装置、回程皮带清洁方案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有效治理了装卸流程中的煤尘污染难点问题,将无组织的煤尘污染排放变为合理有序的收集利用,并设计煤粉尘处理车间,避免煤粉尘带来的二次污染,实现了煤粉尘科学环保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8.
1 秦皇岛港煤三期概况 秦皇岛港煤三期是我国“七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1989年正式投入使用.现工艺系统计有翻卸线2条,取装线3条,翻堆线设计能力为4 860 t/h,取装线设计能力为6 000 t/h.设备包括三翻式翻车机2台,悬臂式堆料机2台,悬臂式取料机5台,堆取料机1台,移动装船机3台,皮带机21条,平面延长米13 000 m.当前采用的煤炭作业模式是翻车机→BF皮带机→BD皮带机→堆料机→堆场→取料机→BQ皮带机→BJ皮带机→BM皮带机→装船机的运行模式.从该作业模式看,带式输送机输送物料的距离长,导致驱动电机的总功率大,耗能最多,据统计约占各种设备总耗能的85%左右.  相似文献   

9.
1项目的提出 据统计表明,在以连续输送设备进行煤炭装船作业的专业煤炭码头中,配煤作业占整个装船作业量的70%以上。装船作业实际操作中,经常需要根据货主对煤炭发热量等要素的不同要求,对堆场中不同垛位的不同煤种按照3:7、4:6等比例进行配比装船,此时需要用到工艺流程中的配煤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专业化煤炭输出码头的装船工艺系统大多采用常规的单机作业模式,对多泊位连续式布置的煤码头一般每个泊位配备1台移动式装船机,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会结合实际靠泊情况组织相邻泊位的2台装船机进行局部联机作业,这种组织方式能充分发挥装船机移动灵活的特点,大大提高装船机的利用效率和煤码头的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