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接质量一直是影响扭矩计量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引进国外金属膜片式挠性联轴器进行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比对刚性状态和挠性状态下同一扭矩传感器在扭矩标准机上的校准结果,论证引入挠性联轴器对扭矩计量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扭矩测量和校准技术需求日益迫切,则对标准装置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本文以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的设计出发,介绍了扭矩标准装置的分类、卧式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的原理和结构组成、总体和机械设计要点、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装置软件系统的设计要点等,为扭矩计量部门提供了一种最新发展起来的扭矩量值传递的手段,为扭矩专业的计量和测试人员提供了了解卧式参考式扭矩标准设计的技术指导,从而促进扭矩的计量保障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更加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以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的设计出发,介绍扭矩标准装置的分类、卧式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的原理和结构组成、总体和机械设计要点、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装置软件系统的设计要点等,为扭矩计量部门提供了一种最新发展起来的扭矩量值传递的手段,为扭矩专业的计量和测试人员提供了解卧式参考式扭矩标准设计的技术指导,从而促进扭矩的计量保障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更加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以动力系统产品研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背景,介绍扭矩标准装置对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作用.以30 kN·m扭矩标准装置的技术设计为主线,介绍大扭矩刀口静重式标准装置的设计原理、结构组成、功能特性等内容,重点描述装置的标准力臂机构、内外圈砝码组机构、砝码升降机构、平衡机构的设计要点,最后对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扭矩专业的计量测试人员提供设计扭矩标准装置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工业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大扭矩测量和校准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大扭矩标准装置,解决了工业部门对大扭矩标准装置的迫切需求,该装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文章以一种大型扭矩标准装置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工作出发,介绍了静重式大扭矩标准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功能、控制软件和组态软件的设计要点等,为200kN.m扭矩高准确度量值传递提供了技术手段。文章为扭矩专业的计量和测试人员提供了静重式大扭矩标准装置控制系统和组态软件系统设计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国家国防科工局对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2~200 kN·m扭矩标准装置开展现场建标考核,一致认为该装置符合国防最高计量标准特性,顺利通过考核。现有国防扭矩静态量传体系已覆盖小扭矩、中扭矩和大扭矩,但超大扭矩标准装置领域一直处于空白,急切需要建立超大扭矩标准装置进行量值传递。目前,超大量程扭矩主要用于船舶、钻井、石油等系统。  相似文献   

7.
从气体润滑理论出发,介绍了中船重工第七〇四研究所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100N.m扭矩国家基准机上使用的气浮轴承的原理、性能计算、灵敏度等关键试验以及气路设计情况,并且叙述了气浮轴承装置完成后的整机灵敏度试验、重复性试验以及和德国PTB的国际比对,证明了在高准确度国家基准上使用该型气浮轴承的必要性,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使我国在100N.m量程段的扭矩计量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全面介绍了阶跃激励法、正弦激励法、脉冲激励法三种动态扭矩计量测试方法,并对不同时间做的两次试验进行了对比,得出的数据相差在3%以内,证明了上述动态特性的测试方法具有重复性和追溯性,可用作扭矩传感器动态特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9.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动态扭矩采集处理系统的研究一直是力学计量中动态力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的热点,文章对动态数据高速采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完整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结合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对采集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于进一步研究动态扭矩的采集系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相龙  吴承勇 《船舶工程》2020,42(S1):251-255
本文介绍了5kNm立式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的结构形式和组成,并详细描述了有关参考式装置的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扭矩加载系统以及装置的超限保护机构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通过不确定度评定,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Urel=0.05%(包含因子k=2)。参考式扭矩标准装置以其高性价比和快速校准的特点,满足了广大计量机构扭矩传感器校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张智敏  郭斌  孟峰 《船舶工程》2012,(Z2):80-83,151
2008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了100N·m高准确度扭矩标准机。为了验证该机与其他国家高准确度扭矩标准机的一致性,2009年10月-11月,计量院和德国联邦物理研究院(PTB)进行了100N·m范围内的扭矩双边比对。比对所使用的传递标准为德国PTB提供的两只TT1型扭矩传感器,其量程分别为50N·m和100N·m。比对试验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该文主要介绍了比对中所用的扭矩标准机、比对程序、比对结果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2.
《船艇》1986,(4)
DTM钻机扭矩仪是一种用以测量各类钻机或其它旋转机械扭矩的仪器。该仪器是由中船总公司第七○四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和常熟东海仪器厂联合研制成功的,1985年10月通过部级鉴定,现已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三螺杆泵螺旋齿形中心角α的大小与泵的流量无关.并论证了α角直接影响到介质作用在螺旋上的扭矩.只有当介质作用在从动螺杆上的扭矩为负值时,从动螺杆才能在介质压力引起的扭矩作用下产生自转扭矩.文章论证了我国广泛采用的、基于A E.Жмудь提出的α=0.18π是理想齿形的理论是错误的,推导了三螺杆泵若要处于理想的运转状态,即从动螺杆的旋转不是由主动螺杆带动,而是由介质压力推动,只起"密封器"的作用,α必须小于0.166027π同时说明我国少数制造厂采用的"四等分"齿形,也是不合理的齿形.这些不理想的齿形会导致降低泵的机械效率和寿命.  相似文献   

14.
对杠杆齿轮传动式机械测微仪几种游丝的安装位置及扭矩方向开展比较、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采用在杠杆轴和指针轴两处布置具有同向扭矩游丝的优化方案,这样布置可有效地减小制造误差和使用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推荐的游丝位置设计优化方案也适用于其它类同的机械测微仪.  相似文献   

15.
以往采用的轮胎摩擦离合器是用多层橡胶布气袋来传递扭矩的,使用效果较好。但由于反复承受正、反方向扭矩的交变作用,其气袋容易老化龟裂,并且气袋制造麻烦、费用大,在调换时需与其钢轮缘一起拆卸。美国阿拉莫科国家公司生产一种新型的膜片摩擦离合器(DY-A-FLEX 离合器),有24×5(1/4)英寸、28×5(1/4)英寸和28×10英寸三档尺寸,广泛使用在钻探设备及其他机械的传动上。其结构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00N.m扭矩基准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运用SSCNET III光纤网络(通讯速度50Mbps、通讯周期0.44ms)设计出严格按照扭矩计量检定规程的砝码加、卸载程序,同时,采用高速处理的可编程控制器和SSCNET III运动控制器控制加、卸载伺服电机,构建了伺服电机的同步控制和绝对控制系统,设计和编写微机与测量仪表串口通讯程序,开发出友好人机对话界面;最终实现了扭矩基准机检定、校准,数据采集、记录和报告生成的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扭矩是舰船动力性能的一个主要特征参数,它反映了主机的工况、螺旋桨的效率、传动轴系的叮靠性和船机桨匹配的合理性。该数据对舰船动力系统工况的实时控制与早期故障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扭矩实时监测已成为现代舰船运行控制的必需项目。 1972年,美国海军首先在一艘以燃汽轮机为动力的DD-963级驱逐舰上安装使用了Acurex船用扭矩仪,用来监测航行中推进轴的扭矩变化,进行主机的科学管理。此后,美海军很快将这项技术推广应用到200多条舰船上,并为此专门成立了扭矩仪计量站,保证扭矩仪使用和量值的统一。Acurex公司的扭矩仪产品不仅装备了海军舰艇,同时也在800多条民用船舶上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扭矩标准装置的作用、分类、测量原理以及我国扭矩标准装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砝码刮碰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胡继敏  郭峰  赵祯  林杰俊 《船舶工程》2023,(S1):406-411
弹性体是扭矩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扭矩传感器的准确性。文章分析了扭矩传感器数学模型,构建了温度作用下材料弹性模量理论模型,并针对弹性体材料17-4PH进行温度性能试验和变温环境下的扭矩校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弹性体材料17-4PH的弹性体与温度的变化成非线性关系,温度越高弹性模量下降的速度越快,构建的考虑温度影响的弹性模量模型的变化规律与传感器输出值变化一致,这为扭矩传感器的精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0.5mNm~10Nm扭矩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机械结构,并阐述了整个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此外,分析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设计的装置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