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在海拔2400m以上无海拔修正系数的实测值。以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鹧鸪山隧道为依托,于2003-2005年对海拔400~4000m处烟雾海拔系数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在营运隧道通风设计中烟雾海拔高度系数的合理取值,以对鹧鸪山隧道及类似高海拔地区公路隧道营运通风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长度大于6km的特长公路隧道方案选择和勘察设计难度很大且非常复杂,隧道建设考虑的影响因素多,因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地理位置等条件不同,每座特长公路隧道都有其自身特点,方案确定必须进行多方面比选。笔者结合自己参加的特长隧道勘察设计经历,从隧道方案选择、隧道位置确定、环境保护、辅助通道、施工、通风及其洞室、路面、交通工程及安全等方面总结出一些体会供交流。  相似文献   

3.
位于西安~柞水高速公路,横贯秦岭的终南山公路隧道长18.02km,最大埋深1600m的特长公路隧道,其长度居亚洲首位。  相似文献   

4.
综述新形势下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新形势下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难点,并结合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新内容,剖析常用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提出项目建设管理服务承包模式更适用于新形势下地方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可为我国新形势下地方公路特长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2009,(4):59-59
2009年6月3日,作为宝(鸡)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的控制性工程麦积山特长隧道(原大坪里隧道)全线贯通,标志着宝天高速甘肃段建设工作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该隧道双洞总长为24.58km是迄今为止甘肃省最长、全国第四长的公路隧道,其6330m的独头掘进长度创下了亚洲公路隧道最大独头掘进纪录。  相似文献   

6.
特长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要回顾了各国公路隧道CO浓度设计限值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在含有CO的环境中,CO对人的时间意识、视力敏感度以及行动反应能力产生的不良影响;依据限制公路隧道内污染物浓度的目的是保障隧道内行驶机动车内人的健康、卫生和隧道的营运安全,建立了确定特长公路隧道内CO浓度设计限值的剂量—反应方程。以某特长公路隧道(长18.020km)工程为例,取CoHb=2%,得到了机动车以不同行驶速度经过该特长隧道对应的CO浓度设计限值。其结果可供相关特长公路隧道在环境保护、通风和防火灾方案设计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的防灾救援方案,旨在为我国公路特长隧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型式及其长度特征,对国内外310座特长山岭铁路隧道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比我国已建和在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的长度分布现状,并分析亚洲(除中国外)、欧洲国家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单、双洞的长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国内长度10kml≤15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中,已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为18∶1,在建隧道洞线型式基本选用单洞双线型式;2)国内长度15kml≤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中,已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约为1∶1,在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为20∶1;3)国内长度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中,已建隧道洞线型式基本选用双洞单线型式,在建单、双洞隧道数量比为5∶2;4)截至2020年底,已建和在建特长山岭铁路隧道总数中,单洞隧道数量增长约30%,双洞隧道数量增长约1%;5)亚洲国家(除中国外)长度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基本选用单洞双线型式,欧洲国家长度20km的特长山岭铁路隧道基本选用双洞单线型式。  相似文献   

9.
特长公路隧道纵向一半横向混合通风方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一种纵向—半横向混合通风方式,双洞单向、单洞双向交通时中间半横向通风段的长度分别可达到6.0、10.0 km。利用一元流伯努利方程,以典型通风单元为研究对象,详细地推导了这种通风方式的所有计算方程。通过具体数值算例,研究了这种混合通风方式在单向交通和双向交通时的风压、风速分布,论证了纵向—半横向混合通风方式在特长公路隧道通风中应用的可行性。为解决特长公路隧道纵向通风分段太长和中间竖井过深的困难,实现公路隧道通风方案选择的计算机程序化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招标挖方计价常见5种方式。对地质条件、隧道长度等对隧道开挖造价的影响进行分析:细目分类较多,隧道开挖总造价较易控制,造价相对较低;开挖细目少对业主控制造价不利。推荐采用将土方、软石、次坚石、坚石开挖及弃方超运分列工程细目单独计价。  相似文献   

11.
摩阻损失对隧道通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竖井送排式通风构造为例,针对公路隧道路工程通风中存在的摩阻损失,分析了摩阻损失对工程的影响,对各种构造型式的摩阻损失系数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实际特长公路隧道营运通风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讨论了壁面粗糙度对通风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湖南雪峰山等多座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研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特长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中的几个关键因素:污染物控制标准、汽车尾气排放量与发展变化、交通量组成以及需风量计算工况等等,不仅指出了在当前特长隧道通风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文中结论对我国即将展开设计的其他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需风量是制定通风方案的基础和依据,其不仅直接关系到通风工程的投资规模,而且还关系到隧道后期运营的安全和舒适。通过对永古高速公路隧道需风量相关的基准排放量、海拔高度系数、控制工况等参数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针对高海拔大纵坡特长公路隧道的合理需风量,为合理通风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特长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总结湖南雪峰山等多座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设计研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特长公路隧道需风量计算中的几个关键因素:污染物控制标准、汽车尾气排放量与发展变化、交通量组成以及需风量计算工况等等,不仅指出了在当前特长隧道通风计算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文中结论对我国即将展开设计的其他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公路》1994,(12)
1994年11月8日至11日,由中国公路隧道学会主持的第三届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大会在重庆召开。交通部公路管理司、四川省交通厅和重庆市的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名代表和国内外专家交流了研究成果。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已从平原地区向山岭重丘区延伸。公路隧道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公路隧道350座,总里程约90km,长度大于Ikm的隧道有37座。中梁山、给云山隧道在塌方、瓦斯、地下水处治和通风、营运等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我国修建特长公路隧道积累了宝贵经验。专家们…  相似文献   

16.
王会琴 《隧道建设》2009,29(3):272-274
现行公路隧道的概预算定额不适用于编制特长公路隧道,通过对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主洞工程和通风竖井工程的工程情况、施工方案、原设计定额进行分析,隧道主洞工程增加的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及采用煤炭定额补充通风竖井工程定额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特长公路隧道定额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利兵  赵永忠  刘海燕  康涛 《公路》2005,(5):172-174
针对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提出了一整套控制方案,并以模型的形式模拟演示实现,为国内公路行业公司全面承建和实施这样特长隧道的控制系统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有利支持。  相似文献   

18.
赵朝阳 《公路工程》2009,34(6):85-89
在竖井送排式通风时,排风口和送风口之间可能产生短道流动,这种短道流动会阻碍隧道内的空气交换。将以某分段纵向通风特长公路隧道为例,主要运用CFDesign软件,对短道进行数值仿真模拟,通过模拟得出不同的短道长度,不同送排比对隧道回流状况的影响,通过对比,确定短道的最佳长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包家山特长公路隧道建成一条先进的、高质量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公路隧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隧道建设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目前中国公路隧道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隧道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级公路向西部延伸 ,新世纪前 1 0年中 ,将有总长 1 55km以上的公路隧道要投入建设。其中 ,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上穿越秦岭山脉的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 ,隧道方案之一全长 1 8.4km,其长度为亚洲第一 ,世界第二 ,还有多处长度 4~ 8km的山岭隧道即将建成或投入建设 :湖南省雪峰山隧道全长 7.1 km,陕西省秦岭 1号隧道全长 6 .1 km,秦岭 2号隧道 ,秦岭 3号隧道的长度分别为 5km与 6 km,四川省泥巴山隧道全长约 8km,福建省美菰岭隧道全长 5.6 km,甘肃省七道梁隧道全长约 5km,山西省雁门关隧道全长 5.5km,四川省鹧鹄山隧道全长 4.4km;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