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在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过程中,借鉴国外与国内公路研究成果,并考虑城镇道路自身特点,完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体系,首次引入了设计可靠度,形成了以路表弯沉值、柔性基层沥青层层底拉应变、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剪应力为设计指标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专门开发了城镇道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计算系统(PDS-CJJ169)V1.0,申请了软件著作权(2012SR017789)。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的施工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但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和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加上温湿度差异、设计、施工、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本文着重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中常见的一些病害,阐述了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性养护的相应措施。对今后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彩色沥青路面兼具功能性和景观性,是将来新型路面材料发展的一大趋势。以解决目前彩色沥青路面造价高、推广难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将聚合物彩色沥青进一步乳化,开发出新型乳化彩色沥青的思路,并对其性能、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开发的经济性、可行性、必要性及其技术指标要求进行阐述。旨在为彩色沥青路面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也为新型乳化彩色沥青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半柔性沥青混合料是新型路面材料,兼顾刚性和柔性两种路面的优点,摒弃两者的缺点。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通过弯沉、弯拉应力等指标,对比分析研究半柔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结构层的沥青路面与普通沥青路面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为半柔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浅谈沥青混合料拌和楼生产配合比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强化和规模的扩大,以及道路等级的不断提高,采用沥青作为胶结材料的沥青路面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文章结合作者的在实际工程中的实践经验,阐述了沥青混合料拌和楼生产配合比调试过程,分析了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法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将两国沥青路面设计理念、设计理论及指标、设计参数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法国是将路基路面作为整体进行设计的,路面结构类型除比中国多了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外,其余路面结构类型相似。两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相同,但法国路面设计指标比中国少了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和沥青面层低温开裂两个指标。两国设计均包括结构层组合与厚度拟定、设计参数和方案确定与验算,但设计参数取值或计算方法存在差异。两国均采用体积法进行混合料设计,但法国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联系更紧密。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沥青路面设计特别注重路面抗冻性检验,而中国只建议在季节性冻土地区考虑。研究成果不但有利于完善中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而且能为援非道路建设者快速了解法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不同国家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不尽相同,路面结构设计的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结合巴哈马机场高速公路路面设计的实践经验,介绍了AASHTO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的设计思路及主要设计参数的定义与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型沥青路面养护剂在重庆渝合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新型沥青路面养护剂对老化沥青的还原再生能力,通过渝合路试验路段实体工程的施工,比较施工前后的路面性能。试验表明:在老化的沥青中加入一定的沥青路面养护剂后,有效地提高了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及延度指标,降低了老化沥青的软化点;当养护剂渗透深度达到6 mm左右,其对原路面的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抗滑摆值有所改善,降低了路面的渗水系数,同时改善了路面外观。  相似文献   

9.
该文评述了我国,AI、SHELL、AASHTO改建路面设计方法,基于我国现行改建路面设计方法,并在综合考虑其它设计方法后,提出了适用于乳化沥青与泡沫沥青等冷再生混合料再生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并建立了设计流程图,为类似改建工程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新型沥青路面养护车保温料仓结构的设计思路,对料仓结构设计中的重点如料仓结构、出料系统、料仓加热原理等进行了分析。优化后的料仓结构能更快、更均匀地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同时保温效果显著,更好地实现了热料热补工艺,以及提高了路面的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11.
沥青路面材料及结构组合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台电仓 《公路》2000,(7):34-38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采用的主要路面形式。然而由于各地区气候环境、交通通量及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沥青路面性能要求不同。本文结合几个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沥青路面设计实践,对评价沥青结构料的规范者了探讨,阐明了沥青混合材料设计,必须依据环境特点,结合沥青面层应力场和温度场的分布,进行切实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强调了施工工艺对保证沥青路面最终使用性能的重要作用。为了减轻沥青路面水损害,提高青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道路建设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但在道路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交通量不断增长、轴栽明显增加,给沥青路面带来明显的损坏特别是早期破坏。越来越多的道路资金用于维持和养护现有道路,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新建道路,产生复杂的经济问题。而泡沫沥青再生技术,使得旧路面的材料得到重新利用,是一项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有效措施。以实体工程为依托,研究泡沫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强度特性、影响因素,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实体_Y-程处理方案,并确定了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内公路建设时,路面铺设为研究背景,探究废旧轮胎橡胶沥青的应用。介绍橡胶沥青在江西省内的应用发展历程,并分别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路面结构设计3个方面分析橡胶沥青路面的应用推广的可行性。最后指出在橡胶沥青路面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力求橡胶沥青路面质量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的同时节约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二环路主路加铺工程中,如何根据工程的特点,从路面结构各层的功能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出发,合理进行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结构设计及材料设计,探讨了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公路建设的大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交通流量的增长,车载质量的增加,再加上高低气温的作用,对道路影响和破坏也在增加,因此,对道路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为了提高道路路面的使用性能,保证路面良好的使用状态,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就必须探寻更高性能的路面材料。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疲劳能力,较好的抗车辙能力;改善了沥青的水稳定性,提高了路面的抗滑能力,增强了路面的承载能力,提高了沥青的抗氧化能力,是一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型优良的路面材料。在路面设计和施工管理中,为了发挥SBS改性沥青材料优良性能,就要对改性沥青的机理和影响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为生产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泥灌浆半柔性沥青路面是指在大孔隙沥青混凝土中灌入一定量的水泥砂浆从而形成的一种刚度介于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之间的路面.总结了半柔性路面的结构设计理论、参数和结构组合设计以及半柔性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体沥青混合料和水泥灌浆的材料设计,分析了半柔性路面的路用性能,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对于半柔性路面低温开裂问题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为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对道路安全以及"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相关单位严格把控,从施工道路最基本的问题抓起。从目前路面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沥青材料管理以及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提出了控制沥青路面控制以及材料管理、沥青的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具体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沥青路面安全性能,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常温改性沥青的出现,解决了改性沥青路面只能在高温环境中摊铺施工的技术难题,填补了沥青路面冬季不宜施工的空白。本文提出了新型常温沥青改性剂评价指标、基于幂函数构建矿料级配的常温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方法,形成了常温沥青混合料用于公路新建、冷铺修补及罩面维修中的设计及施工工艺成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结合长寿命路面工程实例,从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方面对半刚性基层长寿命路面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针对我国近几年来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现象调查、损坏原因分析与结构计算结果,结合试验路段高等级公路重载交通的状况,提出本次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思路;综合考虑各种沥青路面结构层组合方案在结构设计时中的受力特点及所需考虑的损坏类型,提出本次长寿命路面设计指标和相关的设计参数,并针对不同结构层提出了具体的材料性能要求。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各结构层所用的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其路面结构满足长寿命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沥青路面以其平整度高、噪音小、行车舒适性好等优点,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沥青混凝土是温度敏感性材料,且沥青是一种吸热材料,它的太阳热吸收率很高。夏季,在太阳持续热辐射作用下,大量热量被沥青路面吸收并蓄积在沥青面层中,这些热量难以从沥青面层结构中释放出来,使得路面温度远远高于大气温度。高温的沥青路面极易产生车辙等一系列路面病害(图1),并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1-2])。为减少夏季高温对沥青路面的影响,道路工作者相继开始对路面降温材料与技术进行研究~([3-8])。其中,降温涂层因具有成型好、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