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为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的分布规律,了解冷却水管的具体降温效果以及相关参数对降温效果的影响,以某大跨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承台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承台实体模型,模拟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分析冷却水管的质量流率和初始温度等参数对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后的水化热温度场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一般浇筑后2~3d达到温度峰值;布置冷却水管后,混凝土水化热的温度峰值降低了7%~31%,混凝土内总热量减少了约50%;改变冷却水管的质量流率对水化热温度场升温阶段的影响很小,对降温阶段的影响比升温阶段有所增大;降低冷却水初始温度可以加快水化热冷却速率,实际工程中,不必将冷却水温降得过低,保持在环境温度左右即可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冷却水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要求冷却水温度一般保持在80~90℃的范围内,若温度过高,会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零部件因润滑不良而加剧磨损等。故障原因 导致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风扇、水泵皮带过松,引起皮带打滑,从而影响风扇的正常工作;风扇电磁离合器或风扇电动机的温控开关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寒冷气温下施工的斜拉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进行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承台水化热温度,对比分析低温冷却水和长冷却管管长对承台水化热温度发展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剂、冷却管的管径和布置形式以及混凝土养护方式等因素,采用低温冷却水和长冷却管管长方案,能有效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产生裂缝,可为同类大体积混凝土在寒冷气温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冷却水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要求冷却水温度一般要保持在80℃-90℃的范围内。若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过高,会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零部件因润滑不良而加剧磨损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冷却水温度越低越好冷却水的温度是发动机温度的体现。当冷却水的温度过高时,发动机的温度必然过高,此时,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将下降,汽油会在管路中挥发而形成气阻,润滑油则因粘度降低而使发动机的机件磨损加剧。据此,一些驾驶员便认为冷却水温度越低越好。于是,他们随便将节温器拆除,低温时也不用百叶窗,致使发动机长期处于低温下工作。  相似文献   

6.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振西  王解军 《中外公路》2006,26(3):226-229
现场测试了刚构桥两个不同厚度的承台施工过程中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并计算了冷却水对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最高温度的贡献。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对于厚度较大的承台,冷却水对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增压中冷柴油机冷却水套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工况下对冷却水套水流入口流量以及特征点的温度、压力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建立了冷却水套三维模型,对冷却水腔的流动均匀性、整机压力损失、冷却液流速和换热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强化机型冷却水套中的流速和换热系数均能满足冷却要求,但各缸冷却水套的流速不均匀,在进排气侧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旋涡,第四缸附近的流速低于其它各缸;进入气缸盖冷却水套的流量不均匀;改进后的冷却水套结构使流动的均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节温器的作用是用来自动调节冷却水的循环。当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低于正常工作温度时,它的主阀门关闭,旁通间打开,冷却水直接从旁通阀流回水泵不经散热器而进行小循环,使发动机温度迅速升高。当水温超过70℃时,主阀门逐渐打开,旁通阀逐渐关小,部分冷却水  相似文献   

9.
现场测试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2个不同厚度的承台施工过程的温度变化,按理论方法分析了冷却水对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最高温度的贡献,并且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厚度较大的承台,冷却水对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节温器又名调温器(Thermostat),它的作用就是调节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从而保证发动机在最佳温度下工作。一般说,发动机上通过冷却水散发出去的热能约占所耗燃油能量的25~30%。发动机水温过高会引起燃烧室温度过高,造成敲缸、爆震,使发动机易于损坏;水温过低,又使过多的热能被冷却水带走,造成能源浪费,磨损大大增加。节温器置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电密运行的正交试验研究,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冷却水入口温度、阴极入口处的相对湿度以及阴极入口压力这4个运行参数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重型车用六缸柴油机气缸盖热负荷过高、鼻梁区出现热裂情况,对冷却水套内的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4种冷却水套改进方案,其中改进方案1使气缸盖底部的冷却水流速增大了68.73%,鼻梁区对流换热系数提高了56.55%.气缸盖底部温度测量结果表明,气缸盖鼻梁区最高温度降低9.2℃,垂直温度梯度降低19.55%,较好地改善了该型柴油机气缸盖的热负荷.  相似文献   

13.
基于强耦合理论的柴油机稳态传热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柴油机冷却水与机体组件之间的流动与传热问题,将强耦合理论应用于柴油机的稳态传热计算。建立了柴油机机体—缸盖—缸套—缸垫—冷却水腔的流—固耦合模型,通过内燃机工作过程仿真确定燃气侧的传热边界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最终得到了冷却水腔内速度、压力、传热系数以及主要受热零部件的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一看"发现温度过高或温度指示灯不停地闪亮,要停车检查,看水箱冷却水是否正常,水箱、水管及各接头处有无渗漏现象.若通过外表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即可按规定补足冷却水后再继续行驶.倘若行驶一段距离后,仍发现温度过高,停车检查又发现冷却水减少甚多,这多半是因汽缸体的水套有砂眼或穿孔而流失.  相似文献   

15.
冬季即将来临,发动机内加换防冻液已成为司机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在冬季,当发动机处于停车状态时,若环境温度低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却水的凝固点温度0℃时,缸体和散热器内的冷却水将会因冻结而体积膨胀,造成缸体破裂,散热器渗漏,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因此,必须加注和使用凝固点比环境温度低的防冻液来代替冷却水,从而达  相似文献   

16.
<正> 发动机工作时,应保持冷却水温度在80~90℃的范围内,发动机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其使用寿命都有很大影响。温度若过高,发动机热负荷增大,还会引起金属膨胀,破坏正常的工作间隙,容易产生活塞咬死、拉缸等危害,高温时还会使润滑油交稀,加速氧化变质,加剧气缸磨损;温度若过低,会使发动机磨损加剧。经大量试验得出的结论,冷却水在50℃时 发动机的磨损量是90℃时的3倍;冷却水在温度时,磨损比90℃时的大5倍。也就是说,如果发经常保持90℃水温工作,使用寿命可达10~5km;发动机经常在40℃情况下工作,使用寿命只有2×10~4km。  相似文献   

17.
在1台改装的4缸高压共轨柴油机上,结合自行开发的柴油机离子电流检测系统,研究了EGR率、转速、冷却水温度等工况参数对柴油机离子电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离子电流的峰值和积分值随着EGR率和转速的增大而降低,并随着冷却水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不同工况参数下,离子电流相位CAI50总是滞后于燃烧相位CA50,同时离子电流相位CAI50和燃烧相位CA50的变化规律一致,证明了离子电流信号能够可靠地反映缸内的燃烧状态.  相似文献   

18.
连续刚构桥承台施工中的温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现场测试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2个不同厚度的承台施工过程的温度变化,按理论方法分析了冷却水对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最高温度的贡献,并且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厚度较大的承台,冷却水对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的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有限元法为计算手段,在CA6102型汽油机活塞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活塞结构、顶面阳极氧化处理、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对活塞温度场影响的计算分析,以期对活塞的设计计算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跨桥梁下部结构如承台、桥墩的共同特点是3个维度尺寸大,混凝土内部绝热温度高。混凝土中心处最高温度甚至可达70℃以上,如果没有有效地控制好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内外温差和表面与环境温差,往往可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将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开裂,影响桥墩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已有的研究对大尺寸混凝土结构物的温控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均重点关注了降低最高温度、降低两类温差的方法和可采取的措施,未考虑这些方法或措施的实际效果。基于高速公路桥梁柔性墩实体段混凝土的工程实际,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整体浇注、分层浇注和布置冷却水管等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温控措施对桥墩混凝土抗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浇注混凝土时不论是否布置冷却水管,抗裂安全系数均不符合要求,仍然会产生温度裂缝;分两层浇注混凝土,抗裂安全系数较大,是合适的温控措施。对于混凝土桥墩而言,分层浇注时已能较好满足要求,尽管再布置两层冷却水管的效果更佳,但以施工便利和经济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温控措施是分两层浇注混凝土并不布置冷却水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