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客观评价了货运挂车生产与应用现状,梳理出货运挂车与道路货运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探讨了国家政策、标准法规、市场需求及创新技术等因素对货运挂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挂车标准及其应用情况提出挂车标准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要素资源数字化水平稳步提高,智能化水平持续发展,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建立了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推动了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十三五"期间,将提升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加强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发展统筹规划,支持鼓励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创新,开展智能驾驶与车路协同标准化工作,加强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测试基地建设,开展车路协同集成与试点示范应用,推动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大气污染压力的增大,提高货运车辆的运输效率,减少机动车使用频次成为道路货运车辆研究的重要课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本世纪20~30年代开始研究中置轴货运挂车的应用,因半挂汽车列车的运输效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物流运输的发展需要,急需寻找一种更加灵活的列车形式,既解决运输车辆的大容积需求问题,又能满足甩挂运输的需要。而中置轴挂车可以与货运汽车组合,也可以与半挂汽车列车组合,形成  相似文献   

4.
正针对我国道路安全形势,交通运输法规对重卡ADAS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基于数据融合的ADAS系统在重卡上的应用开发实践,为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一种方案参考。我国是公路货运大国,卡车货运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频发的交通事故让社会对车辆主动安全及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卡ADAS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经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全球领先的致力于提高商用车安全、效率和智能互联技术的供应商威伯科与中国业界领先的智慧物联网公司G7,联合发布突破性的"智能挂车车队管理系统(Smart Trailer FMS)",这是中国商用车市场首个智能挂车车队管理系统。实现智能一体化管控智能挂车车队管理系统融合了先进的商用车控制系统技术与业内领先的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算法研发优势,从安全管理、效率提升、资产管理全维度实现挂车的智能一体化管控。首先,市场上大量分散的挂车被有效地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我国货运车型非常庞杂、车型标准化程度过低,已成为影响传统货运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推进传统货运转型,突破口在哪里?其核心就是车型标准化。近期,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京联合召开"车型标准化工作座谈会",让车型标准化这个话题再次引发运输行业热议。交通部为什么会在此时推行货运车辆车型标准化?车型标准化将包括  相似文献   

7.
<正>1甩挂运输对车辆的基本要求实现安全、高效、便捷的甩挂运输,要求牵引车、半挂车在产品结构、性能、装置、制造质量等方面实现合理的"匹配"与标准化,并与场站设施、装卸设备、货物类型、货运组织管理模式等技术要求保持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环保的出行工具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汽车已经从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移动终端,与之相关的交互设计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各大车企及学术界的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选取了 5 个具有代表性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交互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交互设计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交通运输领域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要求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公路工程项目桥涵设计与施工主要采用交通运输部及各地发布的桥涵通用图(标准图),创建常规桥型和通用结构的标准化、参数化实体模型是公路工程BIM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桥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管理质量和效率。文中依据桥涵通用图,基于BIM技术,提出标准化桥涵通用图BIM模型及族库的建设思路和流程,在Revit软件平台上研究涵洞主要构件的参数化模型,创建涵洞洞口组成构件和洞身组成构件等构件族库,在统一的模型组织架构中实现涵洞的实体造型。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工信部组织召开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26774-2011《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GB/T6420—2004《货运挂车系列型谱》等标准制修订协调会。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及相关业内人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威伯科与G7公司联合发布突破性的"智能挂车车队管理系统(Smart Trailer FMS)",据悉,这是中国商用车市场首个智能挂车车队管理系统。近日,威伯科集团副总裁及亚太区总裁于素杰、G7创始人兼CEO翟学魂就智能挂车车队管理系统如何助力运输行业等问题联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于占波 《商用汽车》2013,(13):31-32
推动修订相关法规标准,大力发展标准化载货汽车。开展双挂汽车列车的应用技术研究。促进轻量化车型及天然气等节能环保车船的应用,系统研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车型、船型的相关支持政策。2013年6月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当前阻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指导意见》制定了包括有效提升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在内的7大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初,当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在运输服务厅局长研讨班上首次谈及交通部将把车型标准化作为近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后,有关车型标准化的相关讨论和争议从未休止。当前我国货运车型过于庞杂、车型标准化程度过低,已成为影响传统货运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欧美发达地区货运车型只有30余种,而我国货运车型高达2万多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是众多行业应用中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核心要素。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诸多应用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对交通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辅助或替代人工来做出分析、判断和决策。在某些情况下机器的分析识别效果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人类水平。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对于推动交通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交通行业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意义。本文详细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公路交通中的应用,并对未来的智慧交通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正北美的挂车市场越来越强。如果与生产能力以及相关的一些政策得到改善,北美挂车行业可能在2018年创下历史新高。根据货运研究公司(FTR)的数据,美国的制造业目前比十多年前都要强劲。正如FTR所说,货运市场尤其是能源相关材料的市场现在非常活跃。正因为相关市场的活跃,美国2018年平板挂车也表现强劲,干货厢式车和冷藏货车货运也大幅上涨。FTR表示:"卡车货运预计将在2018年大幅增长4.4%,2019年增长3.5%。"  相似文献   

16.
<正>轻量化是当今粉罐半挂车技术发展的主题,随着国内治超、治限力度的加大,铝合金散装水泥运输半挂车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从罐车用铝合金材料介绍、铝合金材料在粉罐半挂车上应用的优势、欧洲铝合金粉罐半挂车的发展、国内铝合金粉罐半挂车发展影响因素以及今后发展趋势等方面对铝合金材料在粉罐半挂车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随着现代物流运输车治超、治限、安全和环保法规日趋严格,"轻量化"技术已成为现阶段专用汽车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2016年9月21日《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62号)政策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17.
汽车产业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推进,作为我国社会货运周转主力车型的商用车,在融入新四化发展进程、实现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使用特性、应用场景不同,使得相关领域的标准化研究呈现出特殊的需求,本文试图基于这些特殊需求展开相关分析,从新四化的视角探讨商用车标准化工作方向,作为各专项领域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王海燕 《时代汽车》2023,(20):186-188
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人工智能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的系统分析。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规律。从发展历程、瓶颈技术、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汽车驾驶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为深入贯彻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相关要求,6月27日上午,全国货运与物流工作座谈会暨货运物流业转型升级发展论坛在江苏省镇江召开。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镇江市市长朱晓明出席会议。此次活动由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指导,中国  相似文献   

20.
庄志鑫 《专用汽车》2023,(10):72-74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各个行业领域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特别是如今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更加推进了汽车配件设计制造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据此,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理论,阐述其在汽车配件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汽车配件设计与制造中的具体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