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根据北盘江大桥岸坡地质情况,利用模型相似原理,建立北盘江大桥岸坡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分析岸坡在强大桥基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并分析在设计荷载下岸坡的变形特征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岔河特大桥桥址区内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岩体较破碎,且上海端岸坡在缓坡地带地表以下6~8 m发育一层7~8 m相对稳定的断层角砾岩,严重影响岸坡稳定性。对于桥位穿越区两岸岸坡的稳定性评价意义重大。利用离散元法对桥址区岸坡天然状态、加载状态下岸坡变形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状态下,两岸岸坡存在小的变形位移,但岸坡整体是稳定的;在加载状态下上海端模型运行到t=10 000次时,水平方向的最大位移从未加载时的2 cm增大到9 m,垂直方向的位移最大从未加载时的11 cm增加到10 m,且不平衡力不为0,岸坡处于失稳状态;昆明端岸坡边坡变形增大幅度较小,岸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模拟结果对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及运用赤平投影方法,对在建的云桂高铁西洋河特大桥河谷两岸的岸坡岩体及其结构面特征、岸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受岩体结构面切割的影响,外力作用下河谷岸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式为倾倒崩塌或崩落式破坏;通过赤平投影分析及对岩体组合结构面稳定系数计算表明,河谷两岸未见大的不稳定块体,自然状态下河谷两岸岸坡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特大桥桥基岸坡稳定性的离散元法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离散元程序UDEC计算在桥梁荷载作用下,深切河谷顺层岩质岸坡的安全稳定性问题,通过不平衡力收敛性和位移速度时程曲线来确定UDEC时步的合适值,并结合加载情况下的岸坡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最终确定岸坡的模拟结果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岸坡上修建桥梁时,桥梁荷载作用下岸坡的稳定性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有重大的影响。文章结合北盘江大桥工程实例,利用大型通用ANSYS软件的强大图形与网格划分功能建立了前处理模型,并应用ANSYS中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将模型导入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软件FLAC3D中进行计算模拟,再应用FLAC3D内嵌的Fish语言将计算数据转化到科技绘图软件TecPlot中进行后处理分析,最后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和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上坝大桥岩质岸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分别在天然状态和荷载作用下对岩体位移、应力强度进行分析,建议清除坡面危岩落石,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对覆盖层边坡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底摩擦试验的岩石边坡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摩擦试验是利用相似原理对岩石边坡变形进行模拟的一种试验.应用底摩擦试验方法模拟在重力条件下的某大桥右岸边坡变形,从而对岸坡稳定性状况、变形机制以及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应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对工程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韦随庆 《铁道勘察》2004,30(5):35-37
宜万铁路多座桥梁跨越河流深切峡谷 ,峡谷岸坡多由硬质岩组成的高陡岩石岸坡。本文根据桥基工程荷载相对于岩体强度较小的特点 ,将其视为线弹性体 ,对岸坡加载后的应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 ,结合极限平衡理论及岩体质量法等分析岸坡稳定坡角 ,综合确定桥基设置的合理位置 ,为桥梁专业基础设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油气管道沿线的滑坡灾害会严重危及管道安全。本文以管道与滑坡滑动方向正交,在滑体后、中、前部不同部位布设管道进行模型试验,采用注水的方式诱导坡体滑动,利用百分表和应变片对坡体的变形及管道的应力与变形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管道中测点的应力随滑坡的滑动呈现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的特点;伴随着滑体的滑动,应力呈现阶段性的变化特征,滑体稳定后应力又略微降低。管道在滑坡推力作用下变形方式为弯曲变形,管道的变形与平面内两端固定的超静定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相似。滑坡前期,埋设于滑体后部的管道受力最大,中部的次之,前部的最小;而滑坡后期,埋设于滑体前部的管道受力最大,中部的次之,后部的最小。  相似文献   

10.
宜万铁路多座桥梁跨越河流深切峡谷,峡谷岸坡多由硬质岩组成的高陡岩石片坡。本文根据桥基工程荷载相对于岩体强度较小的特点,将其视为线弹件体,对岸坡加载后的应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结合极限平衡理论及岩体质量法等分析岸坡稳定坡角,综合确定桥基设置的合理位置,为桥梁专业基础设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