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北京铁福轨道维护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福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由中铁物轨道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福斯罗轨道服务国际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公司注册资金11000万元人民币,当前公司主要业务为依托HSG-2型钢轨快速打磨车为高铁轨道提供钢轨快速打磨服务。铁福公司目前拥有两台HSG-2型钢轨快速打磨车,是国内钢轨快速打磨的专业公司。自公司成立以来,快速打磨相继在京沪、哈大、郑西、大西、京广、沪昆、西成、贵广、兰新等多条高速铁路线上进行钢轨预防性打磨或者预打磨,共计打磨超过70000遍公里,涉及11家路局集团公司,快速打磨足迹遍布祖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Vossloh公司研发的城市用高速钢轨打磨车HSG-City已于2014年投入使用,并在杜塞尔多夫有轨电车轨道和地铁网打磨了约350km钢轨,结果表明,这种预防性钢轨打磨对城市轨道交通减少噪声十分有益。HSG-City钢轨打磨车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钢轨打磨维修任务,从消除钢轨波纹和波形磨耗以及滚动接触疲劳到清除润滑油膜。该钢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铁福轨道维护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福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由中铁物轨道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福斯罗轨道服务国际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公司注册资金11000万元人民币,当前公司主要业务为依托HSG-2型钢轨快速打磨车为高铁轨道提供钢轨快速打磨服务。铁福公司目前拥有两台HSG-2型钢轨快速打磨车,是国内钢轨快速打磨的专业公司。自公司成立以  相似文献   

4.
LRG型地铁钢轨打磨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100 km/h。文章对该车的总体布局、主要性能参数、车体、动力系统、走行系统、牵引动力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轨道打磨系统等设计进行系统阐述。应用实践表明,LRG型地铁钢轨打磨车3~15 km/h的低恒速和高速旋转砂轮设计,可有效消除钢轨轨头表面病害,满足线路钢轨打磨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京沪高速铁路固镇轨道板场CRTSⅡ型轨道板承轨台打磨施工,从轨道板打磨、存放、运输、承轨台打磨数据应用、数控磨床操作技巧、70余种非标设备易损配件储备等关键工序的研究,总结了CRTSⅡ型轨道板成品板打磨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日本近铁公司换算成单线的轨道线路近1000km,铡轨打磨是重要的线路维护作业。为此,近铁公司建立了钢轨检查体制,利用钢轨探伤车,每年2次对主要线路进行探伤和凹凸测定、振动测定;利刚于推探伤车,每年1次对不能走行钢轨探伤车的线路进行探伤。检查结果确认后,对轴箱连续振动处的波状磨牦用钢轨打磨车打磨,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高速铁路钢轨维修作业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设计,就钢轨伤损情况,国外维修经验和我国科技人员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结合京沪高速铁路等,强调打磨是减少钢轨维修工作量的有效措施。提出按校正性(修理性)打磨、保养性(轮廓性)打磨和预防性打磨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发生伤轨,必须打磨,且打磨次数较多;预防性打磨,宜5000~10000万吨运量打磨一次;打磨车在无伤区域工作速度可稍高,打磨宜浅(0.05mm)。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打磨参数,提高钢轨打磨车作业效率,以PGM-48及GMC-96X型打磨车为研究对象,运用金属磨削原理、正交试验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理论,结合现场试验数据,建立钢轨打磨车作业过程中打磨速度、打磨功率与作业能力的回归数学模型。研究表明,打磨车打磨能力与打磨速度呈负相关,与打磨功率呈正相关;在正常条件下,打磨速度相比打磨功率对打磨车作业能力的影响更大;由于结构、能量转化效率等因素,不同型号打磨车在相同打磨参数下打磨能力不同;幂函数回归分析所得数学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对打磨参数、打磨模式的确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于高速铁路,在保证轨道线形、几何尺寸、扣件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轮轨型面的匹配是影响行车平稳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武广高铁轨检车检测数据,找到与不同钢轨廓形相对应的轨道质量指数(TQI)和车辆晃车情况,获得了较优的钢轨打磨型面;利用SIMPACK软件对不同钢轨廓形的曲线段列车通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打磨型面的合理性;制定了武广客运专线钢轨打磨参数,为后期的打磨作业、晃车整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轨头廓面.关于预打磨后的实际轨头廓面与预打磨设计廓面的误差,在轨距角部位应控制在-0.1~0.3 mm范围内.建议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周期为每30~50 Mt通过总重打磨1次,对于无砟轨道取上限,有砟轨道取下限;关于60kg·m-1钢轨的预打磨深度,在轨距角部位应达到0.8~1.5 mm,在主要轮轨接触部位应大于0.3 mm;钢轨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0μm;采用48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3~4遍,采用96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2遍.  相似文献   

11.
具有高速行驶、低恒速作业两种工况模式的动力—传动系统,可以满足钢轨打磨列车在高速铁路及干线铁路维护作业中快速到达作业现场和低恒速打磨作业的需要,介绍了主要工作原理、性能及相关设计和试验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维修决策的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可靠性评估的新方法。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故障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冗多,提出基于RCM、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和数据挖掘算法相融合的方法来构建系统的维护决策模型。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在于,该方法能够更精准地定义维护模型,并获得系统的最优维护间隔,计算效率高,适用于复杂状态系统的可靠性计算。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传统RCM的维护不足现象,降低运维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国内主要的钢轨在线维护方式有钢轨打磨和钢轨铣磨两种,钢轨铣磨机在钢轨维护性轮廓修复,处理病害较重的钢轨方面具有优势。本文结合国内钢轨铣磨机在线维护技术的应用,重点对钢轨圆周径向打磨技术进行分析,根据钢轨在线铣磨技术的磨控制原理,研究Z向定位伺服和Y向定位伺服控制技术,提出了电气控制组网及硬件组态集成优化方案,并对未来钢轨在线维护技术的发展方向及重点研究内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现阶段航空、轨道交通领域维修间隔研究的主要方法,结合动车组维修的特点,以动车组运用维修时间间隔为优化目标,针对现行"计划预防修"体制下的"过剩维修"和"维修不足"并存的现象,基于动车组运用修故障数据,采用生存分析与可靠性理论来确定部件合理的维修间隔。关键步骤主要涵盖部件可靠度曲线的威布尔分布的拟合、利用最大似然法对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参数进行估计以及对拟合出的可靠度函数利用条件概率确定维修间隔。并以CRH380B(L)型动车组轮对空心车轴为例,对文中介绍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状态不会因维修活动改变的动车组部件,其维修间隔可根据部件的可靠性确定,基于故障数据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动车组维修实际吻合度较高,可为动车组维修项目周期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机车车辆结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结构系统安全可靠性出发,运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针对机车车辆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运用和维修、报废四个阶段,提出建立机车车辆全生命周期结构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路、主要内容及其体系框架。思路是:始终以可靠性为中心,在各个生命阶段实行全面安全可靠性管理,采用协同管理模式,通过产品全息数字模型进行信息交流、反馈和故障分析,提高设计、制造、运用和维护的可靠性水平,从而加强机车车辆产品运用中的安全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开发周期。主要内容有:结构可靠性设计、制造质量可靠性控制与分析、运用和维修的可靠性管理、报废管理的可靠性寿命评价。根据其主要内容给出体系框架。机车车辆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安全管理的机车车辆数字模型,统一完整的可靠性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全面科学的车辆安全评价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建设具有中国铁路特色的高速铁路高速列车高级别维修体制,用现代维修理论指导研究适合于我国国情路情的高速列车高级别维修,最终目标为在应用维修实践中形成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满足中国高速铁路高速列车高效、可靠、安全、自主的维修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将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的维修方式分为3类,根据不同维修方式下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费用不同的特点,建立不同维修组合下接触网系统的动态可靠性模型和维修费用模型。为实现提高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并降低维修费用的目标,提出一种混沌自适应进化算法(CSEA)来求解这一多目标优化问题。该算法的混沌初始种群算子提高了初代种群的多样性,分组选择策略保证各代有一定数量的劣势个体能参与进化,自适应遗传算子增加了劣势个体的交叉和变异概率,从而避免算法早熟,增强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计算结果表明,CSEA在种群多样性保持和帕累托(Pareto)最优解收敛方面均优于流行的NSGA-Ⅱ多目标算法。采用CSEA算法得到的优化维修计划,可显著提高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也大幅度降低维修费用。将本文多目标优化算法与传统的单目标优化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多目标优化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车载软件可靠性需求的分析,构建了6A系统软件可靠性架构。结合QT图形用户界面IDE实现了ARM嵌入式检测设备的开发,从而实现了6A系统软件检测的人机交互,为6A系统软件可靠性提高与维护提供了便携式检测平台。  相似文献   

19.
钢轨打磨作为铁路工务部门在线路养护维修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已经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采用新型打磨设备和检测仪器对廊坊站高速道岔进行打磨和检测,并分析原铁道部颁布的验收标准和德国铁路验收标准,从钢轨波形磨耗、钢轨廓形、钢轨表面粗糙度和外观这几方面进行验收。实践表明,钢轨打磨后道岔动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轴向加速度、减载率峰值明显下降,延长了道岔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基于地铁综合监控系统的维保系统建设。该系统通过与综合监控系统的紧密耦合以及对故障设备的特征分析,可加强预防性维修功能的实用性,进而增强地铁运营的可靠性。从体系建设的角度考虑该系统的定位、目标及功能层次划分,从设备基础管理、设备建模、设备实时信息采集、设备故障分析等方面深入分析该系统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