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西宁市某框架结构建筑,因管道漏水渗入地基持力层造成地基土湿陷下沉,致使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而发生倾斜.采取锚杆静压桩加固及钻孔取土纠倾的措施进行纠倾加固:在沉降量较大的一侧利用锚杆静压桩的挤密作用,降低地基的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以加固止倾;在沉降量较小的一侧,利用黄土的湿陷性,钻孔取土后冲水,迫降纠倾,然后在迫降区进行锚杆静压桩加固,以防止复倾.工程实施后,建筑物最大倾斜率由11.6‰降到2.4‰,满足了规范及正常使用要求.工程实践证明,锚杆静压桩加固及钻孔取土纠倾的方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沉降观测在分析建筑物受破坏程度中的重要性,叙述了沉降观测的主要方法、施测步骤以及观测的基本要求,为建筑物因沉降原因造成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筑物安全监测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建筑密集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必须对周围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重点是对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进行观测。针对一般建筑物安全监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回归平面的建筑物变形分析方法。通过对建筑物上的监测点进行高精度水准测量,把得到的监测点沉降量结合改点平面坐标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关于建筑物沉降量的回归平面,从而计算出该建筑物各监测点的最佳沉降量,确定其倾斜率。根据得到的沉降量和倾斜率进行短期预测,预防安全事故。将该方法运用于某小区建筑物安全监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探讨沉降监测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分析水准仪i角引起的误差、扶尺不直引起的误差及观测路线选择三种要因造成的影响,提出提高建筑物沉降监测精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多个区间盾构共需穿越建筑物570栋,在沉降控制困难的富水软弱地层中长距离连续穿越如此多的建筑物在国内外均未见过。为确保穿越建筑物群的安全,使盾构掘进引起的建筑物沉降最小,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及室内实验等研究,获得苏州富水软弱地层中盾构掘进引起的地层变形特征,制定盾构穿越建筑物群的沉降控制标准、沉降控制方法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形成一套可行的盾构穿越建筑物群沉降控制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在穿越建筑物的过程中,严格执行落实沉降控制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最终安全成功地穿越了建筑物群。  相似文献   

6.
沉降观测是高速铁路施工测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现需要有相应的测量技术作保证。以津秦客运专线桥涵沉降观测为背景,系统介绍了实施沉降观测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观测标设置、沉降观测、观测周期及观测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为以后高铁沉降观测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结合武汉地铁3号线19标段双线隧道施工,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的方法,研究盾构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及地表沉降变形特征,并根据同一建筑物不同部位的沉降差判定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在建筑物处明显增大,建筑物所在位置及其周围土体呈现整体倾斜变形;隧道横向上建筑物长宽比越大,地层滑移角及沉降槽宽度越大;建筑物和基础的沉降变形与隧道施工动态相关,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安全性降低。由此可知,盾构施工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非常显著,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可宣  牛好振 《西铁科技》1999,(3):23-23,27
本文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及注意事项给予简要的阐述,对黄土地区建筑物下沉具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洛阳周山隧道下穿村庄民房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三台阶法和CD法下穿施工引起建筑物变位、隧道支护受力及隧道周边地层塑性区分布规律等,确定采用CD法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建筑物沉降规律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对建设期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的回归分析计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以其代表性观测点位沉降数据为依据,系统介绍有关回归分析方法和理论实践。首先对沉降数据进行趋势法检验计算,以发现数据中是否存在粗差影响;其次选择合适的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回归计算比较;最后对较适合本案例的回归模型依次进行模型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以及对较大预测残差值t处进行预测区间估算等,通过系统的计算、比较和检验分析,从而确定最适合的数据回归模型,以对建筑物其他沉降数据和后期沉降预测进行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数据管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武广高速铁路沉降观测为例,论述沉降观测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数据评估报告的编制办法,重点介绍沉降观测数据库的属性、模块和录入方法,并对沉降曲线进行分析和评估,该沉降数据对施工过程和高速铁路工程沉降观测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梁、建筑物等工程日益增多,此类工程中对桥梁、建筑物的沉降控制要求严,安全风险大,一旦发生事故,经济损失巨大,社会负面影响严重。通过模拟计算和沉降分析可事先得到沉降控制曲线,在实施过程中,将监测数据与模拟计算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监测信息及时调整施工部署,在未主动对桥梁采取顶升技术的条件下,通过长台阶、快封闭、上导洞等施工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并最大限度减少暗挖施工对桥梁及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可有效控制沉降、节约投资,为地铁暗挖隧道近距离穿越桥桩及其他建筑物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讨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沉降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我们测量在观测前应考虑的问题、观测点的布置、观测要求和沉降观测中问题 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成都地铁7号线2标盾构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多次穿越浅基民房片区而可能出现的地面沉降和房屋坍塌问题,基于盾构前期施工过程中的土仓压力、刀盘扭矩与转速、地表沉降等关键参数统计结果,从建筑物加固、盾构下穿建筑物期间的掘进参数控制、滞后沉降控制等方面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通过对后期施工现场建筑物变形量测分析可知:因盾构掘进引起浅基民房沉降值最大为2.2 mm,盾构隧道穿越后基本稳定在2 mm左右,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郑西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对确定无碴轨道的施工时间起着决定作用,要对路基沉降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就需要制订一种有效的观测方案。研究方法:首先要配备必要的人员和高精度的检测仪器、确定需要观测的内容、布置合理的观测断面、确定观测频率;沉降观测包括基底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路堤坡脚沉降观测和路堤顶面观测四方面,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沉降推算,以确定最终沉降值和堆载预压的卸载时间。研究结果:实测沉降推算通常可采用双曲线法和对数曲线法来进行并建立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按实测沉降推算或沉降的反演分析法来分析和推算总沉降量、工后沉降值以及后期沉降速率,并分析推算最终沉降完成时间。研究结论:为路基工程沉降观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观测评价方法,希望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地铁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的现象。为研究地铁隧道下穿建筑物对建筑物的影响,依托某地铁区间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注浆加固前和注浆加固后盾构掘进(先下洞后上洞)地下室底板沉降和承台沉降及桩基变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知,重叠隧道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注浆加固等手段,来控制各项变形指标,减小盾构开挖对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路基工后沉降不同要求,分析路基沉降的概念和工后沉降组成,提出不同标准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必须树立一致的过程控制理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视地质核查、沉降观测与分析、动态设计,加强施工组织和过程控制等措施,达到工后沉降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如何控制地层移动以保证基坑周边临近建筑物的安全,是设计以及施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通过对无锡地铁N号线与沪宁城际某站地下配套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引起城际高架桥墩沉降的因素、沉降机理的讨论,对设计计算值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就如何控制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是基坑开挖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超深基坑开挖工程更为突出。本文结合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项目,结合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手段,对工作井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周边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基于监测数据揭示工作井施工过程中水位变化、周边地表沉降规律,并对导致周边土体沉降突发的主要因素进行判别分析,最后给出降水引起周边建筑物沉降值的计算方法,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及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提出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变形观测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无砟轨道沉降变形观测的参建各方的职责、沉降变形观测的内容和范围、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等方面,系统论述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组织、范围及方法、常用断面形式以及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