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增强海上遇险搜寻与救助有效性为研究目的,开发基于电子海图的海上搜寻与救助协调决策系统软件.介绍了海上遇险事件报告与更新,救助船舶或飞机的选派,遇险目标漂流轨迹的预报,选择合适的搜索模式及救助方案来进行海上搜救工作等功能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地面系统在遇险通信中的重要作用及提供地面系统模拟器研发的理论基础,综合相关法规要求、地面通信设备和天波传输特点,对地面系统的遇险通信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地面系统遇险通信应遵循"同波段"的原则,得出通信各方相互协调的关系模型。协调性通信关系模型不仅有助于船、岸各方高效利用地面系统实现遇险报警和通信,对于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地面系统模拟器的研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流场数值模拟的遇险目标漂移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海上搜寻与救助的准确性和快速性,遇险目标漂移计算问题变得非常重要,成为海上搜救研究的热点.采用ADI模式建立广东省毗邻海域二维流场模型,对遇险目标漂移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吻合较好.可为该海域遇险目标搜寻与救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目标跟踪监测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P平台的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系统硬件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控制模块,其中图像采集模块主要由摄像头传感器、关联寄存器组成;数据存储控制模块主要由存储芯片、模块控制接口组成。系统软件配置为目标跟踪监测软件,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实现了海上目标的跟踪监测。为了验证该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的目标跟踪监测性能较为优越,将该系统与基于目标选择算法的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的监测成功率更高,即目标跟踪监测性能优于传统海上目标跟踪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5.
随着航海事业的持续发展,船舶海上安全信息业务量不断增加,NAVTEX系统暴露出业务量过载、传输速率慢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现代化和未来IMO e-航海战略的发展要求。[1]在此背景下,海上数字广播(NAVDAT)系统的研发和建设工作在国际电信领域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6.
此文针对我国海上渔船通信现状,结合现有的商船GMDSS通信系统与陆地移动通信网络,提出建立基于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信息支持的新型渔船海上安全通信系统,以更好地保障渔船海上作业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国际海事卫星系统-F站模拟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GMDSS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是在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为适应海上搜救与安全通信,满足海上通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遇险和安全通信系统。而INMARSAT-F站便是一种增强型的海用全球区域网络,它使用增强型新一代信令系统,确保兼容INMARSAT第4代卫星以及新型呼叫优先级划分计划,改善遇险呼叫处理功能。鉴于使用真实的INMARSAT-F费用高而无法进行培训等原因,我们研究设计了INMARSAT-F站模拟器。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海事组织(IMO)航行安全、通信和搜救分委会第1次会议(NCSR1)于2014年6月30日至7月4日在英国伦敦IMO总部召开。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审查和现代化是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IMO主持的该项工作影响深远,诸如SOLAS公约与STCW公约的修订、全球海上搜寻与救助系统软硬件设施的改造、船舶遇险与安全设备配备的换代、船员教育与培训体系大纲的更新,因此该议题的进展值得跟踪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文针对目前飞行员救援行动中缺少情报支援手段,难以及时准确地获知飞行员遇险位置等情报信息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飞行员遇险救生中情报支援的需求;然后提出了飞行员遇险救生情报支援系统的设计方案以解决飞行员救援工作中情报获取与传输的问题;最后结合设计的情报支援系统对飞行员遇险救生中情报支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飞行员情报支援系统在海上遇险援救中的组织方法,以及协调国内外救援力量的情报共享机制,研究成果可用于飞行员遇险救生工作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0.
渔船在海上遇险及搜救历来是我国海上搜救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搜救中心每年接到的渔船遇险报警及组织对渔船的搜救次数,远远大于商船和其他类型的船舶。此文分析了目前在南海海域开展渔船搜救工作的基本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