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叶超  冯华 《交通标准化》2009,(19):130-132
结合目前互通立交安全设计现状,从易被忽视的交通组织、互通立交出入口、视距、匝道纵面设计以及安全设施等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入手,讨论互通立交安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值得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互通立交设计时与驾驶员期望不一致的主要因素,并辅以案例进行说明,总结了互通立交设计应考虑的安全因素,建议设计人员在互通立交设计时,应充分重视设计方案应与驾驶员的速度期望、方向期望、信息获取期望相匹配,保证设计产品后期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是公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公路沿线城镇的主要进出口门户.因此互通立交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不但要满足交通需求,还要提供安全与舒适的运行条件,追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一致,体现在设计中则是对包括安全、环境、功能、用地和成本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更为灵活的设计手法.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设计人员在测设阶段细化互通立交区的综合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路交通日趋现代化,互通立交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体现在设计中包括安全、环境、功能、用地和成本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更为灵活的设计手法.文章以宿州至扬州高速公路泗洪西枢纽立交为例,论述变异苜蓿叶型互通立交的设计思路,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互通立交作为有效沟通高速公路的主线和被交公路的交节点,是该高速公路服务于地方,同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而高度公路的互通立交立交的选型与设计是否合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速公路交通的转换能力、运营的安全与通行的效率以及总体的经济效益。然而,当前在互通立交设计环节中,普遍还受到传统公路设计理念的影响,使得互通立交在其设计内容与设计深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到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与运营。基于此,文章从公路设计新理念入手,全面展开互通立交设计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山平高速公路平鲁枢纽互通立交的建设背景、地形地质条件,依据地形和设计原则,提出3个枢纽互通立交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立交方案。  相似文献   

7.
铜汤高速公路为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布设互通立交的地形条件十分有限,若采用平原微丘区常用的互通立交型式,会导致大量的高填深挖,对自然环境破坏较大,同时工程造价也会大幅度地增加.故在铜汤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中,设计人员突破设计定式,对每个互通方案都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论证,尽可能地让设计作品成为精品,对其他互通立交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上水桥互通立交为例,就地形、地质、路网、水系等对互通枢纽立交设计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比选确定互通立交的最优方案,并时桥梁设计施工进行全面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恩华 《交通标准化》2014,(11):111-113
立交桥作为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立交工程有较大影响.结合设计实例,考虑交通量分布、主交通流方向及互通功能,采用了菱形互通立交方案,系统地介绍了该立交各部分的设计情况,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程名  都春苗 《交通标准化》2008,(13):182-184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是公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公路沿线城镇的主要进出口门户。因此互通立交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不但要满足交通需求,还要提供安全与舒适的运行条件,追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一致,体现在设计中则是对包括安全、环境、功能、用地和成本等多因素的综合考虑和更为灵活的设计手法。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设计人员在测设阶段细化互通立交区的综合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