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蒋雷在“2006中国农村汽车市场发展战略论坛”上指出,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等一系列兴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实施,“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将成为我国农村汽车市场的黄金发展期,将有效改善农村汽车市场目前的落后局面。新农村建设将促进农村汽车需求的增长和汽车市场的形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他认为有五大有利因素:一是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农村。按照新农村建设和整体目标,国家每年用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将达到数千亿元;二是农民的投入和消费水平将逐年提高;三是农村公路进一步改善;四是农村机动车开始进入升级换型期,汽车逐渐成为首选;五是新农村建设对运输工具的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式出炉已数月,在“十一五”主要量化指标中,有些指标被常人看来不高或很不高,而有些指标要实现则需花重力气。这些指标的拟定,体现了“十一五”规划中,好中求快的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落实程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北京汽车工业“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北京汽车工业在“十一五”期间新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继续高举自主开发的旗帜,真正实现创新合作,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每周新闻     
增加国际竞争力的“规划”从2006年3月的《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到今年4月上海国际车展之前召开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下发《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中国汽车工业,终于有了一个完整而令人鼓舞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5.
“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学,第三辆车造”,这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越过了买车和学车的阶段,正在致力于“造车”。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强调自主开发,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胶着拚杀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向何处去?是继续走开放竞争的道路,加强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一部分,还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自我满足的完整汽车工业?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业内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说法,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汽车界知名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张老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走第三条路.即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6.
李保民 《时代汽车》2005,(11):20-21
在当今世界,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节约和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在“十一五”期间,如何通过体制和技术刨新,抓住时机发展节能清洁汽车,尽快实现中国汽车的后发优势,已成为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时代汽车》2006,(6):24-25
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已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专家认为:今后五年是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燃料电池汽车进入产业化并获得经济利益的关键时刻。中国汽车工业能否利用“十一五”时期在节能环保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赶超跨国公司,从规模和质量上实现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在此一搏。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式出炉已数月,笔者在研究“十一五”主要量化指标时深切地感觉,有些指标不高或很不高,而有些指标要实现则需花重力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珣 《时代汽车》2006,(7):8-12
2006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近日在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落下帷幕:这次会议对“十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了200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全面提升竞争力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主要目标。会议还公布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完成的《汽车零部件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等讨论稿及四个汽车零部件“十一五”重点专题发展规划概要,以供零部件企业发表意见,并最终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十一五”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 背景资料 (1)汽车是拉动机床市场的主要因素 汽车工业是机床消费的主体,消费了40%的机床。“十一五”期间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为过去4个5年计划的总和.预计“十一·五”投资约8000亿元(2006年1516亿元,2007年1904亿元,2008年17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以上,其中约70%用来购买设备。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10月19日.中央发布了“十一五”规划建议。“十一五”对于汽车工业而言.有一个核心的议题.那就是降低能耗开发新能源。这与《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规定的”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能源、新动力的汽车”相一致。国内汽车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并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源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中国“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并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宏伟目标。汽车产业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必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其中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被进一步提到重要日程上。不仅如此,多数省市政府在加紧编制地方“十一五”规划的同时,也把汽车作为重点产业,专项制定汽车工业发展规划。据了解,早在2001年,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十五”规划中,就有22个省市把汽车作为重点扶持产业。  相似文献   

14.
《时代汽车》2006,(4):103-103
从近期推出的新车来看,标致206、华晨骏捷、北京现代雅绅特等期望值很高的新车,无一例外选择了适合中国消费的家庭轿车、符合消费国情的轿车的路线.节能环保不仅是目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现实状况的主题选择,更是大众消费及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根据这一趋势,日前,国家十一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也已经明确指出,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将是我国“十一五”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推广节能环保汽车亦将成为所有汽车企业产品研发和用户消费的导向。  相似文献   

15.
《天津汽车》2005,(5):20
在“2005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会”上.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等有关专家就“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发展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方面的问题发表了讲话。专家表示,“十一五”期间.发展环保型汽车将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同时,部分重点城市将积极发展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6.
WTO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的人才战略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人才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竞争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汽车工业职工队伍存在管理人才、科技精英严重匮乏,人才结构不合理,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汽车工业要制定适应WTO需要的人才战略,完善选人机制、优化用人环境、强化人员培训,培养“四高”人才。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对于中国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本年度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以自主创新、能源转换为先导的一场革命正在孕育;在流通渠道和维修市场中垄断与反垄断斗争在自觉与不自觉的较量;结构创新、需求导向和解决产能过剩,正迫切需要体制和机制的改善;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还任重而道远。中国汽车工业同我国国民经济一样正面临着和平崛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加强自主创新,使中国由汽车生产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宏伟目标.把“自主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自主创新作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大目标之一,进步强调了自主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包括汽车工业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本文试就“自主创新”的有关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饶斌作为建设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的代表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与创新”,这是老一辈汽车人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饶斌的年代,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充满艰难、曲折、拼搏的探索史。他领导和组织了创建一汽、开发“红旗”轿车,自主建设二汽、筹划三汽和发展重型汽车事业、组织汽车工业战略转移、推进轿车工业的兴起、安排零部件国产化重大方针的实施……这都是充分体现出饶斌“追求和创新”的思索和实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有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像泉水一样喷涌而起,但历史长河,前后相继,我们仍要把握住中国汽车工业历史涌动着的潜流,发掘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规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发展的路子。那么,21世界中国汽车工业一定会更加辉煌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龚雨楠 《时代汽车》2005,(11):44-45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据悉,中国将研究开发和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代用燃料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建立整车评价平台,推动标准体系的建设,促进节能环保机车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