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船舶机舱集控室采用刚性安装的轻质五夹板内衬,其噪声插入损失不超过20dB(A)。将集控室底甲板作双层约束阻尼处理,并采用具有减振、隔声、吸声综合降噪功能的预制组合板,拼装成一个开口朝下的箱型整体内衬,通过高阻尼隔振器座落在阻尼地板表层钢板上而不同集控室外廓接触。另外,为了减小外廓辐射声对内衬激励并减缓“空腔共鸣”与“吻合效应”,在外廓的内壁面上遍附一层矿棉毡。这些措施使集控室振动与噪声均得到有效控制,使集控室噪声插入损失达38dB(A),同采用刚性安装轻质内衬的集控室相比,噪声插入损失约提高19dB(A)。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内河中小型船舶机舱集控室的设计探讨,采用实用、经济、高效的工业计算机代替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在机舱集控室实现主机遥控,对设备实施自动监控、及时报警的管理方式,提高船舶自动化程度和技术性和安全性能,提高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以某航海教学实习船机舱为原型,建立机舱三舱段有限元模型,确定振动预报模型边界条件,选择发电柴油机组悬着位置作为力激励点,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法预测了机舱集控室和机修间声功率级,对比分析该两舷侧对称舱室场点声压级云图。计算各壁板对值班轮机员右耳位置声压的贡献度,验证以浮动地板为基础的浮动舱室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舱室噪声。将此振动-声辐射耦合系统简化为箱形多腔结构,建立多腔结构及其单元腔室有限元模型,进行船舶机舱模型振动-声辐射实验,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仿真方法的有效性。总结出船舶机舱舱段模型振声数值预报通用方法及流程,对指导船舶减振降噪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船舶机舱噪声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船舶朝大型、高速方向发展,其机舱内推进主机和柴油发电机组的噪声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对机舱内噪声的综合治理方法,如对推进主机进行隔振、安装进排气消声器;对柴油发电机组安装进排气消声器、使用隔声罩;在机舱内粘贴吸声材料以降低混响噪声等作了介绍。通过综合治理,可使机舱内噪声降低40dB以上,甲板上噪声降低26dB以上,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前,内河小型船舶大都采用160系列和135系列的中、高速柴油机作为主机。由于该船的主尺度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机舱狭小。主、辅机产生的振动与噪声在机舱内十分严重,还波及到全船各舱室。其危害轻则影响船员及旅客的休息,重则损坏结构,使设备失灵等,而且严重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所以船舶的减振降噪问题越来越引起船舶设计、建造  相似文献   

6.
处理好机舱的噪声对解决船舶的噪声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噪声治理技术至今仍不能满足噪声标准.所以,利用声能转换技术将噪声变为电能,不仅能够削减噪声,而且能够变废为宝,从而改善了船舶机舱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18m疏航艇     
孙莉 《江苏船舶》2005,22(1):18-19,26
18m疏航艇是为浙江省湖州市港航管理局设计的1艘公务船,专用于杭嘉湖内河主干线航道疏航、抢险等工作。规范依据为《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和《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9),航区为B级。  相似文献   

8.
2009年第二次修订发布的GB5980-2009《内河船舶噪声级规定》属于全文强制性国家标准,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配套技术文件。本次修订,主要对标准的适用范围、船舶的分类标准和噪声限值有所调整,而对噪声限值的测定方法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等规定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1】案例回放机舱进水舱内设备严重损坏2013年1月某日,一艘载运1000余个标准集装箱的"X"轮,在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出港途中,在鲅鱼圈港区主航道18号冰标北侧附近水域,发生机舱进水事故,导致集控室主配电板及以下均遭水浸,机舱内的大部分设备遭受严重损坏,构成重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事发时天气晴朗,能见度8海里以上,偏北风4至5级,落潮流,流向西南,流速约1.0节,海面存在浮冰。船舶证书齐全有效,配员及持证情况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某外籍油化两用船在完成修理,自船厂泊位驶离后约30分钟,船舶主机突然减速引发船舶失控,所幸与周边其它船舶没有碰撞危险。经过检查及现场调查发现,该船在开航后不久,机舱集控室显示主机系统滑油进机压力降至0.16MPa,远低于系统设定的报警值,引发系统报警,进而  相似文献   

11.
黄兵 《江苏船舶》2003,20(6):29-30
介绍了内河船舶机舱自动化的两种系统构成 ,比较了两种系统构成的特点 ,说明了如何确定内河船舶采用哪种方式构成系统。  相似文献   

12.
科考船等对水下振动和噪声要求较高的船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力推进形式,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介绍了电力推进船舶机舱内主要振动噪声的产生原因,阐述了电力推进船舶机舱内振动噪声的控制技术,具体包括电站系统、电力推进系统和螺旋桨的减振降噪措施。经实船验证,本文所采用的措施减振降噪效果优异,指标明显低于DNV船级社对电力推进船舶的噪声要求,可为今后对水下辐射噪声要求较高的船舶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1.前言船舶噪声与改善,保护船员居住条件和工作环境有直接关系。1981年11月,IMO(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船内噪声限制规范”,它是作为国际规范而制定的,并取得各造船竞争国的共同认识后被认可了。这个规范规定居住舱室的噪声级为60dB(A),而日本国以“船主团体与全日本海员工会的协议书”的形式规定了最终努力目标值为55dB(A)。对这些国内外的指标,决非能可以容易地应付的。因此,为简便起见,分别在受音侧和声源侧采取精度高的噪声预测手段和有效的措施。关于预测手段,40年代开始收集以往的数据,利用类比法进行噪声预测[1],其后,发展了空气声和固体声单独处理且带有理论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VB的内河船体结构规范审图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照《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2),利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船舶构件数据库,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VB,开发内河船舶船体结构规范审图系统。  相似文献   

15.
在船舶机舱中,由于存在众多的电气化控制设备,不可避免存在干扰,而这些干扰会严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因此一般在电机控制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以滤出噪声的干扰。本文主要介绍Kalman滤波算法在船舶机舱电机控制中的应用,通过Kalman滤波算法构建合理的机电控制模型,能够有效提取出机舱存在的各种噪声波形,并根据这种噪声模型建立了Kalman滤波处理算法,将噪声干扰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内河船舶大型化、标准化持续推进,大型化预期目标提前实现,但标准化进展低于预期。经济技术水平相对(欧美)较低与内河运输需求巨大、单位排放要求较高之间的矛盾,以及标准水平与执行能力、政策之间协调不够,是我国内河船舶标准化相对缓慢的原因。船舶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完善船舶安全绿色标准体系和船员体面劳动相关标准,继续调整存量船舶运力结构,持续推进船舶大型化发展,积极推进智能船舶、内河特色游轮以及江海直达船等船舶创新发展,探索符合安全绿色标准的短龄船和新形势下船组运输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7.
由于保护水资源意识淡薄、船舶防污染管理手段软弱、港口城市配套建设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内河船舶防污染进程缓慢,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负面效应。江河湖泊的五大污染源(面、点、移动、固体废弃物、其它)中,内河船舶属第三大(移动)污染源,向水中排放的主要是机舱含油污水、油船压载水、洗舱水、有毒液体物质、包装有害危险物质、生活污水、固体垃圾、事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航运业蓬勃发展,船舶吨位剧增,加上船龄的老化,船舶机舱污油水对内河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如何保证内河船舶机舱污油水不违规排放,是船舶防污染安全检查工作中的重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环保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作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因关系到两岸人民的生活、工农业用水,也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据统计,常年在  相似文献   

19.
吕磊 《中国船检》2013,(7):94-97
目前内河旅游客船存在一种普遍布局,即在主甲板以上的上层建筑区域布置贯穿甲板的处所(见图1),为此《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要求在贯穿甲板的公共处所与相邻起居处所应设置‘B-15’级的防火分隔。从内河客船  相似文献   

20.
如今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随着从事运输的内河船舶数量不断增加,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内河船舶在行驶过程中会向水中排放大量的机舱含油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垃圾等等,还有装载化学品船舶由于翻船事故造成的化学品倾入内河造成的污染,使内河水域水资源质量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加强内河污染问题的有效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详细列举了内河船舶污染的几种类型,随后就当前防污染治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基于目前现状给出了一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