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归纳分析了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结合结构设计原则、搭板设计、桥头路基设计设置过渡段路面等减轻桥头跳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桥头跳车对路桥过渡段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分析了考虑车-路耦合作用对路面冲击效应的影响,研究了车辆冲击系数和路面振动响应随路面弹性模量、路基反应模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路桥过渡段的道路设计建议.结果表明:考虑车-路耦合作用后,车辆冲击系数和有效影响范围均有所减小;路面弹性模量、路基反应模量对车辆冲击系数影响不大,但对路面振动响应影响较大;路桥过渡段的路面结构设计应考虑路面动力响应,采用车辆冲击系数作为标准轴载的放大系数偏危险,建议采用路面动力反应系数;从控制路面振动角度出发,路桥过渡段宜选择柔性路面,同时路基反应模量应超过200 MPa/m.  相似文献   

3.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在竣工后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大多存在一定的病害问题.为此,主要分析了我国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病害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病害的发生,提高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存在质量问题的基础上,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控制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加强路面整体质量,确保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5.
运用均匀设计的试验方法,主要考察了冻胀率与换填层厚度、换填层位置和地下水深度三个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分别得出了冻胀率与三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得出了运用天然沙砾换填隔水时的换填厚度是16cm,换填位置是路面一下55cm,用指导风积土路基防冻害设计和施工提供。  相似文献   

6.
相对而言 ,路桥过渡段上的路基路面研究显得十分薄弱 ,被列为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桥面平整度差、早期损坏较普遍和桥台路基沉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因此 ,在分析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病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于路桥工程而言,必须做好过渡段的地基处理工作,才能确保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若是遭遇软土地基,则施工难度会加大,加强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十分必要。基于此,重点探讨了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要点及其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路桥过渡段是公路工程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薄弱部位。鉴于此,对路桥过渡段出现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控制技术进行探讨,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是当下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整体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过渡段的施工容易出现路面不平、受损、路基连接不合理等问题,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特别注意。文章对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中,由于桥台与路基之间的刚度差异很容易引起路面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导致出现跳车等现象,从而降低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所以必须加强结构设计,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以有效解决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路桥过渡段是一个质量薄弱部位。因此应对路桥过渡段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结合具体的公路桥梁施工实例,简要探讨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葛爱娣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11):20+22-20,22
针对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的施工进行分析,强调加强过渡段结构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从客观上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程序,保证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延长公路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设计现状,分析过渡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施工技术要点,以期为提高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桥过渡段的病害主要体现为桥头跳车,分析了桥头跳车的原因并具体阐述其所带来的危害,结合原因分析,在对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相应的病害防治措施,由具体实例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实际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积水分布规律,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选取典型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设计参数,利用道路BIM设计软件建立了40组三维道路模型;分析了路面积水量和排水设施径流量的关系,建立了考虑排水设施与路面构造深度影响的降雨模拟方案;采用离散相模型和多相流模型耦合,模拟了降雨条件下的路面积水状态;分析了不同组合参数下的超高过渡段积水厚度数据,得到了合成坡度、道路宽度、降雨强度与超高渐变率对积水厚度的影响模式,计算了各车道最大积水厚度,分析了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积水横向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积水厚度与合成坡度、超高渐变率负相关,与降雨强度、道路宽度正相关,其中降雨强度对积水厚度的影响最大,超高渐变率对积水厚度的影响最小;合成坡度为2.02%~8.54%,降雨强度为1~5 mm·min-1时,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最小积水厚度为0.58 mm,最大达到28.35 mm;当降雨强度为5 mm·min-1时,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内外侧车道最大积水厚度差异明显,六车道由内侧车道到外侧车道的最大积水厚度比例为1.0∶3.1∶3.3,八车道为1.00∶0.96∶1.03∶1.36;多车道高速公路超高过渡段积水厚度峰值先出现在道路中间附近,然后向外侧移动,最大积水厚度一般出现在外侧车道。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从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现状着手,并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究,以期为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中分析了由于公路超高过渡段范围内的路线设计不良,导致路面排水不畅带来的危害,并从公路路线设计角度提出了优化路面排水的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荷载作用下路桥过渡段搭板联合长短桩加筋路基的沉降响应,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路桥过渡段搭板联合长短桩加筋路基的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搭板联合等长桩、直线型长短桩、阶梯型长短桩和长短桩加筋路基对处治路桥连接段差异沉降的效果。结果表明:搭板可以避免过渡段发生错台,但会导致发生二次跳车;搭板联合长短桩可显著减小路面差异沉降,处治后路面的沉降量曲线和纵坡曲线变化都更平稳;搭板联合长短桩加筋路基,随着与桥头结构距离的增加,道路整体纵坡的波动程度较搭板联合桩基更小,沉降变化更平缓,道路更加平顺,行车更舒 适安全。  相似文献   

19.
基于ADAMS/Car Ride将路桥过渡段的路面不平整模型简化错台型和折线型,同时建立虚拟四柱试验台车辆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路面状态和车速对车辆振动的影响。提出的方法可进一步用于研究车辆作用下的路面响应,同时,研究所得到的荷载的相关规律可用于分析车辆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20.
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路和桥梁之间的过渡段上经常会出现沉降段,就算过渡段桥台与公路堤出现的差异沉降很小,也很容易导致桥头出现跳车现象,造成行车时候颠簸过多,降低行车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对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