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69-74
目的比较斜外侧入路微创通道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7例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斜外侧入路微创通道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22例(微创组),接受开放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25例(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有无结核全身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沉(ESR)、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前凸Cobb角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188.64±18.59)min vs.(201.60±22.67)min]、术中出血量[(118.64±22.95)mL vs.(553.60±100.54)mL]、术后引流量[(134.55±36.48)mL vs.(291.20±61.53)mL]、住院时间[(12.86±2.17)d vs.(15.80±3.03)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融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各时间点ESR、VAS评分、ODI评分均降低,腰椎前凸Cobb角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创组患者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3.59±0.96)vs.(4.16±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同一时间点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外侧入路微创通道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而微创技术可减小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57-62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与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诊治的108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从随机化原则,将54例分为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组(A组),另54例分为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组(B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及每次复查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d logue scale, VAS)评分,以及术前及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术后1年、术后3年椎体的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1年、术后3年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结果 10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5),而切口长度相较于A组则更短(P<0.05)。两组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值无显著差异(P>0.05),而B组术后和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Cobb角均明显低于A组(P<0.012 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均安全有效。但Wiltse入路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减少,且切口长度小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组,术后的椎体前缘压缩率以及Cobb角均低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组,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105-110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Endo-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观察腰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断为退行性腰椎滑脱(Meyerding分型Ⅰ~Ⅱ°)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采用OLIF术式治疗,20例患者采用PT-Endo-TLIF术式治疗。观察且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术后3 d、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CT或MRI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矢状位参数的变化。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OLIF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PT-Endo-TLIF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椎间高度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的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分布指数均有增加(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4(L_4)椎体倾斜角、L_1垂线与骶1(S_1)距离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_5椎体倾斜角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手术治疗,OLIF和PT-Endo-TLIF两种手术方式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PT-Endo-TLIF比较,OLIF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椎间隙高度恢复更好等优势,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4.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430-433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大面积脑梗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6年收治的164例大面积脑梗去骨瓣减压患者的资料,对比不同手术时间段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结果患者Spitzer指数提示发病48h内手术患者的预后高于发病48h后的手术患者。当梗死体积大于250cm3时,患者48h内手术的生存率高于发病48h后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脑疝早期患者48h内手术后生存率同48h后手术比较显著提高,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5)。结论发病48h内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早期接受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554-558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TLIF手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TLIF手术(A组)和单纯后路内固定联合一期前路病椎间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术(B组)治疗的28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病椎Cobb角、植骨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2个月(18~27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4.60±59.19)min、术中出血量(346.00±108.90)mL及并发症(1例)显著减少;术后患者下地时间(3.36±1.11)d、住院天数(17.36±4.19)d及病程(13.16±3.94)个月明显缩短,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ODI、ESR、CRP、Cobb角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抗布氏杆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TLIF手术治疗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易操作、出血少、术后下地时间早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154-158
目的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减压术治疗腰5-骶1(L_5-S_1)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诊断为L_5-S_1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根据前瞻、单盲、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术(PETD),B组患者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减压术(PEID),手术由本中心同一高年资、脊柱内镜技术成熟的外科医师完成。记录手术时间、C臂放射次数、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改良Mac Nab疗效。通过CT检查记录术前、术后1年骨性侧隐窝角度。结果共95例患者(A组:n=48;B组:n=47)符合条件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C臂放射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但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末次随访时的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骨性侧隐窝角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ID与PETD是治疗L_5-S_1侧隐窝狭窄症的有效手术方式,且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一期手术技巧及手术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12月的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25岁,平均13.6岁.所有病例均具有逆向内眦赘皮,双跟重度上睑下垂,上睑提肌肌力0~3 mm,睑裂高度2~4 mm,睑裂长度14~22 mm,内眦间距33~40 mm,上睑动度1~3 mm.患者在局麻或全麻下采用内眦和外眦成形术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一次性完成.术后随访3~36月,平均随访24月.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内眦和外眦成形术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一次性完成.术后内眦赘皮消失,泪阜外露,睑裂长度25~32 mm,睑裂高度6~9 mm,内眦间距28~34 mm,上睑动度4~6 mm,重睑线自然美观.术后随访3~36月,效果良好.无睑内翻、睑外翻或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内外眦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 内眦和外眦成形联合上睑下垂矫正术一次性手术矫正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减少多次手术痛苦,手术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经椎弓根复位固定和椎弓根螺钉的弹性设计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应用人湿润尸体脊柱 ,模拟L1爆裂骨折 ,进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 ,测试骨折复位过程中螺钉上的应力变化及其范围 ,分析复位程度与应力应变的关系。结果 应变在复位开始阶段比较小 ,变化平缓 ,当骨折复位达到椎体高度的 75 %时 ,应变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直到复位达椎体高度 90 % ,复位达到椎体高度的 91%~ 95 %时 ,应变曲线变平直 ,最大应变左侧螺钉 98.4±10 .3,右侧 10 1.2± 13.4 ,进一步撑开 ,应变显著增加 ,最大可达 2 0 6 .6 ,且无规律性。应力左侧 (34.6 4± 3.84 )N ,右侧(35 .5 4± 3.6 0 )N ,力矩左侧 (5 .2 0± 0 .5 8)Nm ,右侧 (5 .33± 0 .5 4 )Nm ,两侧螺钉上应力与力矩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椎体爆裂骨折行后路经椎弓根固定 ,复位时 ,复位力矩介于个 4 .5~ 6 .0Nm之间是安全的 ,既可满意复位又可以防止过度撑开造成椎体分离 相似文献
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6)
目的探讨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纳入2003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8~72岁,平均55.6岁。其中5人曾经接受过广泛的胸椎椎板切除手术。采用经后路行前方减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方法(Ohtsuka术式)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即在行椎板扩大切除后,经后方斜向前切除或者漂浮骨化后纵韧带。评估患者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手术效果采用改良的JOA评分和Hirabayashi改良率进行评定。结果随访2~10年,术前JOA评分5.2±1.7(0~9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8.9±2.3(4~11分),平均改善率(68.3±18.8)%(14%~100%)。术后2例出现迟发感染,8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出现血胸。结论经后路行前方减压胸椎骨化后纵韧带的方法治疗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13-17
侧入路脊柱内镜技术是最具代表性的脊柱内镜术式之一,历经脊柱内镜操作系统(YESS)技术、TESSYS技术、偏心环锯技术、可视化成形技术、全可视化内镜技术和开放式手术视角下的脊柱内镜技术等一系列理念创新和变革,跻身易为医师理解和掌握、手术疗效确切、适应证广泛的脊柱领域主流术式行列,并进一步凭借人工智能、各类导航等高科技技术的引入,形成兼容并包的技术集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834-838
目的探讨太冲透刺涌泉配合体针治疗月经性偏头痛(menstrual migraine,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确诊为MM的9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随机分组,每组30例。针刺治疗组釆用太冲透刺涌泉配合体针治疗,药物治疗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组在针刺联合体针治疗的同时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头痛总积分、MM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igrain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SQ)评分、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头痛积分、MSQ评分、CGRP和5-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头痛积分、MSQ评分、CGRP和5-HT均明显降低(P<0.05),且经治疗后的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P<0.05)。针刺联合药物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太冲透刺涌泉配合体针治疗MM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量硫酸镁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效果、用药方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常量硫酸镁。正常组20例,为成年健康献血员。按预设时间抽取肘静脉血,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Mg2+浓度。患者入院时、入院2周分别记录GCS评分。3月随访记录GOS评级并量化评分。观察记录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伤后5 d的不良反应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 sTBI后对照组患者血清Mg2+浓度立即下降,24 h内最低,7~14 d基本正常。治疗组患者伤后2~3 d血清Mg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14 d基本下降至正常。患者治疗2周后的GCS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3月GOS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sTBI后5 d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量硫酸镁治疗sTBI的近期疗效良好;伤后24 h内用药、连用5 d的用药方案是科学、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况及可接受激素替代治疗 (HRT)的程度 ,探讨HRT是否象在西方和国内其他地区妇女中一样 ,能保持或减少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降低 ,改善血脂代谢。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 ,实验组 3 0例病人采用激素补充疗法 ,3 0例未采用干预治疗的围绝经期妇女为对照组。首先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并进行评估 ,然后观察用药前后Kupperman评分、血脂、BMD、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 心理咨询结果显示 ,实验组要求行HRT治疗者之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均优于对照组 ,但对HRT及围绝经期保健知识了解的程度均低。用药前后评分显示 ,实验组用药 1 2月后症状完全缓解率达 90 % ,而对照组中 6 6 %患者症状无改善。实验组用药后BMD保持不变 ,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5 )。实验组用药后TC、TG无变化 ,HDL水平上升 (P <0 0 0 1 ) ,LDL下降 (P <0 0 0 1 ) ,对照组无变化。两组子宫内膜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①西安地区相应群体对HRT缺乏认识和了解 ,相关部门普及围绝经期保健工作的力度不够 ,需政府、社会和家庭的支持。②西安地区围绝经期妇女适宜HRT ,其可保持BMD ,改善血脂 ,保护心血管 ,提高该群体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川乌中毒犬脊髓及脊神经病检时采用两种染色方法 ,发现其对脊髓腰段、胸段灰质内运动神经元有明显的损害 ,表现为神经元肿大、胞浆淡染、空泡变及神经细胞坏死崩解 ,可见卫星现象及噬神经细胞现象 ,Nissl小体崩解成微细颗粒。说明脊髓运动神经元是其毒性的又一重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