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Fluent软件计算了不同进气端结构和形状的中重型卡车催化消声器载体前端面进气均匀性和进出口总压差,分析了其流场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催化消声器流场特性与发动机排气量有关,载体前端面进气均匀性和进出口总压差对于分析流场特性至关重要;添加挡板后载体前端面进气均匀性和进出口总压差均增大,添加竖挡板的流场特性最佳;进气管直径收缩40mm和排气管直径扩张40mm的流场特性较好;当发动机转速分别为900、1 900r·min-1时,催化消声器优化后载体前端面进气均匀性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2%、1.6%,进出口总压差比优化前分别降低了57.5%、63.9%,结构优化对降低进出口总压差效果明显;与桶型催化消声器相比,箱型催化消声器的载体前端面进气均匀性增加;选择催化消声器还应考虑空间布置与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消声器性能的优劣是降低汽车进排气系统噪声的关键因素。对小型汽油机汽车来说,进排气系统的噪声有时比发动机自身的噪声还要高。通过对捷达伙伴轿车的发动机进行降噪分析,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消声器模型并进行仿真,运用Gambit软件建立三维消声器网格模型,用Flunt软件进行消声器的流体分析,尤其对进口速度、压力进行了仿真,计算传递损失。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动机进气噪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进气噪声降低了3dB,基本实现了降低车辆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即经济又快捷的检测车用乙醇汽油中的清净剂。车用乙醇汽油加清净剂和未加清净剂的可淋洗胶质检验,可以用来判定车用乙醇汽油中是否加入了清净剂及加入的清净剂是否具有清除发动机进气系统沉积物的效果。这为车用乙醇汽油清净剂的推广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监督执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由旁支管和扩张式消声器组合而成的消声器,利用ANSYS的动力学及声学模块,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声学分析,得到该组合消声器的固有频率和消声插入损失曲线。对旁支管和扩张式消声器分别进行声学分析,得到它们的消声插入损失曲线。仿真分析发现:组合消声器在发动机基频排气噪声及低频谐次波处有很好的消声效果,与单独的旁支管和抗性消声器相比,其消声效果有明显提高,达到了设计要求。该仿真结果可用于预测消声器的性能,并判断其结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由旁支管和扩张式消声器组合而成的消声器,利用ANSYS的动力学及声学模块,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声学分析,得到该组合消声器的固有频率和消声插入损失曲线。对旁支管和扩张式消声器分别进行声学分析,得到它们的消声插入损失曲线。仿真分析发现:组合消声器在发动机基频排气噪声及低频谐次波处有很好的消声效果,与单独的旁支管和抗性消声器相比,其消声效果有明显提高,达到了设计要求。该仿真结果可用于预测消声器的性能,并判断其结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COMSOL软件模拟直通穿孔消声器内声波传播过程,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较为吻合。为此,本文借助其系统地研究扩张比、扩张腔长度、穿孔孔径和穿孔率等参数对实际发动机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消声器传递损失随着扩张比增大而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断缩小;扩张腔长度仅对大于250 Hz频段内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其值越大消声器高频消声效果越好;穿孔孔径对小于500 Hz频段内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较小,但在其它频段内消声器传递损失随穿孔孔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穿孔率不断增大消声器传递损失在小于250 Hz频段内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在其它频段内呈不断减小的趋势,且减小的幅度不断缩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一型号柴油发电机组的排气为背景,通过给定的排气参数和条件进行消声器的结构和性能的设计,并运用流体软件gambit和fluent进行建模。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消声器的流场和消声量。结果表明设计的消声器的消声量可以达到25分贝以上。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现有的阻性和抗性消声器理论计算公式的缺陷和局限性,说明了用边界元法计算消声器性能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针对轴对称的消声器这一具体声学结构,从基本积分方程出发,导出了Helmholtz方程基本解的具体表达式。从理论上说明了如何用边界元法来解决轴对称消声器的声学性能计算。并用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给出了直观的对比表与图,证明了用边界元法计算结果是可靠的,为消声器产品的CAD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分  相似文献   

9.
内插管抗性消声器的CFD仿真及压力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FD技术,对典型内插管式消卢器的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内插管的长度改变时,消声器内部速度及压力损失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典型结构消声器的试验进行了分析.发现,内插管长度越大,消声器的压力损失越小;兼具前后内插管的消声器压力损失比较小,并且前长后短型内插管消声器的压力损失小于前短后长型;随入口流速增大,压力损失呈抛物线规律增大.仿真和试验研究发现,在相同入口边界条件的前提下,压力损失仿真结果为2 305.883 Pa,试验测量结果为2 009 Pa.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消声器建模,并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气流再生噪声的峰值频率即为消声器的共振频率;通过气流再生噪声的计算得出不同结构参数对消声器共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振腔形状及高径比对消声器的共振频率均有影响,当共振腔形状为正方体时,共振频率最高,共振腔为球体时,共振频率最低;当高径比为0.6时,共振频率最高,随着高径比的增大或减小,共振频率向两端都在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燃油消耗迅速增加,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峻。汽车的污染物排放、燃油消耗量和运行经济性受汽车实际行驶工况的影响较大。在分析国内外行驶工况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车辆在城市混合道路上经历加速、匀速、减速、怠速各种工况变化的行驶情况,定义能耗、能态、能量利用率的概念,利用车辆没有制动行驶克服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下的自由行驶距离构建能量利用率模型,并将此模型在我国市区的行驶工况下进行应用,计算出标准工况下的能量利用率。研究表明:车辆的能量利用率不到40%,提升空间较大,为减少能源消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路尧 《交通标准化》2014,(11):19-21,24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国内交通环境的压力下未来非机动车数量将会进一步增长,然而与之相配套的基础停车设施研究却较为落后.结合城市集约化的用地特征以及现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服务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景观式停车设计方案.主张以科学性、生态性、地域性与现代性为原则,在保持停车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机非隔离带非机动车停车设计衍生为城市公共景观的一部分,并根据这一设计目的,进行了概念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行驶工况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能量消耗研究模型,提出了能耗、能态、各种能量利用率的概念。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基础上根据车辆在加速、减速、怠速各种工况下的行使距离及自由行使距离建立了多种能量利用率模型;将此模型在欧洲十五工况法下进行应用,计算轻型车相应的全行程利用能量利用率、半行程能量利用率、自由行程能量利用率。结果表明:能量都没有被有效利用,有很大提升空间,为汽车在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机动车发展规模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发展问题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研究武汉市机动车拥有量现状,分析影响武汉市机动车拥有量规模的主要因素,寻找适合武汉市机动车发展的增长曲线,通过多种预测方法对武汉市机动车拥有量进行预测。力求科学的预测未来武汉市机动车的发展规模,为制定机动车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梳理了人工智能算法在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实例和国内外相关文献,概述了铁道车辆动力学仿真中常用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归纳和评述了 2种学习算法在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中的应用分类;从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动力学性能预测与动力学性能优化等方面入手,详细讨论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在力元建模和仿真、轨道不平顺...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尚未从交通角度出台路口处设立电子显示屏的相关技术要求。参考国内部分城市广告牌的设置规范,并结合交通工程的专业知识,从电子显示屏尺寸、驾驶视角影响、驾驶行为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金华市机电大楼楼顶设立的电子显示屏为例进行研究,以期减小显示屏对交通影响,保证车辆安全行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数据已经成为决策者高度关注的信息. 论文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能耗统计数据与国际统计口径的差异,认为目前中国的统计中缺少了对社会及私人汽车、摩托车、低速汽车(农用运输汽车)等的能耗数据. 建立了基于车辆使用的交通能耗测算模型,计算了相关参数. 结果表明,依国际口径修正后,2007年中国交通运输石油能耗占全部石油终端能耗的比例为60.1%(按国内统计数据为36.4%),交通运输总能耗在全部终端能耗中的比例为12.7%(按国内统计数据为8.1%). 同时比较了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交通能耗水平数据,发现中国人均能耗及交通运输能耗比例虽然相对比较低,但近几年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