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微生物固化后的红粘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不同初始围压下的CTC试验、RTC试验、TC试验,探究不同应力路径下微生物固化后的红粘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和铁细菌固化后的红粘土在CTC剪切路径和RTC剪切路径下抗剪强度峰值比原重塑土样有提升,TC剪切路径则降低;对比3种应力路径下的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巴氏芽孢杆菌和铁细菌固化的红粘土相比于原重塑红粘土有效粘聚力增加,有效内摩擦角减小,红粘土强度得到提升,且巴氏芽孢杆菌对红粘土的固化效果优于铁细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红粘土隧道地基后的长期变形,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结合某大断面红粘土隧道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探讨红粘土隧道地基固结机制。结果表明:红粘土在实际工程性质中表现出超固结性,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根据红粘土压缩沉降特性进行地基加固,经高压旋喷桩加固后,30m沉降范围内,地基中心最大沉降为7.83mm,未出现较大不均匀沉降,研究结果可为红层隧道地基处理方式的优化及长期变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了解获得高浓度氟化物在红粘土中的吸附特性,建立动态垂直土壤柱状物理试验模型,在实验室尺度下,配置高浓度的氟化钠溶液,获取不同土壤层位的氟化物浓度并绘制穿透曲线,分析得出高浓度氟化物在红粘土的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广西红粘土的成因及其结构特征,对广西三个变电站工程红粘土原状土与扰动重塑后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分析,广西红粘土经过扰动重塑后,红粘土的粘聚力c变化显著,重塑后红粘土的粘聚力显著减小、内摩擦角(φ)值变化较小。重塑后c’值只能恢复到原状土c值的60%左右,而重塑后φ’值能恢复到原状土φ值的85%~95%。  相似文献   

5.
对昆明市某训练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利用钻探勘察手段,辅以现场原位测试试验,结合室内物理力学对94件原状土样进行试验,得到地基土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结果表明:场地表层土为人类活动形成的素填土及植物层,其下分布第四系坡洪积相(Qdl+pl)的黏性土、含砾粉质黏土和坡残积相(Qdl+el)的原生红黏土层,下伏基岩为石炭系下统大圹阶组(C1d)石灰岩。由场地剪切波速初步判定训练基地地基土的类型为中软土。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天津港软粘土的蠕变特性,为码头设计和岸坡变形整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对天津港典型的淤泥质粘土和粉质粘土进行蠕变试验研究,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试验,得出了基于Singh-Mitchell模型的淤泥质粘土和粉质粘土蠕变参数,由此确定的蠕变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较好,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酰胺(PAM)改变软粘土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工程、人工岛工程中大量吹填软粘土需经地基处理后方能进行后续工程,软粘土的性能直接影响工程进展。本文通过室内试验探索了软粘土经聚丙烯酰胺絮凝后的沉降速率、体积变化和渗透系数的改变;并对聚丙烯酰胺改变粘土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聚丙烯酰胺的类型、添加量)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能够改变土体结构和渗透、沉降性能,添加量的改变及聚丙烯酰胺的类型均会明显影响粘土性能。  相似文献   

8.
粘土含量对粉沙质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泥沙沉降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整理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粘土含量对粉沙质泥沙沉降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泥沙沉降速度同时受泥沙中值粒径d50和粘土含量p0.004控制;沉降速度ω随泥沙中值粒径d50增大而增大;粘土含量较小时,沉速随p0.004增大而减小,粘土含量较大时,沉速随粘土含量增大而增大;粘土含量对泥沙沉速影响的分界点为20%~25%。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15,(6):481-485
依托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拟在水槽中进行波浪-结构物-软粘土地基相互作用的试验,由于软粘土地基的制备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大水槽的建模和试验成本远远大于小水槽,受项目工期、试验场地和试验费用的制约软粘土地基试验可重复性较差,由于缺乏在大水槽中进行类似试验的经验,故先在已有沙地基上进行预备试验。文章针对已在大比尺波浪水槽中开展的波浪-半圆型防波堤-沙地基相互作用的试验,从模型的设计与半圆型沉箱的制作、土压和孔压传感器的布置和钻孔埋设技术、半圆体沉箱的吊装技术以及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从而为大比尺波浪水槽中进行波浪-结构物-地基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套合理可行的试验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道港口》2015,(4):339-344
目前许多港口与海岸工程建设在深厚软粘土地基上,荷载作用下软粘土土性指标的变化成为工程设计中关心的问题,而固结度和上部结构物产生的竖向荷载是影响地基土体土性指标的主要因素。针对烟台港淤泥质粉质粘土原状土样,通过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不同固结压力、不同固结度下软粘土抗剪强度和土性指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荷载作用下软粘土的抗剪强度和土性指标基本随固结度和轴向偏应力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粘聚力增长幅度十分显著,而内摩擦角增长幅度相对较小。根据试验数据,提出工程设计中考虑荷载作用的土性指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挤实砂桩加固饱和软粘土岸坡地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实际工程现场原位试验观测,对于挤实砂桩加固饱和软粘土岸坡地基的效果进行了多方法的研究,并对观测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挤实砂桩加固饱和软粘土岸坡的作用效果明显,形成砂桩复合地基,提高了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加了地基的抗滑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托盐城港响水港区某真空预压工程,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及数值模拟分析,对软粘土变形进行研究。提出软粘土主固结过程中考虑蠕变效应的计算模型,利用PLAXIS对该试验场地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对比了常规计算模型和该模型的差别,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可知,摩尔库伦模型低估了软土在固结过程中的沉降,而基于软粘土蠕变固结模型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反应场地在预压过程中的沉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天津滨海饱和重塑软粘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静、动应力组合影响下软粘土的累积变形规律。基于静蠕变理论,提出一种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轴向循环累积塑性应变经验模型,其中,用双曲线函数来表示软粘土轴向累积应变与循环次数的关系,用指数函数来表示累积应变与相对偏应力水平的关系。以有限元软件ABAQUS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通过用户子程序CREEP将该模型嵌入有限元数值模型中,并利用室内三轴不排水循环蠕变的试验结果对本文经验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将该数值计算模型应用到防波堤工程实例中,分析了软土地基的循环累积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软粘土地基上港口与海岸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珠海港地区软粘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以丰富的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标贯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资料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各软黏土层的物理性质、抗剪强度、压缩固结特性和渗透性,并对可能带来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对于类似地区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位骤降是影响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质边坡在水位骤降时坡体内形成的渗流力要远大于渗透性较好的边坡坡内产生的渗流力,所以更容易发生边坡变形、失稳。文章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研究广西右江沿岸饱和粘土渗流特性和渗流作用下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在不同围压状态下,该地区饱和粘土比降—渗流速度、渗透压力—粘聚力、渗透压力—内摩擦角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同时对其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相应的拟合函数。  相似文献   

16.
SHANSEP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淑云  顾小芸 《中国造船》2003,44(Z1):466-470
SHANSEP方法是一种评价粘土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有效、可行的室内试验方法,但国内尚未普及.作者通过用SHANSEP方法进行的连云港海洋粘土的等向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结果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几种粘土具有很好的可比性,说明该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由此,呼吁我国工程界,尤其是海洋工程界,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去.  相似文献   

17.
徐磊 《珠江水运》2021,(7):86-87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加压式套管冲击排水强夯法的工法原理,又以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一期工程码头后方陆域堆场软基处理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加压式套管冲击排水强夯法在长江流域,长江冲(沉)积地质条件下的实施方法,通过对施工区域现场试验的数据分析,研究了加压式套管冲击排水强夯法可行性,并做出总结,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道港口》2016,(3):298-305
近海工程在波浪等循环荷载的作用下,地基中的软粘土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和变形,影响上部结构的稳定性。本文以烟台港的淤泥质粘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动三轴试验,以围压、静偏应力、动应力、荷载循环次数等为变量,探讨了不同工况下淤泥质粘土的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累积塑性应变随着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先迅速增大,而后增速减缓,最终应变值趋于稳定;累积塑性应变受不同围压值的影响不明显,但是静偏应力比、动应力比越大,其初始增速越快,最终达到的稳定值越大。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综合考虑围压、静偏应力、动应力、荷载循环次数等影响因素,提出能够合理描述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的双曲模型,并应用于烟台港实际工况,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9.
《水道港口》2015,(5):425-431
近年来随着内河航运业的发展和船舶大型化的趋势,船行波对内河航道岸坡的稳定性影响不容忽视。船行波是一种动荷载,长期作用于内河表层饱和软黏土,对其刚度和强度影响严重。通过动三轴试验模拟了船行波对内河饱和软粘土的刚度和强度的影响,并对动三轴试验后的土样进行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船行波荷载长期作用后内河表层软粘土的强度弱化。通过研究建立了考虑循环荷载比的软化指数经验公式;建立了考虑循环荷载比的土体残余应变计算经验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体强度折减与残余应变的关系;最后依据莫尔库伦准则给出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强度折减系数与循环应力比关系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0.
利用GDS多功能三轴仪对宁波地区原状粘土进行了不同应力路径作用下K0固结三轴压缩试验,探讨了增P、等P和减P3种应力路径条件下宁波粘土的应力-应变、孔隙水压力和强度特性,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粘土的总应力路径和有效应力路径特性。结果表明,总应力路径和有效应力路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应力路径下q-ε1非线性关系明显,土体呈现弱软化型;不同应力路径下土的峰值强度和土中孔隙水压力差异明显;应力路径对粘聚力影响较大,对内摩擦角影响不大,有效强度指标则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