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洪丽 《中国海事》2013,(8):26-28,31
文中通过分析美国关于海上钻井平台的油污损害赔偿规定责任限额及丧失的条件,提出中国应该建立独立的海上钻井平台油污损害赔偿的责任限制,同时提出建立责任限制制度的配套措施,规定责任限制丧失的条件和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海运大国,是世界上拥有海员最多的国家。我国法律对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急需完善。文章针对现有的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责任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阐述,以探寻更为合理的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张丽娜 《中国水运》2007,7(1):257-258
美国“9·11事件”之后,国际社会开始对海上反恐怖主义活动进行立法,从而形成了海运安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美国的海上反恐立法及国际海事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等制定的国际公约,港口安全、船舶安全和集装箱安全是他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海上反恐立法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港口安全制度、船舶安全制度和集装箱安全制度表明了国际海运安全制度的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我国海上危险货物运输数量和种类的迅速增长,船载有毒有害物质(HNS)的污染风险越来越严峻,HNS运输造成的海洋污染损害赔偿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加入《1996年关于海上运输有毒有害物质的责任和损害赔偿的国际公约》(而且HNS公约本身也尚未生效),国内也没有建立有关HNS污染的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徐国平 《中国水运》2006,6(11):253-256
随着船舶油污损害的加剧,我国正酝酿制订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专门立法。本文提出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应由四大基本制度构成,即适用范围制度、赔偿主体制度、赔偿范围制度、赔偿限制制度。  相似文献   

6.
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责任限额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法律对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规定并不完善,作为民法之侵权行为法和海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制度,其理论基础研究在民法学界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现有法律法规对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之责任限额规定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一般的民法理论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的建议:即在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中,应逐步缩小涉外与国内的差距,使赔偿限额最终趋于一致,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海上人身伤亡最高赔偿限额不应适用。  相似文献   

7.
船舶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污染损害是民事侵权的一种,属于特殊的海上侵权行为。由于该类货物的事故性侵权往往会造成巨大损失,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我国相关损害赔偿机制尚不健全,本文试从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责任限制、补偿基金四个方面讨论应当如何构建我国船舶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污染损害的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利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海洋污染损害赔偿有关国际公约的研究和发达国家的立法现状分析,指出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损害赔偿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责任保险制度引入海洋环境保护领域,设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和完善船舶油污责任保险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上曾发生多起重大船舶污染事故,使国际社会日益重视船舶污染损害,推动了以《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1971年设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国际公约》为标志的国际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的设立和发展。各国也纷纷对船舶污染损害赔偿进行国内立法。各国国内法的规定以美国《1990油污法》的设立和完善为标志。  相似文献   

10.
海上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则,既取决于其目的及实现条件,又受立法与政策的制约和影响。文中讨论了全部赔偿、限定赔偿以及减损赔偿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了合理的赔偿范围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1.
张慧 《珠江水运》2007,(2):32-35
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问题错综复杂,本文力图从民法关于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一般原理出发,结合海商法的特点,就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运作和管理机制,介绍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美国油污损害责任信托基金和加拿大船舶油污基金各自的设立依据和特点,从基金赔付的范围、索赔顺序、对赔付决定异议的处理、代位求偿权制度等4个方面将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与这3个国外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进行比较,从完善国内相关立法、赋予基金代位求偿的权利、确定对我国基金赔付决定异议的处理方式、对油污事故应急处置费用的赔付作出专门规定、加强与油污保险人的合作等5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机制建立成功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海上溢油应急先进技术和油污损害赔偿的经验,提高我国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污染损害赔偿的水平,交通部海事局组织了由各直属海事局共17人组成的“交通部海上溢油应急技术代表团”于2002年5月31日至6月20日在美国进行海上溢油应急技术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不仅开拓了海上防污染监督管理工作的视野,同时对加快完善我国海上溢油反应机制的思维有了较为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璠  于静 《中国海事》2006,(5):38-42
在我国,石油等能源大多是通过海洋进行运输,随着能源运输量的大幅度增加,海上油污事故时有发生。石油等有害物质不仅严重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而且会对海水养殖、沿海港口作业、沿海运输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从保护海洋环境、制裁污染责任人角度对责任人行政性处罚方面的规定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却没有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赔偿方面的专门立法。我国海事法院在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案件时应适用什么法律目前争议极大。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包括: 《1969/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以下简称 CLC)、《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相似文献   

15.
文中对船舶碰撞导致油污损害赔偿纠纷中当事双方如何承担赔偿责任的三种观点进行利弊分析,结合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发展形势,提出明确区分船舶碰撞法律关系和油污法律关系,将漏油船作为油污损害的责任主体,并逐步完善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立法,有效发挥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作用,为船舶油污受害人提供充分赔偿。  相似文献   

16.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国际公约和美国立法的形成和发展存在基本原理:侵权归责原则客观性、责任保险强制式、赔偿责任基金制、赔偿范围扩大化、赔偿责任有限性。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的建立也应以这些基本原则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夏亮 《中国水运》2009,(7):96-97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是《海事诉讼程序法》设立的一项特别的法律制度。但是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还有若干不完善之处。本文以一起近年来较大的船舶碰撞导致的海洋污染事故为例,分析了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损害赔偿中适用该制度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探寻这些问题发生的法律层面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多年以来,美国海上救助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先列,找出中国与美国在海上救助水平上的差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海上搜救管理体制、救助装备、应急反应速度、搜救立法、搜救志愿服务和教育培训6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海上救助水平进行对比探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我国海上救助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中国海上危险货物运输数量和种类的迅速增长,船载有毒有害物质(HNS)污染风险越来越严峻,HNS运输造成的海洋污染损害赔偿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加入《1996年关于海上运输有毒有害物质的责任和损害赔偿的国际公约》,而且HNS公约本身也尚未生效,国内也没有建立有关HNS污染的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对油污损害赔偿中的纯经济损失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艳萍 《珠江水运》2006,2(11):29-31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海上石油运输越来越频繁,以此同时,海上油污损害事件却成为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为了减少损害的发生,更好的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国际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油污损害赔偿的责任公约和基金公约。虽然这些公约对油污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有一些帮助,但是对油污损害赔偿中纯经济损害的赔偿问题,公约和各国法律都有不同的态度,提出对纯经济损害赔偿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