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了保护港口水域和航道,分析港口航道规划设计,阐明航道规划设计原则,并对具体的规划设计和安全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与安全评价分析,提升航道服务质量保障船舶安全通行,推动港口功能性和服务性的体现,促进水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以宽 《中国水运》2009,(12):58-58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航道发展的必然需求 把安全管理提升为安全文化建设,应该是航道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航道部门在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将为全体职工认可和恪守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3.
刘长俭  袁子文 《水运工程》2020,(10):106-109
针对长江口航道发展问题,对航道面临的形势要求、现状条件进行研究,采用航道服务供给与实际需求对比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江口航道总体通航能力、南槽航道通航水深、南港航道通航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北槽通航管理、推进南槽一期工程建设、研究北港航道开发建设、提升南港航道通航安全水平、谋划北支航道发展方向等建议,希望能为"十四五"期长江口航道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港口与航道是重要的交通资源,在工程施工当中进行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效益,建设我国的高效交通网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目前港口航道工程的整体安全管理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优化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效果的对策,以提升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地区内河限制性航道等级提升改建工程中,通过对航道尺度、船舶水线以上高度、通航水位、通航安全及桥梁改建难度的综合分析,提出近期跨航桥梁拆建方案和保留桥梁通航安全保障措施,为内河航道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面对航道、桥梁等设施自身条件落后的现状和船舶大型化趋势,为提升航道通航安全以及桥梁设施的安全,有必要对上海市内河跨航道桥梁的现状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研究其安全隐患处置对策,为下一步工作的展开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段原昌 《水道港口》2018,(1):119-124
针对长江山区航道通航环境复杂船舶安全航行压力大,建立了基于移动平均法的航道水位预测模型,拟定了能见度传感器布设方案并形成了信息采集软件,解决了控制河段通航环境信息采集技术问题;同时建立了基于电子航道图的长江上游山区航道助航集成服务平台,实现了山区航道安全航行与可视距离预警以及控制河段通行指挥指挥等功能,为长江山区航道通航服务水平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绞吸式挖泥船在航道疏浚施工中具有效率高、易操作、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河道疏浚和维护中,在提升航道通行能力、保障航道运输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对绞吸式挖泥船航道疏浚相关理论概述基础上,从施工工艺、排泥管线布设、开挖模式等三方面提出了优化举措,并就提升疏浚施工质量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研究绞吸式挖泥船在航道疏浚施工中的相关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江口深水航道船舶趋于饱和的问题,进行长江口智慧航道构架的初步研究。采用物联网监测技术和安全预警调控技术,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部分传感设施以及时空信息数据体系和信息云平台等建设,构筑长江口智慧航道,对提高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行效率、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运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对航道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大规模的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不断地开工建设,就必须针对内河工程的特点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就通扬线海安段航道整治工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何乐 《水运工程》2016,(1):48-51
长江航道要素感知系统是“智能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布设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对船舶安全航行、航道资源有效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长江航道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航环境对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布设技术的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完成了布设评判数学模型。总结归纳了长江航道要素感知设备布设选址规则,可为更加高效地使用航道要素感知设备、提升航道利用率提供指导性建议,从而优化航道要素感知设备的布设方案,提高航道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由长江涪陵航道处开展研发的"一种实现碰撞检测的浮标"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新型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浮标碰撞检测系统"再添新成员。该处立足航道生产需求,积极围绕"数字航道"建设开展科技创新,着力提升航道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三河船闸拆除重建工作,分析长期超负荷运行、严重老化的三河船闸在其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设计标准与航道条件不配套、制约金宝航道效益发挥等问题,从5个方面阐述三河船闸拆除重建的必要性:是解决船闸自身安全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保障过往船舶通航安全的需要;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充分发挥金宝航道功能的前提;是管理部门提档升级的前提。为确保船闸运行安全,提升航道通行能力,充分发挥金宝航道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三河船闸的拆除重建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郑红 《中国水运》2012,(10):60-61
荆州航道管理处荆桥基地在履行承诺中提升素质,在提升服务中赢得口碑,在加强管理中彰显形象。今年以来,长江航道全线开展了"三个一"活动,荆桥航道维护基地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扎实开展"三个一"活动,争创一流,取得了可喜成就,赢得了各界的赞许。注重承诺,确保荆桥辖区航道畅通太平荆桥基地辖区太平口水道既是各级领导关注的焦点,也是荆江水道"瓶颈",维护难度极大。为实现航道更畅通,自身更安全的目标,更好的服务"极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修复苏申内港线西段航道两侧破损的护岸,恢复航道的航运功能,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需要对苏申内港线西段航道护岸进行改建。根据现状老护岸的实际情况、航道规划和生态要求,提出"以岸造景,以景建岸"的护岸改造理念,并针对航道的不同水域,设计4种护岸结构型式,用于改建老护岸。护岸经改建后,护岸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得到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之间的适应性,测算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的适应程度,选取汉江航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与航运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以航道条件、航道管理、通航保障、航道安全保障、航道信息技术等5个方面为着眼点,构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2014―2016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不适应",2017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欠适应",2018年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基本适应"。改善航道建设与航运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可从提升航道等级、加强航道管理、提高航道通航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贸易货运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为控制货物运输经济成本,港口水域船舶运输率持续提升,为船舶进出港口提供安全、高效的航行通道,也成为海航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文章以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为中心,阐述了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理论,剖析了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方法,并对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进行了评价分析,以期为港口水域航道规划设计提供合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彭厚德 《水运工程》2013,(4):139-141
结合湘江下游2 000吨级航道建设,分析现有跨河桥梁对航道等级提升的影响,提出对通航净空不够的桥梁,应根据现状船型分析碍航天数,并综合考虑桥梁改造难度确定处理方案,既保证通航安全,又兼顾航道升级的经济可行性,不能机械执行《内河通航标准》.  相似文献   

19.
澜沧江是一条山区峡谷河流,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道建设工程为云南省水路交通5年大会战及"十三五″期的重点项目,在整治和提升该航道的施工过程中,水上施工安全管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航道测绘中的航道地形测量,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测绘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将其应用在航道测绘引起了航道测绘工作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有效的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实施航道地形测量以及提升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则成为当前技术应用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文章针对三维激光扫描仪在航道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