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随着建筑市场的开发,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业主关注的重点内容,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本文着重对建筑屋面及厨房、卫生间等关键部位的防水施工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对多层民用住宅建筑排水的设计来说,排水管道的顺畅能够保证建筑正常的使用。在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环节需严格的执行有关规定和规范。减少排水堵塞可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必要和合理的技术措施,对建筑排水过程中排水系统的选择以及排水管道施工以及布置进行分析探究,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筑垃圾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增加了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难度,同时加速了对土石资源的消耗。为协调城市建设与城市建筑垃圾之间的矛盾,研究提出以建筑碎石作为建筑再生料,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中。结合上海S7公路(月罗公路—宝钱公路)新建工程,介绍建筑碎石在"永临结合"施工便道中的施工工艺、填筑方案及质量验收情况,充分论证了建筑碎石循环利用于道路路基工程中的可行性,为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提供了一个极具应用价值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对于建筑的装潢来讲,好比一个人的面貌一样,是给别人第一印象的直接体现,我们要掌握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控制的要点,只有控制好这些要点才能够更好的装饰我们建筑的“面孔”,我们要作好“质量、进度、投资、工期”这些能够影响建筑装饰工程的因素,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补充、更新、调整与检验,达到建筑的预期值。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有关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控制的要点,从进度、质量、管理方面综述讨论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路基填筑中建筑垃圾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安市三环路拆迁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筑材料为例,简单介绍建筑垃圾分层填筑的施工方法.并对基底处理、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指标以及压实度、弯沉值等试验检测结果进行介绍.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筑渣土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有效途径.文中阐述了建筑渣土用作路基填料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施工碾压设备组合、碾压遍数、填料松铺厚度等关键施工技术参数及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在我国现代社会中应用的日渐广泛,新的建筑技术在社会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巨大关注。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存在,通常建筑工程中会出现因受到水的侵袭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等产生影响的现象,同时这还会对建筑使用者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中,必须对建筑工程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对其防水现象进行防治。本文将着重介绍公民建施工中防水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建筑垃圾回填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回填材料进行再利用,考虑建筑垃圾相对于普通填料的特殊性,通过对现有工程的总结和研究,提出了回填路基所用建筑垃圾的技术指标及要求。此外,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建筑垃圾回填路基的施工工艺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建筑垃圾回填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从而为建筑垃圾回填路基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拱桥改造加固新途径——梁拱式拱上建筑新桥型专题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鼎  杜志刚 《公路》2001,(12):60-62
介绍拱桥维修和加固改造中的一种新方法。通过拆除拱式拱上建筑中的拱上填料、侧墙、护拱等传力结构,从拱背上加强拱圈,变拱式拱上建筑为梁拱式拱上建筑,在加强拱圈的同时,不能减轻桥跨结构的自重。这种加固方法,质量较好,造价较省,施工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开始关注的不仅仅只是建筑物本身的质量和外观,也开始对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给予高度重视。根据资料显示,城市生活的用水量逐年上涨,而水源水质却与用水量呈反比例状态,逐年下降。因此,我们应该在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时保证工作更为严谨,认真细致的对待每一个环节,加强完善施工管理,确保高质量的施工技术,不容忽视每一个微小细节,合理运用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使排水管道的安装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在对建筑渣土室内基本性能试验和改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建筑渣土作为市政道路路基填筑的现场碾压试验、弯沉试验和沉降观测,得到了压实度与碾压遍数、碾压沉降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填筑后的弯沉值和沉降量,提出了建筑渣土作为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材料合理的结构形式、碾压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关键技术,为大规模施工建筑渣土填筑市政道路工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志兴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30-33,M0006,M0007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沿线拆迁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能节省工程造价、节约自然资源,海能解决因建筑垃圾堆放产生的环境问题,保障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垃圾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快、碎石等组成,是很好的路基填筑材料,经过简单的分选、挑拣,直接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建筑垃圾颗粒大小不一,需要进行破碎,提出建筑垃圾在路基填筑层位采用羊足碾碾压破碎,结合振动碾压和铁三轮静压,实现建筑垃圾路基碾压密实。建筑垃圾有卡车运至路基填筑现场,现场松铺厚度不超过40 cm,倾倒后采用推土机由前向后倒退摊铺,尽量将大颗粒建筑垃圾铺在下部、细颗粒建筑垃圾铺在上部,先采用21 t羊足碾碾压6-10遍,保证路基表层颗粒粒径不超过10 cm;21 t振动压路机碾压3~6遍、22 t铁三轮压路机碾压3遍.提岀建筑垃圾路基质量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汕湛高速公路吴川支线建设项目为依托,通过室内试验对建筑废弃物的压实度、CBR值、渗透系数等进行了分析,结合换填试验段总结了换填建筑废弃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同时通过室外试验对建筑废弃物作为浅层软基换填的基底承载力及路基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建筑废弃物是一种承载力较好的筑路材料;采用建筑废弃物换填浅层软基,既确保了路基基底的承载力,提高了路基填筑的稳定性,又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还有利于环保、节能。  相似文献   

14.
《桥梁建设》2005,(5):48
《工业建筑》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中冶集团建筑研究院主办,1964年创刊。多年来一直本着指导性、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的办刊宗旨,重点报道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和基础、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及开发技术,突出工业建筑、钢结构、鉴定加固技术等特点;优先报道国家、省部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内容丰富翔实,理论结合实际。适于土木工程界广大科研、设计、教学、施工等专业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相似文献   

15.
李芳 《中国电动车》2011,(12):19-21
本文针对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与结构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设计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虹桥枢纽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建筑废弃物急需外运处理的现状,通过研究将原计划外运的建筑废弃物作为筑路材料,在对其加工处理并添加不同剂量、不同组分的固结剂后,使固结材料达到我国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以此来替代枢纽新建道路原设计所采用的路基、垫层以及底基层。在室外试验路铺筑的基础上,总结并形成《建筑废弃物用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市政道路施工及验收导则》,用于指导工程施工及验收;同时已初步形成产能,可以就近供给、满足枢纽内道路工程需要。枢纽内的建筑废弃物就地减量化、资源化应用于道路工程,起到了降耗减排、节约资源、降低造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建筑废弃物围城现象益发严重,建筑废弃物在路基中的再利用能有效解决其占用大量土地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文中阐述了建筑废弃物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艺,提出了施工碾压设备组合、碾压遍数等关键施工技术参数及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在大拆大整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的特点及性能指标,及其在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景观工程等建筑物、构筑物、铺设物中的具体适用部位和场合,以期能为温州市及相关地区对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各类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拆迁改造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无序堆放问题越来越严重,将建筑废弃物应用在高速公路上路床填筑施工中,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建筑废弃物再生材料应用在机西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上路床施工中,对上路床填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检测分析建筑废弃物上路床填筑施工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建筑废弃物应用于上路床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21,66(8):284-288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的战略目标,以装配式建筑为主、公路市政等领域预制构件同步发展的装配式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工业化正在向"规划咨询-设计研发-生产安装-施工装修-运营管理"五位一体的系统化和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这既是解决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效益、高效、绿色、高质量等一系列瓶颈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全面推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介绍装配式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未来对策思考等内容,可以预见,推动建筑业工业化、装配化发展将是大势所趋,同时在企业实际实践中,应注重同数字化发展的融入和创新,实现产业链的拓展和过程阶段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