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车机是发电厂、钢厂等大型企业实现煤炭整列车快速卸车的重要设备。工作方式是利用翻车机将重车翻转180°,把煤炭倒入煤巷之中,然后利用输送带将煤炭送入到指定地点。为确保安全运输,必须保证使用翻车机卸煤时,不损伤货车车体。据统计,运煤货车使用翻车机后,车辆配件损坏和丢  相似文献   

2.
为及时发现信号设备故障,确保各种信号执行机构联锁动作的正确性,增加额外的监控设施实施对站场信号设备工作状况进行监控。远程铁路站场信号监测系统在铁路站场信号设备层采用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一种网络化测控技术),实现对各类铁路站场信号的实时监测,利用通常用于提供互联网INTERNET网页服务的WEB服务器进行数据集中、管理和发布。通过WEB服务器将站场信号系统与铁路通信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站场信号不仅可以实现实时检测记录、联锁关系监督、错误和故障报警、以及通过互联网向行调和运输指挥中心的自动传送。  相似文献   

3.
刘丹 《铁道货运》2023,(1):12-19
煤化工项目以煤炭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项目通常位于煤炭矿区或水陆交通枢纽地区,项目投产后在设备非检修状况下,应保证连续性运转。结合具体煤化工项目,按照大运量、高连续性、高可靠性的原则,分析输煤铁路卸车系统和交接站布置形式及选址,重点研究翻车机卸车方案和底开门漏斗车卸车方案,结合铁路功能定位,优选翻车机卸车方案。在满足运量需求的情况下,将利用率和翻卸循环次数等基本参数纳入翻车机能力计算,综合考虑2类交接站布置形式优缺点,全面分析车站选址方案,推荐采用交接站(折返式卸煤系统)与工业站分设布置。  相似文献   

4.
罗毅 《铁道货运》2013,(10):20-25
在分析翻车机和卸煤坑2种主要的煤炭卸车方式特点的基础上,对二者的主要优缺点进行比较。根据相关设计经验,通过分析翻车机和卸煤坑2种卸煤方式下的不同站型布置形式及特点,提出2种情况下车站作业能力的计算方法。以神华宁煤工程项目为实例,经过方案比选推荐采用相应的站型布置方案,为铁路煤炭卸车站的设计及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积极响应节约能源、防止污染政策要求,满足北海、沾化工业园区货物运输的需要,采用"铁路+管带"的方式取代原公路运输煤炭方式,依托在建滨港铁路,在东风港站新建卸煤场,开展卸煤场平面布置方案的研究。在阐述东风港站卸煤场概况的基础上,结合东风港站卸煤场的运量预测,对卸煤机械设备进行选型,通过管带运输方式与装卸机械有机结合,提出东风港站卸煤场翻车机尽端式布置方案、翻车机环线布置方案2个平面布置方案。最后,从运输组织及作业效率、集约土地、装卸机械、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优缺点分析比选,采用翻车机尽端式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铁路站场真空式地面卸污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外旅客列车密闭式厕所地面卸污系统形式和特点 ,结合我国列车密闭式厕所系统的应用实际 ,提出在铁路站场设置真空式地面卸污系统是解决列车卸污问题的有效方案。并介绍了真空卸污系统的主要技术形式、设备工作原理及设计内容。  相似文献   

7.
针对计算机联锁自动测试软件所需的铁路站场数据依赖人工手动输入、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铁路计算机联锁站场数据自动提取方法。以经过验证无误的联锁上位机界面图像作为图像识别系统的输入,分析信号设备显示特征并定义数据模型,基于OpenCVSharp计算机视觉库,利用图像识别相关算法,设计识别流程,自动提取站场数据。采用上述方法开发软件,展示信号设备识别与数据提取效果。该方法能准确识别出联锁上位机界面中的信号机、道岔与轨道区段,从而实现相关站场数据的自动提取。  相似文献   

8.
针对铁路站场平面数字化设计中设备类型众多且空间关联耦合的难点,基于本体建模理论与方法,依据站场设备类型划分各设备的概念,以概念的属性来表达设备的空间约束条件,将设备修改后的联动操作抽象为本体的函数,将站场专业中的规范和标准定义为本体的公理。应用空间一致性检测方法,实现站场平面交互设计中设备的空间约束自动重构及概念的属性同步刷新,开发了站场平面设计原型系统,已在开原西和诺尔盖等多个车站平面设计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既有翻车机概况,分析了C80E型通用敞车与翻车机的匹配情况,提出了既有翻车机适应翻卸C80E型通用敞车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西安北站真空卸污设施设计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安北站是目前亚洲车场规模最大的特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场布置为一站三场,共18个站台34条股道,是站场真空卸污设施设计比较复杂的车站之一。郑西场真空卸污设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为列车停留时间缩短,出现卸污能力不足等问题,从列车卸污停时整备要求出发,分析影响真空卸污能力的各种因素,并对真空机组配置及真空管道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复杂且多站场车站的卸污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