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深中通道工程超厚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无损检测,进行了雷达法和电磁感应法混凝土保护层测试比对、相对介电常数对雷达法结果影响测试等,并进行了实体结构雷达法与钻芯法测试验证。结果表明,与电磁法相比,雷达法在65~105mm超厚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时,测试结果不受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的影响,测试结果准确、可靠;雷达法测试结果受相对介电常数影响显著,施工中正常的材料波动对相对介数常数影响较小,混凝土相对介电常数在21d龄期后趋于稳定,可采用定值介电常数在超过21d龄期后进行测试;沉管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实体测试中,雷达法与钻芯法测试厚度的偏差在±1mm以内,雷达法在65~105mm超厚型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中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测试技术和方法,通过对检测波的识别与判断分析,阐述了反射波法在桩基完整性检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泥混凝土回弹法与钻芯法测强结果差异案例分析,对回弹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测定的不同观点加以阐述,通过对极端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引起两种检测结果差异除了方法的不足外,施工控制也是造成两种方法差异重要原因。由于回弹法使用简便、测试快速以及无损的特点,目前仍旧是较为可靠的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某高速公路桥梁桩基试桩测试,分析了静载荷试验中的桩身内力、荷载传递规律、土阻力的发挥等,与应力波法高应变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说明动力测试中各种参数只有通过静载荷试验检验后,才能应用于工程的大规模检测。  相似文献   

5.
鉴于混凝土构件普遍都有的裂缝问题,通过实验室试件对超声波法检测裂缝深度进行研究。根据被测裂缝所处位置的具体情况,采用单面平测法或双面斜测法检测裂缝深度。用检测深度与实际深度作比较,得出最佳检测方法。单面平测法和双面斜测法都是有效可行的,测试结果与实际裂缝深度接近,且相对误差都满足工程检测要求。本次试验只是针对特定裂缝的研究,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结合裂缝本身及检测环境的条件,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尽可能的使检测结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而得出更加精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对岩溶地区某一试桩同时采用传统静载试验和自平衡法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比较接近,验证了自平衡测试技术在岩溶地区应用的可行性。由测试过程可以看出,锚杆横梁反力装置仅适用于岩溶地区吨位较小的试桩,对大吨位的试桩,建议采用自平衡法进行测试,充分体现了自平衡法基本不受吨位限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低应变反射波法是桥梁基桩检测中一种常用而且重要的方法,出于理论缺陷和地质条件各异等影响因素,导致低应变反射波法有时难以获得完全合理的测试结果,此时往往依赖工程检测人员的经验,另外由于基桩物理参数的个体差别也会引起测试结果有所偏差。采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基桩长度、直径、弹性模量和密度等4个物理参数对低应变反射波检测的基桩反射时间的影响,得到了具体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供基桩检测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13年8月份已建成车载法排放测试能力。该系统配备了美国SENSORS公司通过美国EPA认定的SEMTECH—ECOSTAR便携式排放测试设备,通过对车辆尾气进行直采,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5,(5)
公路采空区注浆处治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处治,而注浆处治质量的效果直接影响公路运营期的安全。文中以荣成~乌海高速公路十七沟~大饭铺段采空区注浆质量检测工程为例,主要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注浆质量检测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其在采空区注浆质量检测工作的前提条件、工作方法、检测成果分析等;利用钻探和孔内波速测试对物探成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可有效探测采空区注浆处治质量,其检测结果准确。瞬变电磁法可快速高效地对整个工区进行整个面上的检测;钻探和孔内波速测试对代表点或异常点进行检测,是对瞬变电磁法检测结果的验证和补充。点面结合的检测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以往以点代面检测方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钻芯法检测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钻芯法对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检测,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对检测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即芯样钻取,芯样制备,芯样抗压强度试验和测试试验结果评判。  相似文献   

11.
鉴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口匝道交通事故频发的现状,分别采用基于公路安全评价指南和基于汽车行驶动力学的前、后两种方法对某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工程实例进行安全评价,然后对比前、后两种评价方法的异同,并分析基于交通心理学的速度感知误差对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前者评价方法而言,后种评价方法的安全标准偏低;采用前者评价方法计算得到的互通立交出口匝道运行速度明显偏大,不满足行驶平衡的要求,即前者方法用于计算出口匝道的运行速度存在适应性问题;速度感知误差对后者评价方法判断结论的影响程度大于前者方法;出口匝道宜综合前、后两种方法进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大孔隙沥青碎石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的测定方法,指出了蜡封法和体积法的不足,对蜡封法作了改进,并通过试验研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蜡封法计算的孔隙率平均值为5.45%,基本不透水的,而体积法计算的孔隙率平均值为29.54%,孔隙率对水几乎无阻力,蜡封法和体积法对于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密度测定均不适宜,而用改进的蜡封法测定的试件孔隙率平均值为11.32%,孔隙率变异系数最小,比较稳定,是一种较好的办法。改进的蜡封法能够阻止蜡液进入试件内部孔隙,因而测定的试件体积比蜡封法和体积法准确,且理论上也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3.
谌博 《中南公路工程》2013,(2):145-147,169
用双曲线回归拟合法、指数曲线拟合法和星野法3种方法进行了路堤沉降与稳定观测数据的处理,通过对拟合结果的分析说明了三种方法的各自特点。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短期沉降预测能力均较好,星野法模型较其它两个模型与实际最贴近,双曲线模型与星野法模型拟合效果相近,而指数曲线模型预测的最终沉降量较另外两个模型偏大。  相似文献   

14.
汪旭  孟露  程德胜  卢松 《隧道建设》2019,39(Z1):166-175
针对目前无损检测方法应用于管片壁后回填注浆质量检测的局限性,综合地质雷达和地震映像法的优点对注浆质量进行可靠性检测。首先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2种方法在管片后注浆质量的检测进行模拟,验证方法的理论检测效果。在该结果基础上,采用预测反褶积滤波技术对2种方法结果中的多次波进行有效滤除,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最后根据数值模拟实验结果,将数据滤波技术及最优探测参数在西藏某公路双护盾TBM施工隧道回填注浆质量检测中进行实际应用,并结合钻孔内窥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预测反褶积滤波技术能够有效滤除管片内钢筋模所产生的多次反射波,并能提高2种方法的分辨率; 地质雷达法探测结果分辨率高,但受限于管片内钢筋模的影响,400 MHz天线有效探测深度约为1 m,地震映像法探测深度能达到5 m左右,但分辨率低于地质雷达法,2种物探方法优劣互补; 综合利用2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管片衬砌段回填注浆质量检测的难题,保障隧道建设安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影响桥梁安全性的因素具有较多不定性的特点,应用随机可靠度理论,对在役混凝土桥梁荷载概率模型、抗力概率模型、可靠度评估流程、可靠度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基于可变荷载在评估基准期内的不同取值方式,提出了基于评估荷载发生概率和基于评估基准期荷载极大值的构件可靠度计算方法。从可靠指标的延续性出发,考虑构件抗力随时间变化,提出在役混凝土桥梁可靠度的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可靠指标预测曲线规律是一致的,后者是前者的特例,且比前者偏于安全;预测初期两种方法可靠指标的计算结果与以往方法较为接近,预测后期两种方法可靠指标下降规律与以往方法基本一致。两种方法均偏于安全,对于荷载随时间增长较快的桥梁结构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6.
分别对基于阈值和基于信号突变进行爆胎判断的检测方案进行研究,并通过室内爆胎模拟装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阈值法简单易行,但缺乏灵活性;信号突变点检测法计算复杂,但适应性好;可以将两者结合采用。  相似文献   

17.
LSM沥青混合料疲劳极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年来,国外提出了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理论基础为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极限理论。针对LSM沥青碎石基层混合料,采用四点梁弯曲疲劳试验进行了试验验证。文章选择4种应变控制水平、2种油石比进行LSM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并采用AASHTO T321和简化能量消散率方法进行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LSM沥青混合料在低应变水平下存在疲劳极限现象。试验验证了永久性沥青路面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8.
苏继宏  周军生 《公路》2006,(8):113-116
根据恒载条件下横桥向双支座反力相等原则,对曲线梁桥设计中常见但尚无定论的支座偏心问题提出了2种计算方法,即最小偏心法和一致偏心法。本文阐述了2种方法的计算原理,推导了圆曲线下相应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工程给出了实用计算表格,比较了2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通常偏心值随曲线半径R、跨数及集中分布荷载比GP/Gq的增大而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沥青回收方法对沥青老化影响程度的对比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原样沥青经过不同程度的老化,三氯乙烯进行溶解,然后采用阿布森法和旋转蒸发器两种沥青回收方法进行沥青的回收,为分析两种沥青回收方法在回收过程中对沥青老化的影响程度,对原样沥青、阿布森法回收的沥青以及旋转蒸发器法回收的沥青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粘度、动态剪切模量、相位角、低温弯曲蠕变劲度模量等性能指标的检测,通过试验分析可以得出,阿布森法和旋转蒸发器法在沥青的回收过程中都会使沥青产生一定程度的老化,但是老化程度都相对较低,在两种回收方法的比较中,阿布森法对沥青老化的影响要比旋转蒸发器法小,但是回收的试验过程要比旋转蒸发器法复杂,所以对两种回收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恰当选取。  相似文献   

20.
林志  胡向东 《公路交通技术》2007,(3):143-145,152
针对某隧道对接区冻结方案的设计计算,给出2种方法:常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三维有限元方法。采用这2种方法对东部接头冻结加固方案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西部接头对接区土体加固方案也进行了分析。从中可见,常规的冻结帷幕设计计算方法可以适用于对冻结帷幕厚度的简单设计计算,而三维有限元方法更加适合于对冻结帷幕进行全面的应力和位移分析,从而使设计更加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