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关角隧道无轨运输和7#斜井施工通风实例,详细说明了高原地区隧道施工通风设计风量计算方法、设备选型及施工组织管理,可为我国隧道通风设计人员对高原地区隧道施工通风风量计算、通风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西格二线关角隧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角隧道是目前我国已开工建设的最长铁路隧道,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内断裂及褶皱均较发育,地质条件复杂;高地应力、岩溶、突涌水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采取正确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其进行超前探测,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证关角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大涌水量斜井封堵绕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关角隧道4号斜井掌子面封堵绕行施工,说明大涌水量斜井的涌水情况,并分析了涌水原因,提出处理措施,方案实施后,效果良好,说明采用的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可为类似的隧道斜井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角隧道为青藏铁路西宁西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最长隧道,该隧道建设中隧道漏失地下水将对附近居民生活饮用水源造成影响.通过计算和分析,关角隧道隧道主洞穿越和斜井开挖不同含水层的影响半径小于切格日曲地表水源头与隧道主洞的最小垂直距离,隧道施工不会对切格日曲基流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通风技术是隧道施工的重点之一,它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施工进度及施工成本.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铁路隧道越修越多,越修越长,通风技术成为了隧道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必须处理的难题.本文以青云山隧道一号斜井正洞施工通风技术为例,详细阐述了该隧道施工中采用的压入式通风技术.研究结论:随着我国隧道通风设备的发展,高风压、大风量通风机和高强度、大直径柔性风管的出现,特长隧道采用压入式通风技术已经成为可能;该种通风方式简单、方便、快捷,通过合理使用,能够用较少的投入,确保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6.
关角隧道地层岩性复杂,地下水发育,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并且灰岩中有古岩溶发育,富水性好,在隧道施工中可能产生涌水。本文针对关角隧道可能出现的涌水问题,本着“以堵为主,堵排结合,限量排放”的原则,对其的应对措施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国山区高速公路的开发建设,特长大隧道越来越多,但目前国内的隧道施工通风无一种比较经济、操作性强、能适应长大隧道施工的成熟方案.从现场实际生产出发,提出隧道施工集中作业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隧道施工的通风方案作了改进,提出了分段混合式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云顶高瓦斯隧道监控与施工通风现场研究,详细介绍了云顶隧道瓦斯监控系统、通风方案、风量的计算及风机的选型,以提高隧道瓦斯的预测能力及通风效果,保证高瓦斯隧道快速安全施工,对类似瓦斯隧道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关角隧道洞口风幕式风道通风效果及风风必要性以及通风条件。在现行图确定的客、货物列车运行条件下进行测试,测试条件分自然通风及风幕的机通风,以NOx和CO的浓度作为评价依据对通风效果进行卫生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关角隧道进口Ⅱ线工程地质情况、塌方的原因以及穿越砂层隧道坍方区的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坍方情况描述、塌方处理和穿越坍方区施工步骤与技术措施。施工实践表明,所介绍的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铁路隧道的衬砌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角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开挖应力释放率模型,研究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的衬砌压力.基于现场实测地应力和施工监测位移,根据台阶法开挖中存在的空间效应,推算未监测到的坑道周边位移和掌子面前方位移,再采用改进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隧道围岩的最终位移.利用开挖应力释放率模型获得隧道衬砌压力及应力释放规律.该规律与经典围岩特征曲线规律一致,且与工程经验和现场施工状态基本符合.采用FLAC3D软件对该段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验证了上述方法在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计算结果和模拟结果均表明:由于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和初支效果不佳,使得关角隧道DyK307+ 900处衬砌压力较大,隧道结构处于不利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12.
关角隧道区域稳定性评价与地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关角隧道近场区地震活动性处于较低水平,历史上无强震记录,弱震活动不活跃,构造条件相对稳定;高地应力、岩溶、突涌水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针对这些地质问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关角隧道信号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青藏线西格二线关角隧道的特殊性,通过对国内已开通可借鉴的长大隧道京广线大瑶山隧道、兰武二线乌鞘岭隧道及青藏铁路既有关角隧道情况进行调研、测试、分析,综合新关角隧道环境条件、方案可靠性、维修维护、投资等各方面因素,推荐区间采用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隧道内进行轨道电路分割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关角隧道进口段穿越浅埋河谷段开挖方案与支护参数,施工实践表明,该施工方案合理可行,效果良好,可为后续类似地段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关角隧道越岭区综合地质选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文忠 《铁道勘察》2008,34(3):52-57
关角隧道位于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关角越岭区,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多变,断裂构造发育.在大面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绘的基础上,对主要越岭方案的隧道及引线段的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价,并提出方案比选意见,为越岭隧道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翔实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6.
铁路隧道施工与其它工程相比,具有地质结构复杂、围岩勘测资料有限、施工难度大、风险性高、隐蔽性强等突出特点。保证隧道通风顺畅就是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采用合理的通风方案,增加隧道内的空气流通,使隧道内空气成分满足施工作业环境要求。避免由于通风不良造成安全事故,对于保障铁路隧道施工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滇西南地区玉磨铁路大尖山软岩隧道通风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详细介绍了长大隧道通风设计标准、通风方式选择、通风量计算、通风设备配置以及通风施工技术要点,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通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壁板坡特长隧道施工通风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长隧道通风是目前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为分析影响带平导特长隧道施工通风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以沪昆客运专线壁板坡特长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隧道施工时的通风系统和洞内外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并结合目前对隧道施工通风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总结影响特长隧道施工通风洞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特征,包括洞内外的温度差、通风方案、施工组织和掘进方法,以达到合理组织隧道施工与优化通风的目的,为类似特长隧道的施工通风及其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角特长隧道施工地质问题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角隧道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长铁路隧道,施工中遇到了岭脊灰岩突涌水、软弱破碎围岩变形等地质问题。通过对主要地质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归纳总结特长隧道施工地质问题的类型和特点,寻找各类问题的内在本质与机理,提高处理隧道施工地质问题的能力,推广处理复杂施工地质问题的经验,提高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道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关角隧道为西格线增建二线控制性标志工程,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长铁路隧道,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构造发育,岩性复杂,特别是隧道涌水尤为突出.详细阐述了隧道洞身通过段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涌水量的预测及计算方法,对隧道通过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涌水对隧道涌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涌水量修正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综合评估过程中存在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问题,引入云模型理论,构建了复杂艰险山区深埋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综合评估模型.以某山区铁路施工隧道为研究背景,选取通风网络、通风动力、通风设施、通风管理以及特殊地域作业环境5个方面共计18项影响因素作为评估指标.建立优(Ⅰ)、良(Ⅱ)、中等(Ⅲ)、较差(Ⅳ)、差(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