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先进高强度钢车身零件局部几何特征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提出并举例说明了零件局部几何特征设计意图的图示方法,讨论了该方法在零件冲压工艺设计中的应用。采用这种表达方法,冲压工艺分析人员根据车身零件设计人员提供的设计意图可针对性地提出几何设计变更,改善零件的可制造性;车身零件设计部门根据冲压工艺分析部门提供的设计意图,优化零件设计。该方法的完善和推广,有望降低车身零件制造难度,缩短车身零件设计与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2.
汽车车身冲压成型技术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林  赵仲治 《汽车技术》1995,(12):34-40,15
阐述了国内外汽车车车零件设计、冲压工艺、冲压设备、冲模设计制造和车身冲压厂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应加快车身设计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车身零件设计和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水平,加快我国现有车身冲压设备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和生产率,加快模具CAD/CAM/CAE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引进车身制造技术消化吸收和国产化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化车身冲压厂与传统车身冲压厂的区别。现代化车身冲压厂全部采用开卷落料自动线和剪切自动线(摆动剪切机)卷料率达95%以上,车身冲压件工序数:现代化冲压厂3.2~4道序,传统冲压厂5.5~6道序。现代化车身冲压件厂采用大拼块浅拉延和成双冲压工艺;现代化车身冲压厂全部采用多工位压力机;现代化车身冲压厂采用强制维修保养制度,使压力机可利用时间达80%。  相似文献   

4.
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思路与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在汽车白车身开发与生产过程中产品数据传输、冲压件装配尺寸、焊接总成装配尺寸、冲压与焊接工艺控制等方面的经验与技巧,认为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主要应立足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工艺、工装、检测等方面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车身技术的发展,车身修理中的焊接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车架式车身到整体式车身的普及,车身不再有厚重钢板制造的车架,而是成为由薄钢板经过冲压加工、焊接的一个整体。在结构方面,车身的安全性设计应用越来越多,汽车前部和后部吸能区结构也随之出现。吸  相似文献   

6.
李真 《汽车技术》1998,(7):31-32,39
论述了轿车车身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车身模型、冲压模具和白车身的测试技术。轿车车身是空间自由曲在,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测量车身冲压模具时,应采用非接触光学测头进行测量,其扫描方式主要有Z轴跟踪式和测头回转式;而对白车身则是采用三维视觉传感器组成的检测系统,同时对各被测部位进行非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7.
冲压、焊接是白车身制造的两大不可或缺的工序.好的白车身质量不仅需要好的冲压质量和焊接质量,更需要冲压和焊接的相互统一、包容.冲压所做的努力要围绕满足焊装和白车身整体要求,而焊装则要充分考虑到冲压件的工艺性问题及模具的高成本问题,对冲压要有包容性.冲焊一体化是新的白车身制造理念,是汽车开发同步工程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汽车车身冲压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目前轻质材料在车身冲压生产中的应用,并分析了今后车身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轿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人们对汽车车身的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冲压是车身的主要加工方法,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及冲压工艺直接关系车身表面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车身模具设计及冲压工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车白车身结构设计水平及性能指标,分析近几年欧洲车身会议发布的白车身Benchmark数据,结合高强度钢、铝合金、复合材料及相应的制造工艺在白车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新材料、新工艺在白车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白车身设计应适时适地提高铝合金、复合材料及高强度钢的应用比例,同时进一步开展新材料力学性能、连接技术、成形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