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城市交通流量变化产生的问题,在交叉口信号灯配时方案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路径诱导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行驶时间为目标函数,下层模型以总交叉口延误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改进蚁群算法来求解优化模型,从而获得多准最优路径。以实际交叉口为例,将信号灯配时改进前、后的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信号灯配时改进后的模型获得的路径更省时,交叉口等待通行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GIS为核心的3S技术的发展,在公路建设测绘领域,DEM数字地面模型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介绍道路测量的阶段性、目的和内容,阐述控制测量的诸要素,重点介绍DEM数字地面模型及其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振动筛筛网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物料筛分概率理论,研究了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中振动筛筛网配置对筛分效率的影响,提出了筛分效率和筛孔尺寸的关系模型,根据模型建立了配筛优化函数并给出了求解流程.通过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对沥青搅拌设备配筛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通过ABAQUS的准静态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静力学方法对齿轮啮合进行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锥齿轮设计分析提供了方法或参考依据。传动齿轮在工作中速度高,所受载荷大,引起的应力情况复杂。传统的齿轮强度分析是建立在经验公式基础上的,其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日益突出。有限元方法在齿轮仿真分析中的应用提高了齿轮设计计算精度。本文应用参数化方法首先建立齿轮轮齿的精确几何模型,然后采用准静态接触有限元方  相似文献   

5.
在边长(a)分别为球半径(r)15、20和25倍的刚性立方体盒内,随机生成单一球体堆积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三维离散单元法(DEM)动态模拟堆积体自重作用下的堆积过程。追踪了颗粒的堆积运动轨迹,并分析了堆积密实度和配位数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重力作用下,密实度增加,结构趋于均匀、致密;DEM模拟前、后密实度均随r/a值减小而增加,即边界影响越小散粒体堆积密实度越大;几种情形下的平均配位数均在6.05~6.15之间,接近理论值6。  相似文献   

6.
以某轿车后桥为例,介绍了疲劳寿命计算的理论基础和建立后桥精确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分别应用准静态法和随机振动法计算了后桥的疲劳寿命,讨论了频响分析带宽对振动疲劳分析方法的影响以及两种不同疲劳计算方法的区别和应用范围。结果表明,应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轿车关键零部件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7.
李鹏  蔡良才  刘洲 《路基工程》2010,(5):134-136
针对机场地势设计的常规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DEM技术应用于机场地势设计的方法。通过对DEM技术的分析,介绍了其在地势设计中的应用过程,给出了一般步骤,而重点是介绍在土方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两种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DEM技术在地势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分析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灰色关联分析是基于曲线之间的相似程序来确定因素间关联性的一种分析方法。为了提高分析的可靠性和在建模中的应用,本文采用了线性变换的方法,并重新定义了关联系数。这种改进的分析方法,为建立模型及确定模型参数提供了新的思路。应用实例表明,效果显著,模型精度与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参数的模型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9.
基于Civil 3D软件平台来构建公路勘察设计阶段的DEM数字高程模型,有效改善传统测试方式的缺陷,提高公路勘察设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IM技术Civil 3D建立的公路勘察设计项目,基于Civil 3D软件DEM基础上建立的道路地面纵断面图,实现对道路设计纵断面图的放、拉坡操作,有效解决了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道路边界问题,满足道路横断面设计;通过建立横断面的采样线,选取线路中线点作为中心线,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实现横断面道路设计,同时构建的公路设计曲面与实际值更为接近,土石方量计算更精确;同时利用BIM技术的Civil 3D集成各类数字高程模型、横断面、纵断面图,实现了对数据图纸的在线修改,极大满足了公路项目管理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目前超声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时采用的传统测试方法,并引入了"准CT测试",然后阐述了速度反演的基本原理,并对三维成像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列举了三维CT成像技术在模型桩及工程桩的应用实例,说明其在超声透射法基桩完整性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盾构刀盘形式的选择是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面临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兰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现场原位监测等方法,对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颗粒流动和地表沉降的机制进行了研究。1)通过室内大直径(300 mm)试样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了砂卵石地层的应力-应变曲线,基于试验结果和EDEM离散元三轴数值试验,标定了离散元数值模拟需要的参数。2)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面板式刀盘盾构和辐条式刀盘盾构三维机械模型。3)将盾构三维机械模型导入离散元软件EDEM中,建立了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过程的三维离散元模型;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揭示了面板式刀盘和辐条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对砂卵石地层扰动状态和地表沉降的影响机制。面板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刀盘前方、上方的"强烈扰动区"范围为(0.3~0.5)D(D为刀盘直径);辐条式刀盘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强烈扰动区"范围不足面板式刀盘的1/3,且扰动程度轻。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道路识别方法对道路材质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遥感影像进行城市道路材质高精度识别的方法。首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中的地物光谱曲线进行分析,在保留地物光谱分离度较大的波段的基础上提升计算效率;通过分步融合的策略对多源遥感影像进行融合,提升高光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后续道路材质识别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保障。其次,通过使用不同的指数对融合影像进行掩膜,提取城市建筑物,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建筑物纹理信息与光谱信息,进行多特征融合并分类;最后,通过影像后处理对提取的道路进一步进行规范,得到最终高质量的道路材质识别结果。通过使用高分五号高光谱影像、高分二号全色/多光谱影像、高分一号多光谱影像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取得较高精度的道路材质识别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少军  张志  詹云军 《公路》2003,(3):45-49
在公路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阶段,使用美国陆地卫星7的ETM 信息及其增强信息,探调了西藏波蜜-墨脱公路方案线的公路地质背景条件,并对沿线不同地段、重点工程的不良地质进行了分析。这一研究为青藏高原这个特殊地理单元上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公路方案线的选择、优化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方法与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4.
星载SAR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星载SAR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对2种传统交通监控方式进行概括说明,指出交通是卫星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并对3种遥感技术——低空遥感技术、星载光学遥感技术和星载SAR技术进行对比分析。重点介绍星载SAR的优缺点,对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进行深刻分析,阐述其在路网信息探测、单车及车辆群运动状态感知3方面的应用前景,并指出其在交通应用中的重点技术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肖昭然  胡霞光  刘玉 《公路》2007,(4):145-148
为了在细观层次上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本文用多边形单元模拟粗集料,球形单元粘结在一起模拟沥青玛蹄脂,在细观尺度上建立比较直观、清晰的离散元数值模型,采用3种接触模型描述沥青混合料内部的相互作用,并进行单轴压缩虚拟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变形与应力情况。论文对虚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一些重要结论,并对本文的后继研究提出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戚浩平  王炜  田庆久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6):109-112,120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出现和商业化,使利用遥感数据在大比例尺度上研究城市交通规划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及其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技术方案和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途径,并展望分析了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数字交通建设、城市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调查、交通设施调查等方面应用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17.
文中所涉及的航标遥测遥控技术主要应用于澜沧江流域内,该系统是一套集航标数据采集、航标离位检测、数据远程传输及遥测数据显示和处理的应用系统.。文在阐述了航标在船舶助航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航标遥测遥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限差分与离散单元外部动力耦合计算方法,研究地震作用下斜坡堆积体变形规律与动力特性,并时堆积体颗粒平行连接强度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平面应变有限差分网格和平行连接圆盘离散元法分别模拟下伏基岩与上覆堆积体,界面的平滑过渡通过耦合两域取相同时步交替迭代的方法加以实现.动力分析以自重作用下的静力平衡为初始条件,基岩两侧由引...  相似文献   

19.
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建筑物产生的阴影遮挡了许多重要信息,导致车辆信息提取不准确甚至无法提取,因此对阴影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利用遥感影像阴影的几何特征和光谱特征,采用基于亮度的阴影检测方法,通过双峰曲线选取合适的亮度阈值把阴影和光照区进行分割;并用灰度线性映射的阴影补偿方法,通过线性映射对阴影区域进行信息补偿,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样本数据中的阴影进行试验处理和结果分析,结果证明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遥感技术在公路工可研阶段工程地质调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遥感技术工作原理、手段、方法及发展现状,通过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两项重点公路工程工可研阶段工程地质调绘项目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选线、地质判译,并结合现场踏勘调查,较准确的掌握走廊带区域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河流水系、地形地貌特征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圈出的不良地质区域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从而提高了方案的准确性、可比性及工可研阶段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外业工作周期、降低了成本,显示出遥感技术在公路工可研阶段工程地质调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