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位于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的几个公路基本平面线形上的点,进行了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并对一些复杂线形中要用到的非完整非对称缓和曲线上点的坐标计算进行了分析。通过编程计算出各中桩边桩坐标,可便于全站仪、GPSRTK的坐标放样。  相似文献   

2.
目前公路测量都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导线计算、中桩点位坐标计算、水准高程计算等如采用手工计算工作量大,介绍用Excel进行直线段、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中桩坐标计算,水准高程记录成果整理以及推算各结构层设计高。  相似文献   

3.
目前公路测量都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导线计算、中桩点位坐标计算、水准高程计算等,如采用手工计算工作量大,介绍用Ecxcl进行直线段、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中桩坐标计算,水准高程记录成果整理以及推算各结构层设计高程。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测量工程中遇到的计算问题,应用CASIO fx-4500型计算器,编制了一套计算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上的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可供测量施工及监理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缓和曲线道路中桩坐标计算是学生比较难于学习的知识点,缓和曲线公式多、计算复杂,因此研究缓和曲线很有必要。所以应该研究一个适于学生的算法,本算法抛弃了复杂的坐标平移转换公式,阐述了如何利用普通函数计算器快速计算缓和要素、缓和曲线常数、缓和曲线主点里程及其坐标、缓和曲线逐桩坐标,在日常教学及技能大赛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测量工程中遇到的计算问题,应用CASIO fx-4500型计算器,编制了一套计算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上的中边桩坐标计算程序。可供测量施工及监理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CASIO fx—5000F计算器在坐标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桂勇 《湖南交通科技》2000,26(2):23-24,31
阐述了公路线路放样中如何采用CASIO fx-5000F计算器计算坐标,包括直线段坐标,缓和线段坐标,圆曲线段坐标和不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坐标的计算,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详细推导了高等级公路中4种线型--直线、圆曲线、完整缓和曲线和不完整缓和曲线的桩位坐标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了算例.  相似文献   

9.
详细推导了高等级公路中4种线型-直线、圆曲线、完整缓和曲线和不完整缓和曲线的桩位坐标的计算方法,并提供了算例。  相似文献   

10.
CASIOfx-5800P编程计算器具有强大的BASIC计算功能,根据公路测量学中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线型特性与高斯坐标的数理关系,编制了能自动计算公路任意桩号的中边桩坐标程序。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客车车顶断面采用新型的三段弧设计,使车顶各种部件断面曲线的设计难度大大增大这一实际问题,定义了车顶断面基准曲线及其等距曲线,并根据其分段切点,建立了其上任意一点所属圆弧段的判别式及其坐标等参数的计算式,解决了车顶各种部件跨越不同圆弧段时其断面曲线快速设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传统方法计算缓和曲线段拨距时,用弦长代替弧长引起的误差,基于坐标法整正既有铁路曲线的相关原理,提出了利用既有测点沿径向到拨后曲线的距离计算拨距的新方法.按照该方法,推导了测点的拨距及拨后坐标的计算公式,并将其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坐标法计算拨距时,缓和曲线越长、半径越小,拨距和拨后正矢误差越大;拨距最大误差为1.3 mm,拨后正矢误差最大值为1.0 mm.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列车定位对数字轨道地图的实际需求,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线路估计方法, 生成线路的三维数字轨道地图; 对于铁路线路的3种平面线形(直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采用以里程为参数的菲涅尔(Fresnel)积分模型统一建模; 对于纵断面的直线和曲线, 采用二次曲线模型建模; 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对模型的状态(里程、三维坐标)和参数(方位角、曲率、曲率变化率、坡度、坡度变化率)进行联合估计; 将归一化新息平方和估计距离误差作为线路分段的判断条件, 最终用分段点和几何参数完成三维线路的生成; 采用仿真的平面线路数据对比了离散点法、三次多项式法和本文Fresnel法, 利用青藏线14.7 km的实测数据进一步对Fresnel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误差要求下, 3种方法的平面距离误差均值都在0.024 m以内, 但Fresnel法采用了最少的分段点, 数据约简率高达99.76%; Fresnel法的最大累积里程误差最小, 由0.964 m降低为0.060 m, 减少了93.77%;Fresnel法比三次多项式法的方位角和曲率估计精度都高, 更加接近真值; 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Fresnel法分别采用22个和20个分段点及参数即可完成线路的平面曲线和纵断面曲线生成, 平面和纵断面曲线距离误差均值都在0.03 m以内, 累积里程误差最大只有0.078 m, 位置精度和几何精度都较高。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过程中,在困难地段往往采用反向曲线,反向曲线地段的限界设计是一个关系行车安全的重要问题。对现有的两种隧道中心线偏移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提出这两种方法在反向曲线地段设计中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并从限界的角度给出两反向曲线问夹直线长度设计的合理化建议,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成线路初始平面的自动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迅速获得合理的线路平面初始方案,将产生线路初始平面的过程分为两个连续的子过程:首先根据航空折线寻求一条链式折线线路,然后对链式折线线路平面进行圆顺处理,生成直线-曲线-直线型线路平面;再进行线路平面初步优化设计后,即可得出线路初始平面方案。该方法已用于铁路新线设计智能CAD系统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铁路缓和曲线的特点,介绍了利用缓和曲线边界条件确定其代数方程式的一种通用方法:首先给出缓和曲线要满足的边界条件,根据边界条件列出曲率待定方程;然后利用曲率边界条件确定出缓和曲线曲率方程;最后通过对曲率方程进行二次积分就可得到缓和曲线的方程。采用这种方法分别对各种类型的缓和曲线举出实例,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正确、简单,是一种适用于推导缓和曲线方程的通用方法,可为铁路缓和曲线线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铁路平面曲线测量是路基工程和线路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随着测量设备的现代化,测量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其中按坐标法施测曲线在近几年得到很大发展。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针对坐标法施测曲线推出一种计算中、边桩坐标的  相似文献   

18.
缓和曲线作为一种空间过渡曲线,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旅客舒适性。介绍了利用缓和曲线边界条件确定其代数方程式的一种通用方法:根据边界条件列出曲率待定方程,并利用曲率边界条件确定出缓和曲线曲率方程,然后对曲率方程二次积分得到缓和曲线的方程。此方法适用于推导缓和曲线方程,可为公路缓和曲线线形设计提供参考。采用此方法设计出了一种连接直线与直线的新型缓和曲线,并建立5种不同工况,以横向加速度及其时变率为评价指标,对新型缓和曲线和回旋线进行了行驶动力学性能评价,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这种新型缓和曲线在行驶动力学性能上明显优于回旋线,为高速公路缓和曲线的线形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线性超高过渡设计采用直线顺坡,在超高过渡段的起、终点都有一个折角,使纵坡发生突变,影响行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并导致路面受力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对线性超高过渡设计方法缺陷的分析,借鉴理想缓和曲线须满足的条件,提出了超高过渡设计的理想条件,并通过数学推导得出满足理想条件的三次曲线.分析了三次曲线超高过渡可能引起的过渡段附加纵坡过大和横向排水不畅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次曲线超高过渡,在过渡段长度相同时,附加纵坡最大值为线性过渡的1.5倍,须对超高过渡段最小长度进行重新计算;在超高横坡不大于6%时,横向排水不畅的缓坡路段长度有所缩短,更有利于横向排水.最后,阐述了各种情况下三次曲线超高过渡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三次抛物线、半波正弦和一波正弦3种线型的铁路缓和曲线,以不同的列车运行速度变化规律建立了3种不同的分析工况,理论计算了车体横向加速度时变率。利用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数值仿真软件,建立了具有93个自由度的单节高速车模型,同时考虑轨道不平顺的影响,仿真计算了车体横向加速度时变率,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工况下缓和曲线上车体横向加速度时变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未考虑轨道不平顺时,列车以变化的速度运行,半波正弦更具优势,在车站两端加减速地段可以考虑采用半波正弦型缓和曲线,以提高旅客乘坐舒适度:轨道不平顺对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影响很大,应严格控制轨道平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