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9月份,无论东西主干航线,还是次干航线和南北航线都出现旺季不旺、运量增长乏力的情况。由于运力压力导致运价出现小幅下滑的局面,市场下行风险加大。一些机构开始调高闲置船比例预测。麦格理银行报告称,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  相似文献   

2.
代表全球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太平洋航线、亚欧航线和大西洋航线以及亚洲区域航线,在进入新世纪后将因世界经贸发展格局的变化而出现新的竞争态势,从过去以来,这种趋势已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连接亚洲与美欧的基干航线,在并购导致业界重组和新造集装箱船竣工的情况下,相继新设和调整航线。在北美航线,由于东岸直达航线的需求增长,除了主流的经由巴拿马运河航线,已出现开拓经由苏伊士运河航线的动向。在欧洲、地中海航线,主要船公司的新造8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陆续投入营运,船舶大型化取得了新的进展。货流活跃的地中海航线,各船公司正在迅速扩充以黑海、亚得里亚海等东部地区为主的航线。在基干航线不挂靠的港口构建支线网的船公司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本期,欧洲航线和日本航线市场行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欧洲航线出货量持续上升,日本航线由于运输需求较为疲软,市场行情整体趋淡。但总体而言,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继续保持平稳。2008年1月1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1150.24点,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1140.42点,均与上月同期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5.
《报告》预计:2011年BDI指数年均值在2500点左右浮动;集装箱海运市场中,太平洋航线、亚欧航线的运价将无法维持2010年的水平,大西洋航线运价则可能出现1O%~15%的提升空间;油轮市场运价则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来自上海航交所2008年3月14日信息,中日集装箱航线运价再次逼近零运价,这是最近几年我国出口日本集装箱班轮航线海运费连创新低的延续。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对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负运价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论述中日航线贸易及集装箱运输市场概况,其次对中日航线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作者从中日航线运力和运量关系、中日航线单箱收入和成本、班轮公司间的决策行为、行业协会协调行为、政府行为等五个方面对中日航线集装箱市场出现负运价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作者从完善执行运价报备制度、加强行业协会的协调功能、规范市场秩序三个方面提出了平稳运价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金九银十”在今年的集装箱航运市场上暂未有十足表现。9月份原属集运市场传统旺季,前半月主要航线市场货量较为旺盛,随着市场运力投入的持续放大,下半月航线舱位利用率明显随之下滑,部分航线运价出现一定回调,金秋丰收时节却飘出一股淡季将至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桑亚哥 《造船技术》2009,(5):I0005-I0005
自2009年7月份以来,国内各大航运公司的美国、欧洲航线业务量出现了明显的增加,港口行业出现“回暖”,使各大航运企业纷纷加价。上海航交所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欧美航线的价格反弹力度颇大,特别是欧洲线。  相似文献   

9.
主要船公司的中日航线集装箱运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秋 《海运情报》2005,(2):9-10,8
中日航线的货流持续扩大,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中国船公司。由于大大小小的中国船公司的激烈竞争,迄今该航线的运价不够稳定。从2003年起日本船公司再次进入,新的竞争者在航线上出现,快速交货服务(HDS)有所扩充,各船公司都在建立稳定的运输体制。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中日航线持续不断的“运价战”从年初的淡季绵延不断,直到出现爆舱的旺季还“大打出手”,将中日航线市场搅得沸腾不宁,这种局面何时该结束?来自中日航线市场第一线的上海国际轮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宗清颇不平静,他大声疾呼——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1月恰逢春节,如同往常一样,集装箱运输市场由于节日效应的带动,不少航线出现节前出运高峰而爆舱。短期供需矛盾缓和使得欧美主干航线及澳洲、南美等次干航线运价均比此前有所恢复。春节之后短暂高峰过去,市场回到传统淡季而货量下滑。在经历了去年一个寒冬之后,今年的航运市场能否如期春回大地,依然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1月恰逢春节,如同往常一样,集装箱运输市场由于节日效应的带动,不少航线出现节前出运高峰而爆舱。短期供需矛盾缓和使得欧美主干航线及澳洲、南美等次干航线运价均比此前有所恢复。春节之后短暂高峰过去,市场回到传统淡季而货量下滑。在经历了去年一个寒冬之后,今年的航运市场能否如期春回大地,依然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13.
《水运文献信息》2005,(3):15-16
超大型集装箱船呼唤枢纽港 不久前,大西洋直通航线上的大型集装箱运输船的运载能力最大不过只有4800TEU,后来在大西洋航线和亚欧航线上出现运载能力达到6000TEU的大型集装箱船。现在马士基陆海运输班轮公司正在经营的S级大型集装箱船均可以装载7100TEU;丹麦航运集团公司把15艘单船运输能力达到7100TEU箱位的集装箱船投放到亚洲-美国西海岸-亚洲-北欧-亚洲航线,经营“钟摆”式循环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期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呈现较明显的分化态势。随着远洋航线传统淡季的来l临,欧洲地中海航线的货量支撑有所减弱,市场运价走势较为疲软;而日本航线随着旺季的来临,市场行情渐入佳境,运价走势稳中有升。在远近洋航线市场行情此消彼涨的作用之下,综合指数出现小幅盘整。11月1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1168.12点,与上月基本持平:上海地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l156.52点,较上月上涨2.9%。  相似文献   

15.
趋向成熟、稳定的中日航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日本航线的集装箱货流双向合计比上年增长10.1%,达到约287万TEU,突破300万TEU已近在眼前。中日航线集装箱货流第一次突破200万TEU是在2003年,从那时起仅3年运输规模就扩大了5成。1998年以来,中日间的集装箱货流连续7年以两位数增长。对于日本,中国已牢固地确立了进出口都超过美国的贸易伙伴国的地位。然而,中日间的经济关系已经成熟,一直扩大的贸易已出现增速减慢的征兆。虽说去年仍是两位数增长,但双向货流的增长已明显放慢。在这种情况下,在中日航线营运的船公司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变化。与中日航线的持续兴旺相反,日本方面认为航线环境已极为严峻,主要是中国地方船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往日本的运价为适应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往中国的运价因货流不平衡经常处于低位。由于日本大型厂家进人中国,日本船公司从数年前起就正式开展该航线的运输,但经营非常艰苦。然而,部分中国船公司已从中日航线撤退,日本主要船公司也已减少中日航线的运输,这是从未有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航运     
《中国远洋航务》2006,(10):82-82
众多航运企业利润下挫,世界海运出现“强更强,弱出局”现象,运价大战下不堪重负 日本船东退出上海市场,东北亚运输新航线将大大缩短东北到日本航程,赫伯罗特计划开辟南北航线,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化》2012,23(5):39-39
2012年4月天津航运指数下设的北方国际集装箱运价指数共发布19次(见图1)。4月初欧洲、地中海等航线运价调涨基本完成,拉动指数延续3月末的攀升态势;4月6—25日,在美国、南美、东南亚和印巴等航线运价陆续上调的掩动下,指数整体走势上扬,但由于欧洲和地中海航线运价有所松动,其间指数出现3次微幅下滑;  相似文献   

18.
信息速递     
马士基将缩减欧亚航线运力投放 马士基航运日前表示,公司将缩减欧亚航线运力投放。根据计划,马士基将与达飞合作,将各自一条欧亚航线合并为一条航线,航线运力规模为12500TEU。此外,双方还将在地中海航线上进行合作,从今年3月起,将各自运营的一条远东/地中海航线合并为一条航线。据介绍,航线运力调整后,马士基在欧亚地区的航线运力投入将减少9%。马士基表示,在航线运力投入减少的前提下,公司将通过提高航线舱位利用率来维持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9.
丁力 《集装箱化》1995,(10):18-18
在日本、远东/北欧航线,进入1996年后.由于加强运输等,虽然出现增加航线数量的船公司集团,但西航的集装箱货流仍将确保增长9.0%,运力的增长率不会超过10.5%,依然保持供需紧张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本期前期,随着我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行情回暖,各大航线的运价调涨计划纷纷出炉,货主也由此加快出货步伐,航线总体运价出现小幅回升。但受“五一”影响,节后第1周,总体出口货量便较节前明显萎缩,运价亦有所回落。但后期货量有所恢复,运价止跌企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